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立胜 | 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哲学论坛”上的致辞

王立胜 哲学中国 2022-09-09

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哲学论坛”上的致辞

王立胜

(2020年9月19日)

各位青年学者、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发起主办的“中国青年哲学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促进了全国哲学各学科青年学者的研讨与交流,搭建了探讨青年学者责任与使命、挑战与机遇的重要学术平台,对激励青年学术人才成长、促使优秀科研成果产出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做出了一定贡献,这也是我们坚持举办此论坛的主要动因。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今天,“第三届中国青年哲学论坛”终于如期召开了,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对参加此次论坛的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近百位青年学者表示热烈地欢迎,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时代的变革强烈呼唤并推动着哲学的探索创新。当代中国哲学必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把握和回应我们这个变革时代所涌现出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以自己特有的高度和深度来提炼和表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所创造和凝聚的思想精华,这既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哲学的重大任务,也是当代中国哲学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必由之路,对于当代中国哲学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哲学学者而言,这既意味着历史性机遇,更意味着历史性使命。2019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用“培根铸魂”四个字阐明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职责使命,这其中就包含了对青年哲学学者的期望和要求。更早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他还指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这对哲学工作者、特别是对青年哲学工作者提出了很高要求。青年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希望。中国青年哲学学者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伟大事业中,必将成为中流砥柱。青年人有自己的优势,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探索和创新。当今年轻一代哲学工作者既有时代赐予的丰厚机遇和条件,可以接触到越来越丰富的新东西、新实践,可以借助新的科研方法和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青年学者要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大有可为。当前青年哲学工作者要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在哲学领域不断拓展新视野、提炼新问题、概括新理论、开辟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哲学支撑,这是新时代青年哲学学者应该具有的思想意识。衷心期望各位青年学者既注重基础哲学理论的研究,也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积极关注当前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只有深深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地,才有可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理论来源,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气派,才有可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为党和国家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我坚信,当代中国青年哲学学者一定能够不负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托,一定能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哲学动力的历史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国内外的经济与社会秩序等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这甚至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为“‘二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全方位地考验着人类应对全球性突发危机,进行国际协作、国家治理、公共卫生和安全管理、经济发展、科技研发等方面的能力。从哲学高度反思这次疫情,使人文精神照亮时代危机的重重阴影,是一个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的任务。结合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性的进程与危机、经济全球化及其生产流通方式、道德与生命伦理、生态文明、智能革命、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问题,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哲学工作者的历史性挑战与使命。有鉴于此,我们将此次论坛的主题确定为“疫情下哲学的回应与思考”,希望大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研讨,有所收获。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作为一种全球重大公共危机治理新构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大意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始终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制度优势,为世界疫情危机治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方案。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人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也没有国家可以保持壁垒高筑而置身事外。当前,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不断蔓延,其影响力也将持续扩大,重大疫情危机防控可能成为全球常态。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重大公共危机防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不断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内涵,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危机治理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各国未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共识。但是,疫情的爆发也使人们认识到了在自然、生态、科技、安全、文化等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足。为此,在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探讨新冠疫情危机治理下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方案基础上,我们哲学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科技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卫生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平正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理论基础。比如,在传统文化得到高度重视和全面复兴的今天,谈论生态文明似乎离不开传统因素,然而,中国传统哲学作为生态文明的哲学原则未必是充分的,天人合一说、内在超越论、良知理论等都包含着极强的主观性,难以成为生态文明的指导原则,如何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大潮中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构建夯实理论基础,就成为摆在我们所有从事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工作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机遇。以此类推,只有我们针对这些时代现实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理论依据,我们才能在丰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探索全球危机治理新路径、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真心期望全国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青年学者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并祝愿你们取得丰硕成果!再次祝愿此次论坛取得丰硕成果!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顺遂!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哲学动态》微信公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哲学中国”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