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章子怡离婚:重组家庭为什么这么难?
在发布消息前的几天,汪峰和章子怡一定预料到了,他们这篇微博对中文互联网流量走向的影响。但这对他们的婚姻关系来说,一定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2023年10月23日 15点。汪峰和章子怡各自的微博账号都发布了一条博文,内容一致。说的是宣布离婚的事。这两条微博似乎并不平凡,它们并没有像每天的几千万条微博那样,逐渐随着时间沉淀为互联网的记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转发和评论。
比如下面这些:
“不缺钱的人生,离婚就不算事。”
“听说有出轨大瓜。你看,男人只要不挂在墙上就不安全。”
“时间久了就没有激情了,马上子怡就要焕发青春了。”
“当初她嫁给汪峰,我就不理解。”
“汪峰终于上了回头条。”
“恩爱夫妻怎么会离婚?”
“重组家庭为什么这么难?”
……
我无意在这里爆料更多名人的生活内幕。因为,我也不比你们知道的多。但好奇心还是领着我,在评论里发现了不少值得深入思考的东西。比如,“重组家庭为什么这么难?”
结合汪峰和章子怡离婚的新闻来看,这里说的“重组家庭”应该是个名词。可以看做是,夫妻双方至少有一个人,有着不止一次婚史的家庭。当我正在思考,重组家庭的难处都有些什么的时候,另一条评论映入眼帘:
“已经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为什么还敢跨进“火坑”呢?”
这看起来确实是独属于重组家庭的艰难。
离婚意味着婚姻的失败,失败了怎么还有勇气再进入婚姻呢?这个观点似乎是趋利避害的逻辑。离婚意味着婚姻失败,伴随而来的有大量的痛苦。而痛苦是难受的,既然已经痛苦过一次,两次,三次,为什么还要结婚呢?
回答一个问题最好的方式,是找到问题背后那个问对方向的问题。而追问到这里,我们离这个方向已经很近了。它的核心是我们因何结婚?
有个东西叫依恋,它即是人类的本能,也我们最初关系的模板。成长发展的许多关系里总有些依恋的影子,婚姻关系也不例外。最初出生的时候母亲对孩子的哺育和安抚,喂奶时安详的凝视带来的宁静感,吃饱喝足或者还完干净尿布给孩子带来的满足感……这些让每一个从幼儿时期成长过来的人,对有人照顾和陪伴具有天然的向往。这就是安全依恋的感觉。依恋是人们在情感上相互靠近的动力。即便有的人主要的依恋类型不是安全型的,在和人靠近这个方向上,依恋也依然会发挥着作用。
从依恋的角度看,为什么还要跨进火坑这个问题,它意味着再次回到对某个人的依恋状态,似乎是在满足依恋本能的需求。
上次婚姻失败了,只意味着长久的依恋没有成功建立。但依恋的需求依然在。还想结婚也许意味着,一个人没有隔绝依恋的需求,还希望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希望能得到一段有质量的依恋关系的愿望,会让我们对下一段关系怀有期待。
事实上,当我们面临两个各有利弊的选项时,本能会让我们选择相对“甜”一些的那个。
离婚后需要面对的痛苦大抵以下两个:首先,将离婚解读为失败,进而将失败解读为“我不行”,对自己进行否定、攻击;其次,必须得忍受无人依恋的孤独感。
而再婚的“甜”在于,再次进入婚姻,就一定程度上将“我不行”的认知主动扭转成了“我可以”。与此同时,一次新的依恋关系的开始,或多或少都能缓解一些孤独感。特别对于中年人来说,排解孤独与寂寞是永恒的刚需,尽管谁也不知道这段依恋关系是否能更长久一些。
看到这里,我猜有的朋友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
既然依恋是一种需求与本能,那为什么会反复结婚、离婚,而不是和一个人长久的依恋下去呢?
这就需要从依恋的类别说起了。依恋有很多种,有相对安全的,就必然有相对动荡的。
例如矛盾型依恋与回避型依恋。
矛盾型依恋的特点是,在寻求依恋的过程里,反复在靠近和回避中摇摆。一边是希望能对找到可以放心依恋的爱人或者朋友,获得稳定的关系;另一边是,总在关系进展顺利的时候,回避一直待在关系里,甚至主动离开关系。有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只能从反复发生的痛苦感受里发现,还有这么个循环。
以精神分析的视角看,矛盾型依恋在靠近和逃离中摇摆,靠近的是依恋,而逃离的是依恋带来的融合感和低价值感。融合的感觉,有时候也被描述成靠近一个力量强大的庞然大物的窒息感。比如科幻电影里,外星文明的巨大母舰遮天蔽日的出现在地球上的感觉。再比如,我们开着小车,从两台并排的大卡车中间的缝隙通过时候的那种恐惧感。这些是引发回避的原因之一。大山很雄伟,远看很漂亮,但泰山压顶的压迫感来临时,逃跑保命也是正经事儿啊。
另一个原因是内在的低价值感,如果潜意识里认为“我自己是没什么价值的”,他人的赞许、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于是,在一遍一遍靠近他人的过程里,自我会格外关注这些赞许,努力赢得接纳和认同。但做得越成功,心里越疑惑。疑惑的是,我取得这些成就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称赞吗?那些赞扬认可的,做成了事情的我,还是内心里这个一直没变的、觉得一无是处的我呢?如果有一天我累了、不想动了,赞扬的声音会不会就不在关注我了?
