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生活宛如河流,时急、时缓、时冻,而城势生长,仍在努力向上。
以此视角,我们选取十四座城,回望“这三年”中每座城的十个瞬间、三个数据,最后提炼出体现城市内核的一个字。
每一个瞬间、每一个数据,是三年来这座城的再启动、再出发、再加速;十四个字,就是“疫情后拼经济”的城市密码。
十四座城,我们共同见证。三月换季,中国再次出发。
序
上海又一次守住了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排位。但一如黄浦江翻涌的波涛,上海这次守擂的历程着实不算平顺。
2021年,奥密克戎变异株以超强传染性迅速蔓延全球,确诊病例爆炸式增长。
2022年伊始,奥密克戎首次进入中国内地,席卷诸多城市。一度被视为“精准防控”榜样的上海模式,迎来考验。
紧接着,伴随连绵的阴雨,上海这座超级城市进入66天的封控期。
但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上海重夺“经济第一城”,航运、外贸、消费数据再创新高。
回望“这三年”,每一段鲜活的城市记忆,让人们更清晰地看见这座城市的底色。
十
瞬
2020.04.23
上海出台了“促消费12条”,在全国首创推出大规模综合性消费活动“五五购物节”,参与商户62万家,支付总额100亿元。
“政府与市场合力点燃的消费之火,以燎原之势蔓延向全国,大振疫后消费信心。”
2020.09.23
上海发布落户新政,将之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即交大、复旦、同济、华师。
“频繁下调落‘沪’门槛,可见上海对人才的渴求。迎得青年,赢得未来。”
2020.11.05
第三届进博会在上海举办,共计2600家企业参与,意向成交额超726亿美元。
“作为跨国公司进入亚太的主要门户,上海服务全球、链接全球、反哺全球。开放,步履不停。”
2021.10.31
因阳性病例到访,上海迪士尼通知全体游客需在离园时,接受核酸检测。整个过程秩序井然,4.6万名游客在8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园方则照常燃放万圣节烟花。
“高效而浪漫的核酸,上海有速度,亦有温度。”
2022.01.13
“迎战”奥密克戎的上海宣布将静安区一家面积仅20平米的奶茶店定为中风险地区,是全国范围最小风险区。
“ 25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力图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成效,被视为精准防疫典范。”
2022.04.19
包括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内的666家企业被允许复工。10天后,上海宣布第二批1000多家企业复工。
“上海用一企一策的精细化管理护航产业链,在迷雾中竖起生产重启的风向标。”
2022.06.29
上海餐饮业恢复堂食。
“时隔三月,海派美味与食客重逢,人间烟火气回来了!”
2022.09.06
上海发布《时尚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确立上海的“时尚之都”地位,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时尚消费品万亿级消费市场。
“上海人可以把核酸排队变成时装秀场,腔调十足,不愧是‘远东巴黎’,撑得起万亿市场。”
2022.10.25
上海市统计局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以30956.65亿元的GDP 反超北京,重回经济第一城。
“上海滩无惧浪奔浪流,一旦风浪消退,经济迅速回血,第一城的位次,上海依旧稳固。”
2022.11.27
上海马拉松开赛。
“三年里‘上马’一直未曾终止。42公里的长跑,如同上海坚守的长期主义。”
三
数
No.6
2020年11月6日,上海城市推介大会信息,上海经济总量超过芝加哥、休斯顿,跃居全球城市第六位。
“作为国际经济中心,上海在风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中仍激流勇进,反超芝加哥、休斯顿,上升两个位次。”
4730万
2023年1月1日,上港集团发布数据,上海港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30万大关,连续第十三年蝉联全球第一。
“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上海蓄新科技之力,助‘中国制造’从工厂直达码头。巨轮往来,桥吊伸缩,港口雄开万里流。”
4.19万亿
2023年1月19日,上海海关消息,全年进出口值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达4.1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
“作为国际贸易中心,上海的出口拉动力主要来自新能源等产业。城运即国运,产业兴则贸易兴。”
一
字
大事记
数读
-end-
策划 / 赖颢宁
统筹 / 钱琪瑶
撰稿 / 钱琪瑶
海报设计 / 周雨姗
数据可视化 / 王春艳
排版 / 陈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