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记(腾讯2023年业绩记录与思考)20240324

西部家园 西部家园
2024-09-22

本周交易


本周买入零星腾讯和古井B。


截至当前:

本年度账户收益为-3.11%,

沪深300指数年度涨幅3.32%

沪深300基金510310涨幅3.29%

关注事项


本周腾讯、爱美客、长春高新相继公布年报,本次周记就主要记录下腾讯年报情况。

01

腾讯年报出炉

3月20日,腾讯发布了2023年业绩报告,总体来说,这是一份让自己还比较满意的成绩。


(1)总体业绩满意

非国际财务准则下的净利润达到了1577亿,同比大增36%。


主要的业务线都实现了增长:

总体营收6090亿,增长10%,但是营业成本基本没怎么增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合计也只增加了1%,毛利率提高到48%,这已经是2018年以来的最高了(2017年为49%)。


增值业务收入2984亿,增长4%,收入占比49%;其中国内游戏1267亿,仅增长2.3%;国际游戏532亿,增长13.7%


网络广告业务收入1015亿,增长23%,收入占比17%;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2038亿,增长15%,收入占比33%;



可以说,除了游戏外,其他的都是亮点。以下就按照业务分类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2)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的增长

在自己看来,2023年腾讯最大的亮点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的增长,收入同比增长15%,毛利同比增长38%,毛利率由去年的33%直接拉高到40%。


财报中说:毛利率提升乃由于云业务重组后毛利率提升、高毛利率的视频号带货技术服务费收入的引入、其他商业服务商业化的增加,以及金融科技服务的高毛利率产品收入的增长。


一方面在于去年降本增效后的结果,不再搞大集成项目,不再拼IaaS业务,聚焦于自己擅长的PaaS和SaaS业务;另一方面就是视频号发展所带来的高毛利结果。在业绩交流会中也说明:

包括视频账户、电子商务、技术服务费在内的高质量收入的出现,金融科技服务向高利润产品的结构性转变。

之前自己对这一块业务能有多大的增长是有怀疑的,毕竟2022年的整顿和调整,让这一块的业务几无增长,2023年又经历了财付通被罚近30亿,金控牌照迟迟没有着落……


现在似乎又都出现了曙光:业绩重回增长,财付通注册增资也成功获批,未来随着金控牌照落地,这一块的发展潜力也是很大的。


尤其是业绩交流会上关于财付通注册的表述:

如果这些钱从腾讯的资产负债表上转移到微信支付的资产负债表上,由于微信支付是合并实体,所以它不会改变合并资产负债表。这次增资基本上是对微信支付业务规模扩大的认可,也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认可,所以我们现在非常积极地看待它。

这说明财付通的注册增资完全是由腾讯自己来搞,不需要引入外部股东。这一点,也在唐书院的分析文章中得到了验证。这是否也预示着未来财付通依然由腾讯控股,不会像支付宝那样成为无实控人公司?这说明上层对腾讯更放心些嘛?希望一切都能够有利于腾讯金融业务的发展。


另一方面,财付通注册资本增加后,也代表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整顿的告一段落,罚也罚过了,钱也补充足了,下一步就应该是一心一意谋发展了吧?!毕竟,金融支付、财富管理也是无比巨大的蛋糕。业绩交流会上管理层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金融科技的战略是以支付平台为中心的,我们将继续建设支付平台,并提高其基础服务的可靠性,作为支持经济活动和经济消费的平台。


我们还可以推出增值的金融信息服务,比如财富管理、贷款服务、分期付款服务。这些都是高利润、高附加值的服务,我们可以与持牌金融机构一起提供。


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在金融科技业务中发展的理念:一是要完全合规。二是我们希望确保以绝对高质量的方式管理风险。我们希望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获取价值。与此同时,我们希望与持牌金融机构建立关系。如果可以一直做这些,那么金融科技业务将继续蓬勃发展。

腾讯的管理层是清醒的,也是比较理性的,反映在行动上就是步步谨慎,小步慢跑……对比蚂蚁上市前的高调放炮,这样的谨慎是必要的,也是让人放心的。


再看另一块企业服务、云计算业务,可能是因为这一部分收入少的缘故,本不想干的两部分业务也都归在一大类里,反而看不太清楚具体发展情况了。


企业服务业务应该包括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企业级应用工具、云计算(IaaS、PaaS、SaaS以及各类行业解决方案,主要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的业务)。随着AI大模型的加速应用,也给企业服务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

