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自钱德勒和邓布利多的礼物,你收到了吗?​

许子为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3-12-20

有一些人,他们走近的时候带着欢笑和喜悦。多年以后想起他们,会有时间静止的感觉。因为在记忆的深处,他们依然是当年的面孔和感觉。似乎永远不变的他们,一直被私藏在心里的某个快乐角落里,静静地等着下一次的重聚。直到有一天,听到他们去世的消息,才怅然发现,快乐的角落里好像少了点什么。这样的人不少,但似乎走一个少一个,比如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就少了两位。一个叫钱德勒,另一个叫邓布利多。


说起来,他们也留下了份礼物,只是这份礼物太大,大到覆盖了几十年的时间,如果不花点功夫来琢磨,都难以发现它的存在。这份礼物被叫做分离个体化。


从相遇开始,经年累月,我们一起经历了他们陪伴的欢乐、季终剧荒的焦虑、等来回归的激动,和最终演员去世的时候,斯人已逝、角色永驻的感慨。如此,在不知不觉之中,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陪我们走过了分离个体化的路。这么说有点抽象,不如邀请各位随我一起,把时间拨回过去,重温一下当年的体验,也许能更有感觉。


共生:相见恨晚

说到人贱人爱的小钱钱——钱德勒,就不得不提《老友记》这部知名的情景喜剧了。现在我们都知道这部剧93年就已经开拍了。但有多少人还记得第一次看老友记是哪一年?如果不是有留学背景,一直待在国内的话,大概会是2000年前后才会慢慢对它上瘾。


原因是,那时候我们才具备了相遇的条件——宽带互联网。要知道,在上古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是拨号上网的。“多图杀猫”这个词,是那个年代的网络镇静剂。然后是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从那以后,中文互联网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物种大爆发”。97年网易成立,98年有了搜狐、腾讯。2000年一开年陆续有了百度、博客、天涯论坛。然后开始有网友搬运海外的热播剧,分享和讨论剧情。从那时起,《老友记》和小钱钱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


有了更高的带宽、更多的片源,我们和这部剧腻在了一起。欣赏小钱钱无耻的模样,和耍宝的勇气。比如他说“我真高兴能有一次彩排,我很少在吃东西前先和食物们演习一下”,还有“欢迎来到现实,它稀烂,是你会喜欢的那种”,以及“我希望我能去帮忙,但我不想去”和“冰箱坏了,所以我只好吃光所有的东西”。


这时候分离个体化的第一个条件开始具备了。它叫共生。说的是一种合二为一,彼此一体的体验。比如,看剧时的这种混合了热爱、亲密无间、你的耍宝就是我的快乐的感觉,就可以说在情感上,钱德勒正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是我们会希望能更长久的延续,希望花更多时间和他共度的那种生活。


分离:恋恋不舍

就像经典的言情剧编排的那样,在情感高度融合的时候,在钱德勒承包了所有耍宝诙谐时刻,毫不意外的意外发生了。互联网上的片源莫名其妙地断更了。到了更新的日子,没有更新出现。然后大量网友留言催更:“楼主,斑竹,你们人呢?快来人呐~~更新啦~!~!不要偷懒啊。”


于是在分离个体化的道路上,我们来到了第一段,它叫做分化。它是一项成就,尤其是在恰到好处的挫折出现时,如果能扛下这个“你不是我想象的你”的焦虑和暴怒,你就有机会体验到它。


用《老友记》的例子来说可能是这样的。


在焦急的等待和催更无果以后,慢慢发现,原来我和小钱钱之间并不是亲密无间的。这中间还隔着好多人。


比如,隔着在美国买有线电视付费节目的留学生。他们有的人用爱发电,干着第一时间上传片源的活儿。然后是热情满满、能力逆天的字幕组。在还没有AI翻译的年代,他们是听译大神,能只凭耳朵听出地道的俚语、缩写和只有当地人才懂的谐音梗,而且还能给你配上时下的中文流行梗。翻译的水平有时候甚至超过了信、达、雅的标准,因为对幽默的翻译最难的是传神。最后,才是轮到黑白颠倒的斑竹和贴主没日没夜地接受催更。


实践:创建链接

接下来进入了分离个体化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实践成为了主要的特征。类似这种想法渐渐萌发,“与其被动地等着更新的日子,不如主动找找,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呢?”


