1923年,鲁迅先生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进行过一次演讲,主题是《娜拉走后怎样》,探讨了易卜生《玩偶之家》中抛夫弃子的娜拉如果真的不要妻子与母亲的身份走出去社会,最终可能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放在100年前,当女性的经济普遍不独立时,确如鲁迅先生所分析的,娜拉出走后结局大概率是两个,要么是堕落,要么是迫于无奈再度回去。
那么,跨越100年的时空,当大部分女性已经具备经济自主能力时,她在选择成为妻子与母亲之外,还有多少人生的可能性呢?
带着这个思考,我们一起来看看付老师的一篇文章——
我们很容易想象一个女孩的画像,却不太容易想象一个女人的画像。很重要的原因是,女人的画像里包含了母亲和妻子两大重要角色,当然也有其他的社会角色。这两大角色的样貌会先于女人的样貌出现。这会让我们对“女人”这个性别所含有的内容感到有些模糊。不论是母亲,还是妻子,当我们去想象的时候,都感到真切,有实体感。这意味着,性别本身的意义,可能不如性别的功能的意义来得重要(母亲和妻子的功能性)。
如果一个女人她既不是一个少女,又不是一个妻子,也不是一个母亲,她是谁?这样的女人在多大程度上被社会所接受?通过催婚、催生,对大龄剩女的“奇视”等社会现象,可以看到一些迹象,社会好像不知道如何容纳女人本身。通过“女汉子”、“男人婆”、“女强人”等词语的使用,也可以看到,社会对于女人表现出来的阳性特质,深感不安。
阳性特质是否是男性专有的?如果不是,今天,女人的阳性特质越来越多地呈现,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在以父权家长制的长久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中(一夫多妻),男性掌控了在婚姻和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女性在家中不仅成为男性的私有财产,连家务中的劳务力也是由丈夫支配的。中国传统女性的天职在于养儿育女。女人不仅被视为卑微的,身体自主权也被剥夺,包括母职的实践过程也充满了意识形态之争。女性作为承载繁衍功能的个体,其实是被消费,但又缺乏经济价值的。因为女性的养育者身份,又很容易在职场上被看作为是一个失能者。同时,也因为照顾者的母职和角色,女性在情感上及家庭上被要求必须是无限量的供应者。即使在今天,虽然女性的地位提高太多,但日子还是不那么好过。过去,在社会要求极高甚至苛责的境遇中,女性只能被迫在父权制的文化中,压缩自我。今天,女人所面临的困难是,如何能够正常地释放和彰显自我,让自己从过去的“自我对抗”中获得解放。而这个困难,不仅是女人内在的困难,也是社会和家庭面临的挑战。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和允许,女人能够以母亲和妻子角色以外的本身,获得同样的容纳和欢迎。我认为这一点很难。因为性别的权力不平等,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此的认同已经无比深入。你几乎在日常生活中意识不到,因为性别的不同,有太多的不均等的权力。每一个人都睡过去,想要醒来,清醒地觉知到这些,一点也不容易。大而粗地讲,每当我们习惯性地说“男人应该是这样”“女人应该是这样”时,就是我们在说梦话的时候。我们忽略了,把性别属性摘掉,还原成一个人,人和人的同类项是什么。如果我们问,身为一个女人,你感觉如何?我猜测大多数女人的回答可能是不太好。很大的原因是,整个社会对女人的要求太高,主要是对母亲和妻子的功能性要求太高。对比一下男性,整个社会的要求,其实很单一:成功。这种对待男女性别的单一要求,本质是权力。当一个男性的自我期许和社会期许是一致的,即成功时,意味着,成功所带来的权力,对男性是最重要的。这是保持男性性别权力的重要手段。