另一种是回避型的依恋模式。它的特点是排斥与人亲密和信赖别人。往往在关系还没来得及向好发展的时候就开始退缩。在感受上,回避型的依恋表现得冷淡或者多疑,他们往往认为别人不可靠或者过分急于要求承诺。
根据对自己的不同态度,回避型还可以细分出两个种类,一种是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叫做恐惧型。这种类型往往出于害怕被拒绝而避免走进亲密关系。另一种是疏离型,这种类型对自己的看法是积极的,但对他人的看法是消极的。他们会倾向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别人会拒绝自己,因此常常会认为,假如自己主动走进亲密关系,大概率会被拒绝而得不偿失,于是回避亲密关系。
上述两种更为动荡一些的依恋关系,让这些朋友很难长久保持在亲密关系里。
而他们满足依恋需求的方式,只能将长期的依恋关系无意识地拆解成“分段函数”,虽然整体都为满足依恋关系服务,但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与不同的未知数,唯一相同的,就是每一段都很难太长久。
《爱的艺术》中有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句子:不成熟、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重组家庭难不难,其实跟谁是不是头婚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联。更重要的是,投入婚姻关系的两个独立个体,是否具备成熟的爱的能力。
如果再次投入婚姻只是为了止痛,而不是出于爱所以想要跟这个人建立长期稳定的依恋关系,那么,这次婚姻仍然大概率会走向失败。
所以,爱的能力是可以练习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不妨回到恋爱这个词语本身上——
恋的本意是想念不忘,爱慕不舍,不想分开。它和爱连在一起,意思是爱一个人爱到不想分开。这里面很有依恋的味道对吧?但仔细想想不觉得奇怪吗?两个陌生人,是怎么就从彼此一知半解,走到如胶似漆,不想分开的呢?
通常的答案可能是,“谈恋爱呗”。说的好。那谈恋爱又是什么意思?答案是练习如何爱。依恋确实是本能,但不经锤炼的本能可不会是最可爱的模样。我们很难把一个像婴儿一样依恋别人的成年人形容为可爱,对吧?相反,我们会叫TA巨婴。
从小在题山里锤炼,成年后在会海里搏击的我们,一定理解练习的重要性。只是很少会想到爱也是需要练习的。比如,一个矛盾依恋的人在直面内心,发现了自己真实的需求以后说,“我要接纳我自己的特质,然后重新出发,先爱现在的自己,然后找一个合适的距离,建立新的亲密关系”(这样太啰嗦,简直不像人话。生活里TA通常只会说,“我想结婚了”)。这和这个人是再婚还是头婚没关系。只和TA是不是能在关系里的每一次靠近和逃离的时刻,觉察自己的内心需求,并且尝试从细小的环节开始,向另一半尽可能不带掩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待有关。
从上面这种描述性的表达里就能感觉到,这会有多费劲,多需要耐心,多需要有容纳随之而来的负向情感的能力。毕竟,心与心的靠近,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和付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恋爱一点也不浪漫,也许该叫做练爱,才更接近它促进成长的本质。
应后台朋友们的要求,10月27日(星期五)中午12:00,我们特别加更了一场长直播,还没报名19期初级学习营的同学们,抓紧机会,这是最后一班加班车了!为了让补录的同学们更好地跟上19期学习营地进度,我们特地邀请到许子为老师、李煜玮老师、李楠老师联手,以《如何治愈隐形虐待?》为主题,好好给大家补课,聊聊与施受虐相关的知识,好好听课,才能跟上19期初级学习营11月6日的第一次直播课噢~
作者:许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弥联合常驻咨询师。用精神分析解构压力。
————— ☆ 阅 读 推 荐 ☆ —————
和不爱的人结婚,能不能过好?以《廊桥遗梦》为例
好的婚姻就是两人一起变坏
付丽娟:神圣和道德,会让婚姻变得很低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