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巴以和平努力过的人都死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产先生 Author 你们的中产先生
问题不在巴以,在于极端势力。
每次看到巴以冲突,我都会想:
如果拉宾没有死,现在会不会不一样。
三十年前,巴以来到历史上最接近达成和平的时刻,这一年,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秘密会晤:
达成一项和平协议。
同年,两人在美国白宫正式签署协议,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
根据这份和平协议: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负责管理巴勒斯坦的领土,以色列撤出巴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
双方互相承认,并且承诺拒绝暴力。
巴以和平开始看到曙光了。
两人都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然而,两年后,拉宾在一次和平集会中,被以色列青年刺杀,这名青年在审判的时候表示:
我就是要阻碍和平进程。
拉宾是叛徒,将犹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拱手让给了巴勒斯坦人。
这名青年的想法并不是个例,当时以色列内部也分裂成两派,一派认为拉宾是带来和平的民族英雄,一派则认为他是犹太人的叛徒。
拉宾遇刺身亡后,阿拉法特冒着风险来到以色列吊唁,但是和平的进程已经无以为继。
以色列继任的总理贝京和沙龙都是强硬派,特别是沙龙,号称以色列之王,一直后悔没有杀了阿拉法特。
暗杀领导人,在中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此之前,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埃及也曾经准备和以色列和解。
以色列铁娘子梅厄夫人赢得了残酷的战争,迫使埃及总统萨达特接受了现状,终于在美国的撮合下,两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埃及成为首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
在外人看起来这是和平协议,但是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就意味着背叛。
两年之后,在埃及胜利日阅兵式萨达特被自己的军官射杀,一个细节是:
他身中了34枪。
前有萨达特,后有拉宾,为巴以或者说中东和平努力过的两个领导人,都被各自国内的极端势力刺杀。
中东问题很复杂,有外部的大国博弈,有能源和地缘的争夺,但是冲突最根本还是在于内部的宗教极端势力。
可悲的是:
内部世俗温和的想要缔结和平的力量往往最先被自己人扑灭。
到了今天还是如此:
当初准备缔结和平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被极端的哈马斯赶出了加沙,巴勒斯坦越来越激进,糟糕的是,以色列内部也越来越分裂,保守派逐渐占上风,这次冲突也给内部极端保守派以正当性。
两国都在保守极端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以至于,《奥斯陆协议》签署三十年后,巴以冲突依然愈演愈烈,看不到任何和平解决的希望,巴勒斯坦也几乎成为一个悲惨的修罗场。
一代代人,在这个修罗场里,生不如死。
没有巴以问题,只有极端势力的问题。
巴以双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压制各自的保守极端势力,才能看到和平解决的希望。
否则受苦的就是各自的平民。
希望双方温和理性的世俗派再给力一点吧,中东是需要世俗强人的。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