当一个女性的自我期许和社会期许也是一致的,即家庭时,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作为一个女性,和所有人一样,包括和男人一样,对权力的渴望是需要自我压缩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一个男人表现出对权力的渴望时,没有人对此有任何异议,甚至欣赏这个男人胸有大志。但是当一个女人表现出对权力的渴望时,所有人都惊呆了,问:一个女人怎么可以这样?为什么不可以?人都有对权力的需求,这个需求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需求本身在无意识里不分性别。既然人人都有,为什么社会能容纳男人对权力的需求,不能容纳女人对权力的需求?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平等的结构中。之所以不平等,只因为我们具有女性这个性别。这会让多少女性在无意识中,反对自己的性别?因为这个性别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实质的好处,相反是抑制、排斥、忽视。我们有什么理由,爱着自己的性别呢?我们的母亲、外婆等等女性祖辈也是活在这种性别权力极大不均等的境遇中。问问她们:即使在今天,我们身为女人,对作为一个女人的体验,至少百分五十来自于我们的母亲、外婆等祖辈女性,她们身为女人的体验。如果祖辈的女性,没有因为身为一个女人(并非生了男孩的母亲)感到骄傲、美妙、荣耀,我们作为女性,在出生时,有没有因为是个女婴,而被母亲、外婆、奶奶们祝福:哇!太棒了,是个女孩!她们没有因为女性的性别得到过祝福,我们也不会被她们所祝福。她们身为女性的压抑、自我厌恶、愤怒、绝望都会传递给我们,也许是潜意识中憎恨,也许是潜意识中的担忧。我们是否为身为女人而感到有价值、有尊严,是否为女性的身体,自我祝福和自我欢庆着?还是更多时候,我们更容易像一个受害者一样地在世间行走着。想要成为一个女人不容易。因为“女人”是被文化驱逐的,“妻子”和“母亲”在社会结构中,比较有位置,或者是“烈女”“贞女”也比较有位置。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女人,你先要在社会结构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很难。我们看到,很多人是通过妻子和母亲的位置,才能悄悄安放自己身为女人的位子。这也是为什么整个心理学圈都说,母亲太控制,妻子太强势。被压缩的,只要有机会,都会成倍地膨胀。所以,我们如果有点智商,并不能只讲母亲控制、妻子强势,要学习理解这些现象是怎么来的。在心理咨询中,遇到这样的女性来访者,大谈对孩子的控制还不自知,极容易引起咨询师的愤怒。这是普通人的自然反应,咨询师的不同在于,你的愤怒提醒你,这正是这位母亲在被迫压缩自我后,她的内在体验。通常这样的时候,更需要与她探讨身为一个女人的全部体验。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女人因为自己的性别,不仅不被祝福和接受,反而遭受忽视、剥夺、虐待,她会因此憎恨和反对她的女性身份,甚至会不允许自己有切实的“存在感”。这可能会导致一种情况,那就是这个女人会将男性视为对手,进入男人的世界,与男性一争高下。这种固着的竞争,从现实上来讲,也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只是需要观察内隐的运作。在这个女性心里,她因为反对自己的女性身份,转而认同了男性身份。并在竞争中,将男性身份视为自己的身份。这是一种自我异化。这种异化导致的结果是,这位女性,无法真正地发展她的第二性。这是某种流浪,也是自我驱逐。在过去很长的历史中,社会中的规则性和创造性的工作,都是由男人参与的。很多社会的变革、改朝换代、制度的推进等等,也是由男性参与的。今天,很多行业快速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男性。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男性在象征意义上,是真正的造物主。女性在小范围里生育“造物主”。男性创造世界,女性生了个娃娃。对于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来讲,都有参与世界的需求和愿望,都渴望能够为创造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来确认自己身上的创造性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能够把它实践为一个现实的景象。然而,女性在这个部分基本上是被抑制的。根据统计,在受教育越高的女性群体中,生孩子的愿望越低的结果上看,女性对于“生孩子就是伟大的创造”的观点并不买账。在计划生育和开放二胎的几十年进程中,什么都变了,唯独生育的权力没有改变。女性深深地感受到,自己不是造物主,而是生育道具。雪上加霜的是,在被“成功”猛打鸡血的当今,男人们都想成功,女人们日渐沦为“独立抚养者”。
