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四句话可以解决人生的大部分问题:喜欢就买,不行就分,重启试试,多喝点水。
尤其是最后一句,隔三岔五就会出现在各种对话当中,连养育宝宝的家庭也不例外。已经很多科普都说过不需要给 6 个月的宝宝喂水,这个结论很多人都懂,但是你知道这样说的原因吗?
6 月龄以内的宝宝要喂水吗?
看权威机构怎么说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6 个月以内月龄的宝宝不喂水,婴儿出生后 6 个月( 180 天)应该母乳喂养(包括不喂水),这是最有效促进泌乳和母婴链接的方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母乳里水分含量达 88%,完全满足 6 个月之内宝宝对水分的需要,不需要额外添加水或其他饮品。《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里写道:半岁内,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婴儿通常无需补充水和果汁。观点都是一致的,无论是纯母乳、配方奶或者混合喂养的宝宝,6 个月以下不需要喂水。不需要喂水,
那我喂一点会不会怎样?
「 X 老师,我知道宝宝不需要喂水,可是家里人总是让喂,还问我为什么不要喂,我要怎么回答才好?」「 X 老师,我开始上班以后宝宝只能交给保姆和老人带,他们会给宝宝喂水,但是喂得不多,要紧吗?」「 X 老师,我家宝宝最近厌奶,我怕她脱水啊,真的一点水都不给吗?」这是许多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结论我懂,但是为什么我不知道,我也说服不了其他人,还要担心宝宝被喂了水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这妈当的……为什么不要给 6 个月以下的宝宝喂水?除了显而易见的「奶里大部分都是水」之外,喂水还会造成四个问题:1、影响我们通过尿不湿评估宝宝是否摄取了充足的营养对于一个正常吃奶的宝宝,如果每天( 24 小时)小便大于 6 次(第 1、2 天次数不等,第 3 天通常大于 3~5 次/天,第 4、5 天 3~6 次/天,从第 6 天开始-添加辅食,通常 >6 次/天),颜色呈淡黄色,那么说明宝宝获得了足够的水分和营养。那,如果一个宝宝既喝奶又喝水,情况又会变成什么样呢?同样的 6 条尿不湿,我们将无法判断有多少尿来自奶,多少又来自水,也就无法判断宝宝是否摄入了充足的奶量来保证营养,要知道水里仅有的矿物质,相比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成分,并不足以提供宝宝每日所必须的营养。So,喂奶前喂水,两顿奶之间喂水,口干、打嗝、流汗喂水……这不成了减肥了吗?2、侵占宝宝的胃容量,减少对妈妈乳房的吮吸,奶量受影响水虽然没啥营养物质,但占用胃容量却是一把好手。小宝宝的胃很小,装了水就装不下奶。也就是说原本饥肠辘辘的小肚肚准备着美餐一顿,结果喝了一肚子水,那宝宝可能就要等下一次肚子空了才吃得进奶,相当于延长了两次吃奶之间的间隔,同样的时间里减少了营养的摄入。对纯母乳宝宝而言,小小的胃被水装满以后,将占用孩子的饱足感,减少宝宝吸吮母乳房的渴望,减少对乳房的有效刺激,从而影响妈妈的奶量。所以,没想到吧!喂水竟然还有可能回奶。我们来想一件事情:小婴儿的配方奶为什么要按比例冲调?为什么不能调稀或者调浓?很简单,因为婴儿的胃肠道和肾脏发育是不成熟的,如果吃进去的食物超过了能接受的「安全范围」就会带来各种健康风险。网上到现在还有各种错误冲泡奶粉导致宝宝肠坏死的新闻。同理,水的渗透压过低,超过了宝宝能接受的「安全范围」。尤其是宝宝娇弱的肾脏,大量摄入水分会加重肾脏负担。除非是在病理情况下,有靠谱的医生要求了,才可以适当给孩子补充合适的水分。4、包括水在内,6 个月内摄入「奶」以外的饮品都可能增加腹泻风险母亲进行纯母乳喂养——即宝宝除了口服补液盐和维生素、矿物质或药物的滴剂及糖浆外,没有得到任何附加食物或液体(包括水)——宝宝从乳汁中得到的水分是「安全水」,能保护婴儿不受腹泻困扰。相比于此,6 个月内婴儿摄入「奶」以外的任何饮品都会增加腹泻危险,污染可能来自于水源、容器、食物本身、配置方法等等。直接喂水同样面临这种风险。甚至,哪怕是母乳吸出来瓶喂,相比亲喂而言,被污染的概率都会提升。即使能最大限度保证各个环节的卫生和消毒,前面三条风险也依然存在。所以,给宝宝喂水既「没必要」,又「有诸多不利影响」,看到这里,你还觉得应该给宝宝来点水吗?总结一下:天干物燥,宝宝嘴唇干,请喂奶!打嗝打的难受,请喂奶!打预防针有点低热了,请喂奶!出汗多,请喂奶+及时增减衣物!看,没有什么是依偎在妈妈怀里吃顿奶解决不了的,如果一顿不行就两顿。[1]http://www.who.int/features/qa/breastfeeding/zh/[2]Horta B L , Victora C G . Long-term effects of breastfeeding: A systematic review.[J]. 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13, 2013.[3]https://www.fhs.gov.hk/sc_chi/health_info/faq/breastfeeding/BFQA018.html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 2020 年 3 月 10 日。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