于是慢慢地,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美剧会按季播出。因为演员、编剧、导演还有幕后的制作者们放假了,所以这一季也就结束了。然而,他们是放假了,但我们内心对链接的渴望可不会放假。它只会在放假的时候越来越强烈。于是新的机会来了。我们努力学习,自学英文,然后看懂了谚语“默罕默德说,山不走向默罕默德,那默罕默德就走向山”,这句话不经意地打通了任督二脉,感觉小脑瓜像是被开了光一样,点子大爆发。其中一个是,“钱德勒和邓布利多休假了,可八卦新闻,小道消息记者没有啊”。结果,谁能想到,随着八卦技能的突飞猛进,居然还真就找到了更多演员的幕后和生活轶事。


和解:爱与恨的危机

剧荒的时候,一边焦急地等剧,一边主动地八卦。可这个实践的技能打开的并不是美丽新世界,而是潘多拉的魔盒,因为里面啥都有。


比如,戏里人贱人爱的小钱钱,本名叫马修·派瑞。在戏外,他居然即酗酒又嗑药。压力山大的他,无数次决心戒酒,但开拍的剧集压力一大,他就又重回双重成瘾模式,有时还会突然在片场发脾气。“你不能要求人人都时刻保持清醒”,这是他醉酒不醒、没法开工时说的浑话。再八卦下去,会发现他成瘾的药名叫奥斯康定,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开创医药代表模式的药厂大力推广的主力产品。从这个角度看,似乎他又是个受害者,一个与成瘾斗争了半辈子的斗士。所以,他到底是谁?


邓布利多的扮演者也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演员本名叫迈克尔·甘本。60年代开始,他从舞台剧起家,90年代在百老汇获得好评,然后进军影视业。他还因为杰出的戏剧贡献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在电影方面,我们熟悉的除了邓布利多以外,他还演过《国王的演讲》里的国王乔治五世。感觉怎么样?简直就是令人膜拜的老爷子对吧?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扮演邓布利多算不上啥伟大的壮举,我只是留起胡子来扮演我自己。”


接着八卦的话,不出意外的意外又来了。和数学家安妮·米勒结婚38年来甘本一直低调。面对采访问到他的妻子时,他说:“人们知道你的事情越少越好。理想的演员应该像一张空白的画布”。所以多年来,大家只知道他有一个数学家老婆和一个已经成为瓷器专家的儿子。然后在结婚的第40年,他牵着比他小25岁的布景设计师菲利帕·哈特的手,在片场给同事们介绍说,“这是我的女朋友”。


他出轨了,很明显的那种。


随后的十几年里,甘本既没有和妻子离婚,也没有和情人结婚,但同时他又和情人生了3个孩子。据说这样的特殊关系保持了很多年,并且他和妻子的婚姻也维持了60年。所以,他到底是谁呢?


这种混乱的感觉,是分离个体化过程第三阶段的重要标志。这个阶段叫做和解阶段,特点是有强烈的爱恨冲突,一种既想靠近又想远离的矛盾倾向。


原本我们想更靠近这个角色,等不到剧集开播,于是去找更多的信息,想在情感上离这个理想的人物更近一些。但真的靠近了以后,了解了演员的生活,那些刺激脑神经的八卦,似乎又把我们心里那个理想的形象越推越远。但如果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里活下来,分离个体化将朝向它最终的形态进化。


 客体恒常:角色依旧

精神分析里对客体恒常性的定义是,无论挫折还是满意,都保持对客体的贯注。说人话即是类似下面这种感觉:


甘本去世了,一方面意味着关于他生平的瓜算是啃完了;另一方面,在感觉上,我们还是觉得听到这个消息,就像邓布利多又死了一次一样。虽然在理智上也知道,这位从第三部到第六部《哈利·波特》一直守护霍格沃兹的老校长、凤凰社的灵魂人物、史上最强老魔杖的前拥有者,没能亲眼看到第七部的大结局,但在内心的深处,邓布利多依然像霍格沃兹校长室里的那副校长肖像画一样,深邃、微笑、慈祥地等着合适的机会,在记忆的深处与我们再次相遇。


而关于马修,他是个杰出的演员,用他的角色给我们留下了近10年的欢乐时光;同时他也是一个成瘾患者,一个戒酒中心的筹建人和药物法庭的发言人。但每每提到钱德勒,浮现在眼前的依然是那个人贱人爱的小钱钱。


所以你看,客体恒常的意思是,好坏客体统一成一个整体表征,并且不会因为这个客体的缺席而引发我们内心的不满,甚至仇恨。换言之,达到了客体恒常这个阶段,我们容忍挫折和焦虑的空间增加了。


通常,说到分离个体化,都会认为它是一个青少年时期的常见阶段。但似乎钱德勒和邓布利多的离世留给了我们礼物般的体验,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结论。分离个体化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有另一个通俗的叫法——成熟。


好了,如果你都看到这里了,说明你也和这篇文章一起,在象征意义上完整地体验了一遍分离个体化的全过程。套用一句Keep的经典用语,“恭喜你完成训练~!”。


下次见。


在《真实案例解析与督导》第3节与第4节课程中,来访者因早年创伤走进咨询关系,内心痛苦从话语中流露,因失恋走进咨询,谈及了早年随祖辈生活,被父母忽视的童年阴影。由付丽娟老师带领,随咨询的深入,找到来访者潜意识的入口,倾听言语背后心灵的渴望。




作者:许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弥联合常驻咨询师,用精神分析解构压力。
编辑 | 大虾


————— ☆  阅 读 推 荐 ☆ —————

我的孩子,配不上我这样的好妈妈

汪峰&章子怡离婚:重组家庭为什么这么难?

和不爱的人结婚,能不能过好?以《廊桥遗梦》为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