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努力的你,“被失败”还是“被成功”了?
不一样的是,老李今天的目的地不是公司,而是一家离家不远不近的咖啡馆,店里坐了不少中年男女,有两个人他昨天见过。老李将在这家咖啡馆里待到六点,然后踩着和往常一样的步子回家。这是他重复这段行程的第二天。
大厂裁员消息不断、互联网行业面临增长停滞、网约车外卖员供过于求,我们似乎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包裹住。一打开招聘网站,招聘年龄的上限永远都是35岁。
再者,曾经高薪高位的失业中年人,也很难降低认知去从事低薪或以前看不上的岗位。
● 失业带来的是什么?
对许多人而言,他们不只是失去一份工作,还有伴随而来的丧失感。
墨菲定律说,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根本内容是:你越害怕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在失业这件事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旦失业,首先可能面临的,就是心理上的自我怀疑。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提起自己失业了。作为一个从小优秀、一路名校毕业,进了大厂的正在意义上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失业这件事上,眉眼间却带了点黯然。
他说,比起刚失业的冲击,现在更让他焦虑的是,他已经投过不少简历了,可收到的回音寥寥无几,和他之前手拿多个offer的状况大相径庭。
他喝了口水,继续说:“我现在都有点怀疑,我是不是没什么能力。现在年纪也大了,什么都没做成。”
经济变动带来的行业遇冷,即使不是没有心理准备,等真正面对失去工作的当头棒喝时,还是会有种“时代的一粒尘”终于压到了自己身上的感觉。
虽然理性上明知裁员只是公司基于成本营收的经济决策,和你的工作能力关系不大,但并不代表情感上可以附和。
我的能力是不是没有那么好?
我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在市场上还具备竞争力吗?
30岁一事无成,我好失败。
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他人及他人评价作为镜子来反映自身。而失业这样具体的现实反馈,逐渐强化了失业者“我其实一无是处”的认知,从而形成反向循环。
就像婴儿是在母亲的眼睛里感受到自身的存在、逐渐形成自我的。没有得到足够正向反馈的生命,可能会形成自恋发育缺陷,成年之后容易在他人的眼睛里找价值感。
另一方面,对失败的需求,让我们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因果相反,由于对失败的需要,我们通过夸大一些糟糕情绪和幻想来满足自己对失败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痛苦的现实。
如果我们无法意识到并放下潜意识中这份无法实现的期待,就会不自觉的待在失败之中,永无休止的追求那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不是一事无成才失败,而是因为我要持续地待在失败的境地,才认为自己一事无成。
对于有些人而言,工作不仅仅只意味着薪资。它还给予我们认可,自尊,以及社会身份。
很多人的生活,因为有了工作而显得更为充实和饱满,也正是因为有了工作而让自己的精神更加意气风发。
因此,如果个人精神状态与工作紧密相关,失去工作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活着是为了寻找和他人的链接。丰富饱满的人际关系和真实的情感互动,是一个人生存的心理氧气。
我认识的一位宝妈就是在长期失业、围绕着丈夫孩子的时间里,逐渐和社会减少了链接。
她日常要操心的事多且杂。家务、孩子上学、父母吃住,每天接触的也是固定的这几个人,她的情绪也越来越糟糕。她说,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如果孩子几遍了还学不会,就非常容易生气;丈夫平时的一些小毛病,可能她平时说一嘴就过了,可现在总是忍不住想大发雷霆。
她有时候会想:我已经这么累了,丈夫和孩子为什么还要这样对我。甚至觉得,他们是不是故意的?
曾奇峰老师曾经说:“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是获得新的客体关系经验。”不同的客体关系经验,会指导我们日后的生活。
而失去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工作中接触到的同事、领导、客户等等,这些占据了我们大段时间的客体关系的丧失。趋于窄化的视角、缺失的客体经验,会使我们在失业期间所产生的各种情绪事件更难以消化。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说,没事的时候、emo的时候,就出去走走的原因所在。
退一万步讲,功成名就,我们就真的会满足吗?
答案很可能是:不会。
变得更美,赚更多的钱,做个外向开朗的社交达人……这些究竟是发自内心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还是这个世界潜移默化植入我们心中的“目标”?
一位在中国工作过很多年的西方心理学专家说,他有这样一个印象,就是各个年龄阶段的中国人,都处在被过度要求成功的状态中。成功的确是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们的咒语,这个咒语既指向他人,也指向自己。
要求成功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来自对成功的理解。至少有一个对成功的理解至关重要,就是这个成功是谁的;或者这样说,当一个人所谓“成功”时,我们需要问一问,套用最近流行的语言,他到底是成功了还是“被成功”了。
这里说的“被成功”,是指他的成功,并不是他需要的,而是他在满足他人的需要上成功了,所以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不是他成功了,而是他用自己的只有一次的生命、只有一次的独立存在,成全了他人。很显然,这并不是成功,而是个体生命的最大失败。
当我们面对所谓“失败”的焦虑时,试问自己感受到的是“失败”本身的压力,还是感受到的来自后方的由过度期待和评价导致的焦虑。
亲密关系的建立与母婴时期获得的亲密体验密不可分。因为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亲密的满足形式上也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有弥联合心理推出的“真实案例解析与督导”课程,通过真实案例带领,深度剖析自我,读懂内心真实的情感诉求。
编辑 | 大虾
————— ☆ 阅 读 推 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