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治日报 | 北京金融法院两周年“专业立院”硕果累累 以高水平司法护航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点击蓝字关注 | 北京金融法院



2022年12月30日,“蓝石资产”债券虚假陈述案一审落槌。这是北京金融法院2021年3月18日成立当天受理的“1号案”。寒来暑往,匆匆两年,“年轻”的北京金融法院已累计收案14962,审结12766,总标的额超过6200亿元;全国首例保险公司破产重整案、全国首例证监会内幕交易行政处罚保全案等一批金融领域首案要案在此审理,为金融市场树立起明确的行为规则。

2022年7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落户北京金融法院,这是该院与工商联等单位携手化解金融纠纷的协同治理平台。与金融监管机构、高等院校等广泛开展多层次协同,挂牌金融司法大数据研究(北京)中心,连续两年参与筹办金融街论坛年会……北京金融法院“法治协同”的脚步愈加铿锵有力。

北京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慧永说,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两年来坚持“政治建院”和“专业立院”方针,汇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金融审判人才,稳妥办结一批具有规则创设意义的典型案件,积极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基本建立起金融法治协同的框架体系,认真履行“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职责使命。




高质量审判指引行业规范运行


涉案金额5亿元,在案证据材料240余份两万多页,仅庭前会议及询问就反复进行13次之多,这就是北京金融法院“1号案”“蓝石资产”债券虚假陈述案的“规模”,该案也是全国首例银行间债券市场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为了审理此案,北京金融法院组成7人合议庭“豪华阵容”,由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审判一庭负责人丁宇翔担任审判长。最终,酌定了主承销商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应承担的责任,形成长达100余页的判决书。

案件宣判后,业内人士普遍评价,判决对于规范资本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具有明确指引作用。

今年2月,北京金融法院裁定批准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成为全国首例保险公司破产重整案件。北京金融法院对于此案态度明确,认为易安财险有望通过有限投资改善偿付能力,具有重整价值和挽救可能。这一裁定有力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金融安全、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金融风险司法处置的生动案例。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薛峰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除了大量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数量多、敏感性强、涉诉主体层级高是北京金融法院的一大特色。案件的处理结果不仅关乎行政诉讼原告的合法权益维护,更涉及金融监管政策的实施、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以及金融秩序、金融安全的维护和保障。”比如,依法稳妥审结全国首例因金融监管部门限制信托公司股东权利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为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秩序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又比如,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依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申请采取行政诉讼保全措施并与行政强制措施有效衔接,积极助力增强金融管理部门依法打击违法行为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两年来,北京金融法院在市委深改委和改革办的督导下,已完成26项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任务,创建了“规则创设类案件”等7类重点案件的全过程台账管理体系,开启了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和代表人诉讼机制、重大金融案件会商和执法司法协同机制等一系列大胆改革与创新。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依据北京金融法院作出的相关判决发布工作动态,要求各地按照判决明确的标准开展金融监管执法,促进了行业治理提档升级。




“法治协同”为护航

金融市场管理蓄力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中国金融法治事业建设发展的最大优势。”蔡慧永说,北京金融法院正是依靠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高效率沟通上下、联结左右、汇聚合力,走出独具北京金融法院特色的协同之路。

“开放式·融党建”项目如今是北京金融法院对内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对外探索党建引领金融领域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该院政治部主任牛晓锐告诉记者,借助党建的开放共建,北京金融法院有效推动了与金融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30余家单位合作,涵盖数据对接、信息共享、政策会商等各个方面。

经过半年实践,落户北京金融法院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已摸索出一套以“市场精准评估+企业全力自救+投融资天使他救”为基本模式的金融执行工作机制,全力整合各类资源为企业纾危解困服务,让一批有挽救价值的被执行企业实现了持续运营。

去年9月,金融司法大数据研究(北京)中心、最高人民法院金融司法大数据研究中心(北京)调研基地也落户北京金融法院,进一步强化了对涉“两区”建设、北交所、新三板挂牌公司金融案件的识别管理,加强金融司法大数据风险研判预警。

记者了解到,除了数据协同的快马加鞭,北京金融法院在政策协同领域与金融监管部门也建立起信息交换机制,并动态开展府院联动座谈,强化涉诉信息分析反馈。作为特邀单位,北京金融法院连续两年筹办金融街论坛年会,为金融法治建设献智献策,推动跨行业、跨条线、跨地域、跨层级、跨法域金融法治协同的新发展。




“专家型+为民心”回应

新时代司法需求


精品案件持续诞生,“法治协同”走深走实,背后的支撑便是一支日渐成熟的专家型法官队伍。现有法官28人,其中博士12名、硕士15名,80%以上均为各类专家型法官和业务技能标兵,这是北京金融法院的法官阵容。2022年12月29日,北京金融法院被授予“金融审判特色人才高地”称号。

对于人才建设,蔡慧永认为,要树立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理念,加快造就领军型高端人才,推动专家型人才全覆盖,涵养培育创新型青年骨干,推出各类拔尖型岗位能手,营造“人人皆愿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展其才”的浓厚氛围。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以“融光讲堂”“融光业校”“融光e课堂”为代表的院庭两级培训体系相继成立,各领域专家受邀走进法院,授课交流。据该院政治部副主任葛玲介绍,目前北京金融法院已形成以3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15名北京市审判业务和司法实务专家、115人次入选各类人才库干警为基础的金融法治人才矩阵。

专业人才队伍的能量不仅仅作用于司法审判能力的提升,同样也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金融审判理念的践行。

投资了乐视网股票的王先生,曾经对打官司十分抵触,“老百姓打金融官司只能是耗时费力又烧钱”。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只在金融法院公布的电子平台上登记了一下,案子就顺利立案了,“耗时费力”的担心全都没发生。

丁宇翔告诉记者,乐视网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是我国迄今为止登记权利人数量最多、虚假陈述行为最繁、行为持续时间最长、被告数量最多、索赔金额最高的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案件。而让中小股东得以顺利参与诉讼的就是北京金融法院专为群体性证券案件创建的“双轨双平台”工作机制。“案件审理过程中,权利人登记、代表人推举等每一个环节都依托代表人诉讼在线平台进行,极大提高了诉讼效率。”丁宇翔说。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李艳红说,两年来,司法为民理念贯穿北京金融法院工作方方面面,“共享融法庭”已延伸至银行网点,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诉讼服务。与此同时,午夜间法庭以及司法指导中心暨中小投资者、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站等一系列为民举措,都在努力为投资者维权提供最大便利。2022年,北京金融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命名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北京金融法院将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协同治理为支点、以人才选育为根基,推进金融审判能力现代化新提升,助推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新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金融司法力量。


来源于法治日报2023年3月29日第01版

记者| 黄 洁 徐伟伦
通讯员|  王元义

编辑| 赵楠


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京金融法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金融法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