我们越来越多地整合混元,为我们的企业SaaS产品(包括腾讯会议和腾讯文档)提供协同服务,我们也在内部开发新的人工智能工具,以实现有效的内容制作


更广泛地说,在我们现有业务中部署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开始带来可观的收入收益。这在我们的广告业务中最为明显,我们的人工智能广告技术平台有助于实现更准确的广告定位、更高的广告点击率,从而加快广告收入增长率。我们还看到了向腾讯云客户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早期商机。

----(摘自业绩交流会内容)

AI在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中的应用自不必说,可以为我们释放更大的惊喜。对比金山WPS,腾讯在在线办公文档领域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多,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工具。


云计算业务方面,腾讯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一块市场巨大但也充满巨头竞争的领域。业绩交流会上,管理层是这样表述的:

云服务和企业服务客户方面:这是一个相对初级的市场。我们仍然需要向这些客户销售,花费大量时间与不同行业的客户合作,试图找出如何最好地利用AI来推动他们的业务,需要经历漫长的销售周期。


同时,由于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可能会说他们也能提供类似的服务。尽管我们相信我们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但在市场上要突出自己的优势是非常困难的,竞争对手可能会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


因此,低利润、高度竞争和长销售周期等因素将在这部分业务中发挥作用。

----(摘自业绩交流会内容)


(2)网络广告业务

网络广告业务则是另一个亮点,收入增长达到了23%,毛利率也由去年的42% 提升至51%,同样是拉升迅猛。“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我们的高质量收入的强劲增长,特别是视频号广告,以及我们在提效方面作出的努力”。


看起来,视频号果然是全厂的希望,不仅带来了直接收入,而且顺道将广告业务、技术服务费用都给抬升起来,再去对比抖音,视频号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在业绩交流会上管理层的描述,这一部分业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三点:

  • 视频号用户使用时长翻倍,日活账户和人均时长都有显著增长,这为广告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曝光机会和用户参与度。


  • 腾讯升级了AI广告技术平台,提高了广告业务的精准推荐能力,这也是广告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 小游戏的年流水增长超过50%,微信搜索现已实现日活跃用户超1亿,同比增长超过20%,这也为广告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尤为难得的是泛微信生态的生成与巩固:

微信日活用户和日均使用时长都在持续增长。视频号、小程序、微信搜索等服务极大地增进了用户参与度,为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2023全年,微信小程序日活用户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强劲增长,小程序收入增长了50%。


受益于微信生态系统的高黏性,微信小程序用户留存率和使用时长均明显高于同行。


微信内搜索的日活用户数已经超过1亿,同比增长超20%,相关内容的展示量超过30%,收入大增。我们对微信搜索的商业化充满信心。

----(摘自业绩交流会内容)

从自己的使用场景来看,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微信搜索,更方便、更快捷,百度搜索用的是越来越少了。


所以,基于微信这个大土壤,腾讯其实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想象。


视频号与AI对于广告业务的提升,也得到了管理层的肯定:

我们的广告业务规模年收入达到千亿元,如果能够依靠AI实现10%的增长,那就是100亿元人民币。AI对广告最重要的贡献点在于利润


后续,随着我们广告业务的持续增长,当我们将视频号电商生态系统也加入其中时,整体会非常具备增长潜力,目前视频号内的广告加载率还很低

……

AI将以更快的速度创造内容,从而更快地实现商业化和创收,直接和最大的好处是围绕广告收入的提升


如果我们能将点击率提高10%,那么就会增加100亿元的收入,可能会增加80亿元的毛利润。实际上,应该把10%看作是一个下限,而不是上限。Facebook的点击率有了很大提高。并且我们的重要产品的点击率在过去的18个月里增长了100%


所以当我们考虑人工智能的经济效益时,首先是广告点击率。因此,广告收入是最重要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高流量的业务。


----(摘自业绩交流会内容)

由此可见,无论是视频号的发展还是AI的应用,都将有利于广告业务的提升,更何况腾讯在广告加载这方面一直是比较克制的。


尤其是根植于微信生态以及腾讯旗下产品的协同,包括社交广告、视频广告、新闻和音乐平台等,广告业务可挖掘的空间也比较大,通过AI的应用,可实现多维度定向实现精准投放。


从国际对比来看,相较于Facebook和Google,腾讯广告业务的毛利率还比较低,这就需要通过算法和AI来进一步优化广告技术,提高广告投放效果。


(3)让人失望的游戏业务


看完前两个让人振奋的业务情况,再来看看让人失望的游戏业务。


腾讯的游戏业务放在了“增值服务”里,除了网络游戏业务之外还有一块是“社交网络收入”,2023年度,社交网络收入1185亿,占比增值服务业务2984亿中的39.7%,其他60.3%的占比为网络游戏业务1799亿。其中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增长14% 至532亿元,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增长2%至1267 亿元。游戏业务总体增长5.4%至1799亿。


