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述裕 | 深耕内容是文化新业态的动力之源
1.点击标题下面的蓝字【伏羲云】
2.点击页面右上角“…”
3.点击“设为星标”
文化新业态的生命力在深耕内容
近些年,AI创作、沉浸式文化场景、数字演艺、微短剧、虚拟数字人、国潮产品等各种文化新业态如潮水般扑面而来,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体验,激发了文化市场活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热衷于表现科技对感官的冲击力,有的题材单调、内容空洞,有的甚至靠低俗吸引消费者。上述问题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缺少文化内涵。文化新业态要保持生命力,必须贴近生活,深耕文化内容。
以灯光秀为例。灯光秀是一种集灯光、音乐和特效等多种科技元素的表演艺术形式。其特点是通过大尺度、多色彩的灯光变化为公众带来视觉享受。作为一种文化新业态,灯光秀一经出现就受到公众的喜爱,被广泛运用于城市节庆活动中。早期的灯光秀只有光的变化,形式单调,公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后来灯光秀又加上了投影,开始有了文化内容,比如增加了当地的文化符号。随着灯光秀的不断升级,又开始出现了讲故事的灯光秀,进一步提升了灯光秀的吸引力。今年春节期间,广东省湛江市上演的艺术灯光秀《军港之夜》,围绕湛江、中华、军舰等文化元素,出现了人物与光、影的互动,有表演,有互动,有情节,广受好评。
数字前沿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感染力,为培育文化新业态、新产品拓展了广阔空间。但数字技术只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体现时代精神,才能彰显其魅力,也才能产生留得住、传得开的文化产品。以网络文学为例,以前,网络文学是“快餐小说”的代名词,玄幻、魔幻、仙侠、穿越等“超现实”元素大行其道。现在,脱贫致富、抗疫、工业生产等现实题材和科幻题材崛起。出现了《大国重工》、《复兴之路》等现实题材的作品,历史仙侠等传统题材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网络文学形成多元内容格局。再以沉浸式艺术为例。近年来,AR/VR等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演艺、展览、景区景点等,出现了各种“沉浸式”新业态、新产品。不少“沉浸式”空间“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真正能经得住时间淘洗的是那些能够将前沿技术与文化内容完美结合的文化场景。例如,河南省郑州市沉浸式演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之所以长盛不衰,其秘诀是以史诗的眼光,多视角展示中原大地波澜壮阔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文化新业态只有扎进生活、发掘人生真谛、传达时代情愫才能赢得消费者共鸣。现代社会阅读的碎片化,使微短剧受到Z时代消费者的喜爱。据统计,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2.12亿人,使用率达94.8%。一段时间里,微短剧充斥着甜宠、虐恋、豪门、复仇之类老套故事,制作粗糙,饱受消费者诟病。微短剧要实现良性发展,需要深耕现实生活,探求时代话题,走精品化路线。令人欣喜的是,近来,不少内容和制作俱佳的微短剧问世。比如,2023年,抖音播出的三集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从一件流失海外的文物“小玉壶”切入,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以拟人化的方式,讲述了文物回家的故事,赢得大量网友点赞,堪称小短剧传递大情怀。最近,8集短剧《我的阿勒泰》更是广受赞誉。该剧聚焦北疆地区生活场景,当地农牧民质朴、坚韧的性格,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幽默、诙谐的情节和对话,浓郁的风土人情和大美风光,给微短剧市场带来了一股清风。该剧在央视一经播出就获得全国收视率第一,今年3月份,还入围了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实现了国剧出海。
“文学是人学”。如果一种新业态与现实生活绝缘,最终必然陷入苍白枯萎的窘境。文化新业态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走进生活深处,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表现普通人的所思所想所求,才能打动人。实际上,文化新业态的价值和意义就是通过技术与现实的结合,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百态,在新媒体中发掘反映生活底蕴,从数字技术中揭示人文精神,在国货潮玩中展示时代脉动。
有没有精品是衡量一个业态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文化产品需要快餐,更需要精品。今年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20周年。20年来《印象· 刘三姐》演出场次达6500多场,吸引观众165万人次,成为实景演出的标志性产品。艺术精品能够与城市终身相伴。我们能因为莎士比亚钟情于伦敦的文化底蕴,因为《红磨坊》喜爱巴黎的浪漫,因为《印象· 刘三姐》去感受阳朔的灵秀,因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奔赴郑州感受历史的厚重。文化精品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地方人文精神的生动表达。
深耕内容需要多方面汲取滋养,提升文化生产能力
深耕内容需要扩展视野。
应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亮点。文化新业态只有贴近现实生活,有烟火气、人情味,才能打动人心。如,2023年火爆出圈的国风动漫《小妖怪的夏天》,借助《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巧妙讲述了经典故事中小配角的一段职场经历,让人们看到了当代打工人的辛酸苦辣,传递出每一个努力都有价值的生活理念,让众多职场人产生强烈共鸣。
善于从地方人文符号中寻找灵感。一首歌,一座桥,一道菜,一栋房,一位乡亲,都体现着当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地方人文符号,其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挖掘地方人文符号,能为文化新业态找寻灵感,提供优质养分。例如,苏州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昆曲、评弹、民间传说,以沉浸式演艺的方式,创造出《拙政问雅》《木渎往事》《寻梦山塘》等一批沉浸式文旅业态,既叫好又叫座。
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素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堪称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无论是文学典籍、文物古迹,还是节日庆典、民俗传统,优秀传统文化与Z时代年轻人相遇总能碰撞出惊艳的火花。比如,游客在洛阳穿汉服、在泉州戴簪花成为新时尚;年轻人喝国风奶茶、画中式妆容、学习传统养生法成为新潮流,不断丰富文化新业态的内涵。
深耕内容还要不断适应科技进步的新变化,丰富文化生产手段,提升文化生产能力。
积极拥抱智能工具带来的新机遇,提高人机共创的能力。科技进步,特别是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文化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善用各种智能工具,实现人机共创,已经成为文艺工作者的必备能力之一。未来的艺术生产者不仅仅是人类自己,还有智能工具、智能机器人等。这就需要当代艺术生产者、创作者需要培养新的劳动技能,包括虚拟世界建构的能力、交互式体验能力,AIGC工具的使用能力等。
重新认识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提高价值共创能力。不同于传统文化业态中消费者仅仅是被动接受者,文化新业态打破了以往生产与消费的界限,消费者更多地主动参与文化内容生产,享受价值创造的乐趣。比如在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许多微短剧都是用户自主生产;行进式沉浸演艺中观众既是观演者也参与演出过程。文化新业态应善于引导消费者深度参与到文化生产中,实现价值共创新生态。
拓展国际视野,提升配置文化资源的能力。互联网平台、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第三代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带来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可以实现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全球数据、文化资源和人才。应秉持开放、包容心态,善用国际资源,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坚持内外兼修,不断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来源:“祁文共赏”公众号
作者:祁述裕
END
星标【伏羲云】,不错过每一篇精彩。
体验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请下载伏羲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