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规划院高力:有线电视网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实现自我变革?
1.点击标题下面的蓝字【伏羲云】
2.点击页面右上角“…”
3.点击“设为星标”
4月24日,在第30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4)开展期间,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了《有线电视高质量发展论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网络研究所所长高力做了题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有线网络,创新驱动高质量视听发展》的主旨发言。
有线网络高质量发展需求背景
有线电视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广电网络运营商不同于通信运营商,其未来的融合发展仍要兼备具有广电特色文化属性鲜明的综合信息运营商,按照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其中便明确了“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同时在“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重点任务中,明确要“发展智慧广电网络,加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升级改造”。
有线电视网络也是搭建国家文化专网的基础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按照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要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部署提供标识编码注册登记和解析服务的技术系统,完善结算支付功能,形成国家文化专网以及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省域中心和区域中心。
在谈及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时,高力就广电行业发展方向提到,要坚持广电总局的“二三四”工作定位,锚定三大工作方向,抓好8项重点工作。广电总局今年也进一步明确了“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提出“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新型广电网络”的具体要求。
新质生产力如何助力有线网络发展?
1.技术创新:新技术引领有线网络变革
依靠全光网络筑牢底座。全光网络的超高容量带宽可拓展,能轻松应对未来网络。安全、稳定的传输服务需要;全光网络具备快速响应、超低延时的特征,对诸多如超高清视听、视讯会议等具备较高的优势;网络层级压缩易运维,全光网络可构建更为扁平化的网络结构,简化了网络拓扑,降低了运维成本;业务多元、灵活可适配,可承载多种类型的业务,能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光接口业务,满足不同业务场景需求,实现灵活的带宽分配与利用;能效提升、绿色可持续,省去了大量的光电转换设备,显著提升效能。
算力网络注入新动能。算力网络可增强数据运算效能,通过整合分散的计算资源,显著增强有线网络的数据处理能力。能提升网络运行效率,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实现网络资源的按需分配和高效利用。可加速创新应用部署,支持创新应用的快速开发、部署和迭代,促进持续丰富网络服务内容。增强个性化服务能力,能够对用户行为、偏好进行深度洞察,为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内容和交互方式提供支撑。
人工智能助力深化升级。未来,人工智能与广电网络的深度融合,将无限拓展内容创新、交互体验、服务个性化与运维智能化,也将重塑广电业态,开启无限可能。
2.内容创新:“未来电视”丰富视听内容,提升用户体验
2022年,广电总局已提出了“未来电视”,总局规划院也正在配合推进相应的项目及相关过程管理。关于“未来电视”,基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远景目标的实现,将对肩负主流舆论主阵地的“未来电视”的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按照当前的总体共识,未来电视将具备以下六方面的特征:
1)频道定制化
“频道”方式播出为主,主流媒体内容播发,受众个性定制;
2)呈现多样化
呈现载体多样,支持跨屏呈现、互动分享,“电视无处不在”;
3)视听沉浸化
支持4K/8K超高清、VR/AR/MR,也支持全景深、浸润式、多视角呈现等;
4)服务智慧化
多提供多元智慧服务,高效匹配、精准触达;
5)交互人性化
支持空间3D手势、眼球追踪,支持肌电传感、触觉反馈,也支持“脑波”意识控制;
6)网络无感化
支持综合多种传播渠道,可自动匹配实现动态调整,内容获得过程能做到网络无感化。
基于以上“六化”,“未来电视”形态体验方面将开启更多的视听应用场景:
1)随心易用的交互体验
多视角多声道自由切换,关联信息实时交互,可自定义创造场景;
2)身临其境的场景体验
仿真的呈现技术,可实现数字嗅觉、智能温湿度调节,带来空间聚合式感受,使受众代入电视节目的场景中;
3)智能精准的投放体验
实现智能环境感知,自适应优化视听投放内容和声音画面效果,通过智能环境感知,可根据受众人数、姿态、位置、情绪等自适应的优化整体视听投放;
4)智慧感知的居家体验
打破双方空间限制,实现线上面对面社交,支持远程办公、教育培训等多场服务;
5)全息伴随的社区体验
全息化呈现公共服务、远程诊疗等,是智慧社会的入口,也是基层治理的枢纽。
3.服务创新:拓宽服务场景,创新服务模式
服务供给方面,包含有视听类服务及综合类服务两类。
视听类服务包括了广播电视类服务,即为家庭服务场景提供的直播电视、视频点播、时移、回看、电视节目情景互动、多屏互动等服务。以及网络视听类服务,也就是为互联网用户提供的视音频节目观看及下载传播服务。
