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文艺论坛”专栏 | 薛静:虚拟偶像——“情感真实主义”下的众创乌托邦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虚拟偶像——“情感真实主义”下的众创乌托邦
薛静
近些年来,虚拟偶像蓬勃发展、逐渐出圈,她们或是登上各种主流晚会,或是代言各大品牌,从小众娱乐到获得官方认可和商业价值。但与此同时,虚拟偶像的粉丝并不致力于流量,并未在各个网络平台上以数据刷榜、用新闻霸屏,而是基于趣缘群体积极互动、温和拓展。这与真人偶像粉丝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虚拟偶像背后的粉丝群体产生兴趣。一种基于二次元亚文化的小众趣味,如何演变出了一个不同于现实饭圈的粉丝生态?
虚拟偶像的出现,则将偶像工业对真实与虚假的态度,以最坦诚又最激进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虚拟偶像,是“事先张扬的虚假”,是永无法抵达的彼岸,但粉丝们不在乎。因此,虚拟偶像的粉丝群体,不再有那么多的拧巴与焦虑,所有他们的“想象”,都成为虚拟偶像的“真实”,他们的身份,从“化妆师”转变为“造物主”,形成了粉丝群体的新生态。
内部社群上,粉丝群体一直都以QQ为主要平台,不过和真人偶像粉丝在此布置工作、分配任务,进行层级管理和饭圈调度相反,虚拟偶像的粉丝QQ群呈现的,则是高度的“去饭圈化”。对洛天依的四个主要粉丝QQ群、共计7892位粉丝进行观察统计,可以发现QQ群内的粉丝交流,呈现均衡多元的整体态势:偶像作品、粉丝二创并未占据主导地位,粉丝之间在兴趣爱好、日常生活上的交流更加积极。以“V-singer洛天依”QQ群为例,动漫番剧、学习生活都是热门话题,群内粉丝对游戏《原神》的讨论热度明显高于洛天依及其作品。闲聊过程中,洛天依相关的表情包仅占40%左右,而真人偶像粉丝群中,哪怕是闲聊群,这一比例一般也高于70%。不难看出,虚拟偶像粉丝在QQ为主的内部社群上,建立起的不是高度内向、封闭的饭圈组织,而是以虚拟偶像作为基础,聚合志趣相投的同龄朋友,拥抱丰富多彩的充实现实。
但虚拟偶像的粉丝社群,却经过多年的默默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和谐的有机生态。从虚拟偶像的类型本质而言,官方提供人物设定之后,粉丝参与创作对偶像形象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虚拟歌手洛天依的《达拉崩吧》《勾指起誓》《普通disco》等多首知名作品,都是来自粉丝原创,虚拟主播A-Soul组合的嘉然,也因粉丝小作文而诞生许多出圈名梗。相比对真人偶像进行粉丝二创所面临的侵权风险,虚拟偶像以去中心化的众创方式,鼓励二次创作,而粉丝群体也在这种创作热潮中相互切磋、提升技艺,更有粉丝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大神”与“偶像”。洛天依的粉丝ilem,就以为洛天依创作高质量原创歌曲而逐渐为人所知,目前已在B站拥有165万粉丝,并且荣获2019年B站百大UP主。粉丝个体没有淹没于偶像的光芒之中,丧失自我、迷失方向,反而由此成为了更好的自己,通过多元产出,完成自我实现,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趋势。
而从粉丝群体的整体态势而言,虚拟偶像虽然源于二次元亚文化,但“去中心化、去官僚化”的社群结构,营造了一个健康丰富的趣缘聚合社群生态。洛天依等虚拟偶像参与官方活动,创作纪念建党百年、国庆70周年、冬奥宣传的歌曲,往往比普通作品有更高的播放量和弹幕量,显示出粉丝对虚拟偶像参与官方活动这种“打破次元壁”合作的强烈兴趣。在没有外力约束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了亚文化年轻人与主流话语的双向奔赴。
作者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文化项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