总体来说,占据腾讯收入30%的游戏业务止住了上年度的负增长,重回低速增长。这是好的一方面,但是一旦去对比行业以及网易的发展,这又不香了,更让人失望了:


  • 《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3029.64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关口,同比增长14%


  • 2023年,网易游戏业务营收达816亿元,占总营收78.8%,同比上年增长9.4%,毛利率提高至69.5%。


对比之下,腾讯游戏业务的增长率、毛利率都完全低于网易,增速也完全可以忽略。虽然可以说腾讯游戏体量很大,增长不易,但是仅以上面的数据来看,腾讯国内游戏收入占全国游戏收入的40%多,那么其他60%的游戏应该都有着更高的增速了。这简直就变成了腾讯游戏托底,其他公司游戏狂欢的局面了


从业绩交流会内容来看,腾讯管理层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

我们的国内游戏业务收入在 2023 年一直疲软,但我们预计从 2024 年第二季度开始有所改善


2023 年增长缓慢的原因是我们的两款最大游戏《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在DAU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但货币化暂时停滞不前,导致我们采取补救措施。


对于《和平精英》,我们确定了对更具创意的变现策略的需求,并对其变现团队的领导层进行了改造

尽管腾讯管理层在业绩交流会上也反复提到了常青游戏的重要性、大约9个月的游戏流水摊销期等等,但这更像是一种辩辞。毕竟数据对比在那里放着,竞争对手在那里衬着,怎么着也是自己这一块的业务有些拉跨了。


有时候,市场看的不是你老游戏有多稳,而是你有没有出爆款新游戏的潜能。有,立马给你一个大PE;没有,那就一边先呆着好了……


腾讯股价的压制因素其实就在于此。大家寄予期望的元梦之星,暂时还担不起这个重任,至于哪款游戏来承担破局重任,似乎又是个概率情况。


当然,管理层会比我们更上心,也已经在采取措施了:

我们已经获得了相当多数量的版号。并且我们的游戏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我们也不会将玩家消费降低作为一个外部宏观的影响因素。同时持续的竞争在也不可避免的,而这个行业仍然是一个高增长高回报的行业


我们相信我们的关键是要整顿好自己的内部事务。我们目前有三项策略正在进行中:


(1)第一是改革,我们更换了游戏的商业化团队

比如我们已经对《王者荣耀》进行改革,从而看到《王者荣耀》收入大幅上升,创下新记录;以及我们在《地铁逃生》和《和平精英》也进行了改革。


(2)第二,我们有一系列在过去2-3年中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的游戏

现在我们正在对这些游戏进行商业化变现,具体体现在《金铲铲之战》、《英雄联盟:激斗峡谷》、《暗区突围》等游戏。


(3)第三,我们一直在专注于推出更大规模的游戏

比如,由于《地下城与勇士DNF》内部测试非常成功,我们也已经加快了发布日期,计划在Q2内推出。


因此,由于上述原因,我们相信我们游戏的收入将从Q2开始改善,而这三项策略的成功程度将决定我们的中期增长。

这三项措施简单概括就是:换人、换策略、出新新品。大力出奇迹,更何况腾讯游戏的积累丰厚,应该总会有一款破局之作来提振腾讯游戏的信心。


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急不得,只要有变革就有希望。


另外,对于游戏行业的监管情况,管理层如此回答:

关于监管,我们实际上不知道新草案何时或者是否会发布,但这不再是我们的担忧,因为:(1)在原始草案发布后,市场表达了担忧。我认为,监管机构实际上非常明确地解释了草案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提供一个健康环境来促进行业增长,而不是限制行业


(2)我们对市场最初表达担忧后推出的支持措施感到非常鼓舞,包括在今年年初有一批超过100个的国内版号获批,以及加快审批进口游戏的许可证。我们的旗舰移动游戏《地下城与勇士DNF》也在该批中获得了批准。


(3)人们就行业草案关注的焦点主要是高ARPU(平均每用户收入)游戏,但这实际上与我们无关,因为我们的ARPU实际上处于整个行业的底端

从这里得到的信息就是:监管层已经用实际行动来弥补监管措施草率推出的失误;腾讯游戏的氪金程度较低,即便出台监管措施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小


(4)估值分析

老唐在周记中已经根据业绩情况给了新的估值:年化增速12%,2026年预计2200亿的非国际准则净利润:

三年后合理估值=2200X27.5±10%=6万亿±10%范围,理想买点为3万亿以下。当下市值2.5万亿出头,在理想买点以下约15%。


至于卖点,1577*50=7.8万亿,以当下的汇率和股本折算,对应股价约890港币,允许我做个美梦设置卖点提醒为:888港币。

也就是理想买点在340港币左右,卖点888港币


我自己也来保守预估下:

假设腾讯游戏还是龟速成长,也就是保持5%的年化增速,社交网络收入年化增长2%,则增值服务部分2026年的收入预估为:3341亿;


网络广告业务年化增长15%,则2026年收入为1544亿;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年化增长12%,则2026年收入为2863亿;


其他业务收入2026年假设为50亿;


则2026年的总收入为7798亿,年化增长8.6%。


统计2016年以来非国际准则下归母净利润占收入的比例如下:

按照平均25%来计算,则2026年非国际准则下的净利润为1950亿,相当于年化7%的增长率。


以PE=25来估值,则为48750亿市值,砍一半作为现在的理想买点:2.44万亿人民币,按照当前汇率折算为2.64万亿港币,当前腾讯市值2.73万亿。


也就是说按照自己这样保守的估计,当前腾讯也值得入手,更何况还有腾讯大手笔的回购,还有腾讯游戏其实也没有这么不堪,但凡增长一点就能带来业绩的增长。而且,即便是收入增长缓慢,随着降本增效的深入,净利率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净利润依然会有不错的增长。


正好今天上午也看到有朋友摘录书房旧贴内容:

做出买入的结论,需要计算"悲观假设下,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而做出排除的结论,只需要得出"乐观假设下,也不值得投资/不划算"的判断即可。

--摘自2021年4月9日《书房拾遗第7期》

所以,即便按照自己悲观假设下的保守估计,腾讯依然有着不错的收益,自己也仍然会继续买入。希望大鹅股价不要上涨,给你家小马哥多一些回购的时间,也给我多一些时间买入时间。


另外,从书房文章中还得到一个我不曾考虑到的观点:腾讯在2024年主要投资就是对自家股票的回购了,不管是因为远景信心问题,还是反垄断大棒的压制,腾讯的对外投资业务已经是大幅度收缩了。


学习感悟

01

书房学习

本周在看闲来一坐的文章时,有些话也让自己很有感触(闲来札记:注意“道”的学习、追求绝对收益、小资金大思路、多数时间是无聊、大器晚成

):




几千年中国哲学的主题就是:人如何安排好自己这个最难安排的生命。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做到出世与入世的统一,其中先“出世”安顿好我们的心,安顿好我们心的无限性(克服或减少自己的贪嗔痴),然后再“入世”做自己应该做事情

这不正是我国古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追求吗?“出世”是求的自己内心的平静、精神的独立;“入世”则是尽己所能,做好自己的事,给家庭、给他人带来更有价值的东西。




投资实际上大多数时间是无聊

巴菲特也说过这样的话,即自己像是住进了一个小镇上的宾馆,里面没有电视,没有报纸书籍,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目前所做的事,即静静地待着。

其实投资过程更多的是等待,等待自己所守侯的公司开花结果,慢慢成长。至于是否无聊,那就看各人的着眼点是什么了。我们业余投资者自然是不会“无聊”——除了工作要完成,还要学习很多的知识。即便如职业投资者老唐、乐趣、散户乙等人,又何曾“无聊”过?


与市场无时无刻地进行博弈,可能算是一种“有聊有趣”的方式,但是抛开市场,读书学习,提高自我也同样是一种精彩而不无聊的生活。


通过研读公司财报,也同样是提升自己投资能力的方式,正好看到老唐这么说:

唐朝

大部分研究,结果要么是“过”,要么是“贵”。真正能投资的机会总是少之又少,啥段位的高手都不例外。这也是很少有人愿意一份份去看财报的原因之一,但它同时也是超额收益的门槛之一。

这也是很多人感觉价值投资无聊的地方:研究了那么多公司,结果一个都不买。那还研究个啥呀?!


我们研究的目的其实就是要找到对自己确定性最好的那几家公司,就这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我们去尝试很多看起来不错的公司,也不需要我们急嚯嚯的每天都要在市场里赚钱。这些优质公司大概率会给我们带来满意的回报。


02

本周读书

本周继续阅读《穿过迷雾》以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投资者和公司高管教程》。


锻炼记录

本周感冒恢复中,锻炼只有打乒乓球一次,散步一次。

E

N

D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部家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