综合类服务则包括,文化类服务服务,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文化类业务。党建类服务,对接相关党组织技术平台,为党建工作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管理服务,协助党建工作开展。政务类服务,对接政府部门技术平台,为开展政务工作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互动业务。信息类服务,即向用户提供智营家庭类、智慧社区类智慧城市类、智慧乡村类等信息服务、
新技术能使服务向多方位的延伸,能够推动服务模式的创新、服务流程的优化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最终也能实现对服务的变革,为行业创新提供以强大的驱动力。
例如文化大数据服务场景,在基础设施支撑类方面可有效承载文化地域物理散状、文化数据逻辑集中的文化业务需求,实现本地存储、全网共享的云互联新模式。而面向终端消费类,通过集成全息呈现、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可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再如智慧乡村服务场景,可提供以智慧党建、文化振兴、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产业振兴为核心的5大应用场景。也能提供以高清及交互广播电视服务、政用民用商用综合信息服务、社会管理服务为重点的3大服务类型。更能提供以一镇(村)一品(屏)、平安乡村、智慧教育、智慧水利、智慧旅游、数字农业、农村电商等的N中业务支撑场景。
还有像智慧社区(城市)服务场景,可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和平台基础支撑能力,进而助力社区建设完善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力现代化水平。
4.管理创新:运用大数据与智能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助力精细化运营管理。数据采集与整合方面,实时采集并集成各个系统数据,形成数据仓库,为精细化运营管理提供数据基础。数据挖掘与分析方面,运用数据挖掘和分析,获取全面、准确的业务指标和趋势分析,发现运营管理的问题及机会。决策支持与优化方面,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优化运营管理流程,并提高管理效率。
智能化运维手段可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巡检与监测方面,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故障诊断技术,实现自动检测异常,快速定位并解决故障,降低运维成本同时提高运维效率。预防性维护策略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提前预警,提示运维人员进行预防性维护,避免突发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用户满意度下降。技能提升与降低培训成本方面,通过智能化运维工具,保障运维任务标准化、流程化,降低对运维人员专业技术要求,优化上手困难度,减少专门的技能培训成本。
对广电新质生产力未来的展望
在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环节,重点注意以下层面任务:
1)强化政策引导
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确保战略规划符合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宏观要求,推动行业出台有利于有线网络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
2)战略规划对接
结合政策导向和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现状,调整或细化战略目标、实施路径、关键项目,确保战略规划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3)行业标准与规范制定
积极开展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工作,制定有线网络、视听服务等相关技术标准、行业规范、数据安全标准等,提升行业影响力与话语权。
在强化技术研究应用和创新方面:
1)构建技术交流平台
要注意构建技术测试验证环境、开放实验室等平台,促进技术交流、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
2)聚焦技术成果转化
聚焦前沿技术,加强对现有技术的迭代升级,将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快速应用。
3)鼓励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要鼓励技术创新,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团队整体素质与创新能力。
在深化产业合作与跨界融合方面:
1)推动产业链协同
建立与设备供应商、内容提供商、服务开发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2)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积极推动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公益机构的深度合作,促进其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深度融合,提升整体公共服务效能。
3)促进跨界合作创新
积极寻求与互联网、电信、教育、医疗等多元行业领军企业的跨界合作,通过整合各方用户群体、先进技术及丰富内容资源,创新自身产品、服务及业态模式,驱动行业边界拓展以及服务价值的提升。
来源:“DVBCN中广5G”公众号
作者:林霖
END
星标【伏羲云】,不错过每一篇精彩。
体验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请下载伏羲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