人类发展史上,男人出去打猎,女人在家分配食物。今天,因为打猎的人太多了,一人打猎哪里够吃,男人和女人都得出去打猎,女人还得扛着娃负重打猎。大家想一想,扛着娃打猎是不是很矛盾尴尬的景象?但是今天,大多数女人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当然也有幸运一些的女性,或者说强大一些的女性,她们的视角不同。她们主动积极地参与着创造这个世界。她们并不认同,所进入的世界就是男人的世界,这就是人类大家庭啊。她们并不惧怕被驱逐,也不接受驱逐。虽然在意识形态上,一定有男人的世界和女人的世界的分别。但这种划分并没有真正地限定着这些强大的女性。在创造社会价值、推进社会发展的职责里,这些女性争取参与的权力,并且让自己富有显著的能力。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女人,毫无疑问,你需要向这些女性学习。学习她们的勇敢和无畏。学习她们敢于闯入所谓的男人的世界,学习她们善于教导男人如何合作而不仅仅是竞争。学习她们如何令一些男人欢迎她们的加入,也学习当她们被一些男人鄙夷与不屑时,她们是如何“教训”他们的。很好的景象是,今天,有很多女性都在积极地做各种事情,而且做得很漂亮。女人正在从过去的“笼子”里出来,进入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当她们有着参与这个世界的很棒的体验的时候,她们会确认,自己的性别所拥有的权力并不比另外的性别低微。这时候,她们就会感到:我是一个女人,是一个有能量的女人,能够创造价值的女人。她们就会为女性的身份感觉良好。有了这种基础的体验后,她们才会认为女性的身份,并不是什么问题,一切都OK,才会安心地享用女性自我。这个过程中,可能你会被认为,你怎么变成了个男人?有时候你自己可能也会质疑,我是不是像个男人一样了?也许也包括你身边的男性,或者你的丈夫,认为你不像个女人。你的婚姻和亲密关系都有可能受到冲击。你需要了解,很大可能性,是他们定义的女人是身处在笼中的女人。当他们看到你从笼子中出来了,他们就不认得你了。关键不是你是不是女人,而是你怎么从笼子里面跑出来了?这个会吓到他们。我之前说了,在没有意识觉醒以前,人们都在昏睡。这个时候,你可能是听到一个人在说梦话。他说的并不是真的。我们要知道,这个关住女人的笼子是什么。恰恰就是集体对于女人的出厂设置。当你有一些觉知和觉醒的时候,你会更新出厂设置。如果你身边的人没有更新,你就会遇到很大的挑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觉醒很痛苦。当你醒来,发现你身边的人都还在睡,你醒来干嘛?没有人可交流,没有人理解你,没有人看见你。你做的一切毫无意义,因为没有过去的关联。于是,你就选择睡过去吧。也有好的情况,也许你能看到一些支持。现在女性有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其实这对女性是一个非常大的支持。过去有些工作是不允许女性进入的,比如说一些高层的权力层,是不会让女性进入的。现在在各个社会组织中,包括企业,如果女性有匹配的实力,就可以进入高层管理组织。在家庭中,男性的意识也在改变,有些男性会支持妻子去工作,接受妻子在工作中获得的价值、成就、乐趣,而且能欣赏妻子获得的这些。还有些男性进化得很好,他们是发自内心地欢迎女性加入到人类大世界。这对女人来讲,是巨大的支持。支持的不仅是女性的参与和创造,更是对女性性别和个体存在的欢迎。人都有阴阳两部分。女人身上的阳性特质,用精神分析的话讲,一个女人身上有个阳具。一个男性的性别发展得很好的话,他不会恐惧:哇,你有一个阳具是不是在跟我的阳具竞争?因为男人在同性别群体中,他身边的同性都是有阳具的,他不会感到这么强烈的焦虑。为什么他意识到一个女人身上有阳具的话,就会很焦虑,这个可能在潜意识中把女人置换成了能够阉割自己的父母。前面我说过,母亲控制和妻子强势的现象,是女人对于“被驱逐的女性”所带来的失控和弱势体验的逆转运作。而在男性这里,如果一个男孩与母亲分化得不好,在进入婚姻后,引发的问题是,他很熟悉如何使用一个母亲,或者如何使用妻子身上照顾者的特质。但是他无法知悉一个女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无意识驱逐妻子的女性主体性。当一个男人感到妻子太强势无法忍受时,通常也是因为妻子对于被驱逐的“自我”,以在关系中强势的方式来应对丧失感。对于很多女人来讲,会害怕进入到所谓的男人的世界。首先这个世界很陌生,在想象中,很不安全,很复杂,有很多跟攻击有关的内容。在很多影视剧中,可以看到,一个女人要混到男人堆里,先要打扮成一个男人样,还要避免被认出是个女人。为什么?人的潜意识都很智慧。因为你如果是女人样进入,男人会把规则打破,对你特殊对待。可能是瞧不上你,把你赶出来,可能是把你当成性欲的道具。即使你跟他们有一样的见识、智力、洞察甚至体力,他们也不愿意把你当成可以合作的同类。当一个女性表现得有一个阳具的时候,她其实是想正视或者接受她身上的阳性能量。所以,那并不是一个真的阳具,她不是要跟一个男人去竞争。当她能够发展自己身上的阳性特质,她会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是一个更完整、更独立的存在,而不是只是作为一个性别的存在。刚才也说到女人其实很恐惧进入到男人的世界,好像就变成了一个男人。我们要问: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那就不像一个女人呀!为什么当我们是一个女人的时候,这么担心自己不像个女人?因为社会对女人的期许的声音太多太大了。当一个社会过度强调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女人就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们会听到一些声音,诸如,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就证明给我看。你就应该穿高跟鞋,穿束胸的内衣,你就应该很性感,你就应该很有女人味,你就应该很柔美……女人很容易就朝这条路走。尤其20、30岁的年轻女性。她们是潮流品的主力消费者。很多女性走着走着,才意识到,这不是我要走的路。后来才从这条社会期许的道路上停下来,寻找自己的路。当女人停下来,不再追随社会对女人的期许,而是自问,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就开启了与自己的对话。允许自己进入到更开阔的世界,不是一个划分性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既能展现阴性的能量,又能展现阳性的能量。把分裂的聚合,把被驱逐的领回来,把他人强加的扯下来甩向天空。最后,当你想到“我是这样的女人”,而不是“我应该是这样的女人”,你就成为了一个女人。
9月17日,我们恰好策划了这样一场直播,从女性身份的角度切入,去探讨一下,女性在不同身份标签下如何绽放出自我。对于女性意识层面的解放而言,精神分析更像摆在十字路口的一个路牌。它能告诉我们的是前方的路通往的是什么样的自己,也能告诉我们身后的路如何通向了现在的自我。决定我们前行方向的,并不是路牌,而是我们自己。在这场直播中,付丽娟老师、徐倩老师、么利华老师和李煜玮老师将从不同层间给大家带来一场长达6个小时的“超大杯”直播,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她们作为职业女性、企业经营者、妻子、母亲身份的一些个人思考,从她们的思考中,或许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视角。
精神分析的知识,从来不可能成为任何人的救命稻草,想要改变、自救,靠的永远是自己而决非他人。对于规避困难、挫折,精神分析没有太多作用,但它可以改变我们对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帮助我们开启一个新的视角,推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去看见不一样的自我和生活。作为看到文末的福利,我们悄悄提醒一下,按照国际惯例,9月17日,我们在这场“超大杯”直播也准备了一些针对第19期初级学习营学员的超值福利,无论你是老学员,还是正在围观课程并在这场直播中购买课程的新学员,我们都会准备一份意外惊喜等着你。
编辑 | 大虾
————— ☆ 阅 读 推 荐 ☆ —————
李佳琦道歉:当优秀的人,忍不住释放自己的“坏”
“美强惨”为何总能成为“白月光”?
那些被“穷养”过的小孩,后来怎么样了?
你怨恨过父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