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剧场微剧评 | 《多彩和鸣》民族音乐会:民族歌舞绽异彩 妙音阵阵满中华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丝竹管弦再和鸣
赵杰中央戏剧学院教师12月27日晚的老舍剧场,中央民族歌舞团带领乐迷们沉浸式聆听华夏音韵,感受国乐之美。晚会中,多种民族乐器同台争辉,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格局以具象的方式一一呈现。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不同水土养育不同民族,孕育出不同的民族音乐,它们源于生活、源于习俗、源于劳作、源于节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犹如五彩斑斓的纱线,共同编织出中华民族的华彩乐章。当晚,维吾尔族、朝鲜族、回族的艺术家演奏的和声乐,体现了中华的山河之美,人文之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民族音乐文化承载了历史赋予它们的独特文化印记,展示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的各个民族的情感世界,表达了深刻的人文精神。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代表,也是中国文化与美学的经典呈现方式之一,中国民族乐器更是中华传统文化浩瀚海洋中的一颗明珠,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舞台上弹拨乐的点播与拉弦乐的旋律,线条交织,增添了轻快自由的律动,丝竹之声有时宁静柔和、有时活泼空灵,旋律动机在梆笛的快速吹奏中别具东方韵味。人们常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音乐的尽头是情感”。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文学艺术以音乐为载体,唤醒了国人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我们这一代人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欣赏和了解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也将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绚烂及伟大。
多彩和鸣——民族音乐期待创新
刘垚梦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宣传主管2023岁末,老舍剧场上演了一场来自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民族音乐会《多彩和鸣》,整场晚会表演了汉族、维族、朝鲜族、羌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和地区的十二个音乐节目。在民族、地域的选择和搭配上,都尽可能做到丰富多样,加之演员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精湛的演技,使整场节目的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在演出的舞台表现和曲目的编排方面,整场节目仍有提升的空间。
一方面,整场演出的舞台表现方式是较为传统的,即由主持人先报幕,演员再开始表演。主持人和演员之间没有任何互动关系,报幕内容仅就曲目名称进行介绍,无任何导赏内容。这种舞台呈现方式显得过于陈旧和程式化,报幕和表演的衔接也比较生硬,不够自然、生动。演出的策划者应顺应时代的变化和观众审美的需求,在演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持人的美育功能,将报幕和节目导赏有机结合,让演出更加生动,充满知识和趣味性。
另一方面,曲目的表现方式也是较为“正统”的,即按照一定的专业规格和传统标准“原汁原味”地将曲目表演给观众。在曲目的编排和呈现效果上,希望能运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和舞台呈现方式,包括编曲的创新、舞台表演方式的创新和舞美的创新。即便是传统曲目,也能给观众一些耳目一新的效果,正所谓继承传统、常演常新。
让更多人爱上千年古音
邱悦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作为音乐学科的外行,我在聆听本次民族音乐会前,对民乐的了解仅有电影《闪光少女》和学校文艺晚会的民乐节目。本次音乐会不仅令我大饱眼福、耳福,还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普及民乐和探索美育新模式、弘扬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
音乐会上,各种民族乐器轮番登场:竹笛可以模拟早春枝头小鸟的啁啾鸣啭;羌笛从古诗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走到台前,音色多有哀怨悲凉之感;手鼓像是中国版的非洲鼓,乐手通过敲击鼓面的正反、上下等不同部位,变换力度和节奏,模拟维吾尔小伙欢快有力、灵活多变的舞步。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赋予乐曲新的情感和意蕴,演员们所追求的不仅是音高和节奏的准确,他们的一举手一抬头一俯身,一颦一笑,甚至拨动第一个音前的深呼吸,都成为他们演奏的一部分,让听众切身感受到乐曲穿越民族历史长河后再生的活力。
相较钢琴、提琴等西洋乐器,民族乐器在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力度仍然是远远不足的,因此在聆听音乐会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民乐普及和推广的可行路径。首先,引导民众参与演奏是普及民乐的有效途径。《快乐小伙》的乐手创新性地在演奏中加入互动环节,类似戏剧演出中的“打破第四堵墙”,让听众加入表演,通过拍手的方式模仿其在鼓面敲击的节奏,使得原本高雅的乐器也能为普通人快速上手。其次,传承离不开开放包容和融合创新,本次音乐会便有不少曲目加入了钢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人们更为熟悉的西洋乐器,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最后,如能将民乐与文学教育相结合,必能让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切的体会。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学生,我和我的同学们将来大概率会走上教育教学的岗位。最近我刷到一条短视频,一位语文老师在讲解白居易《琵琶行》一文时,以现场弹奏琵琶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何为“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嘈嘈切切”等。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具象化理解,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接近、甚至触摸琵琶这一乐器,潜移默化地在他们心中播种下对民乐热爱的种子。
期待更多的普通人走入音乐厅,甚至成为舞台上民乐的演奏者,使得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赓续传承、生生不息。
多彩和鸣 走向民族融合
周天玥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由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的《多彩和鸣》音乐会融合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集了独奏、重奏、演唱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展现了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理念和各民族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吹拉弹唱,每项表演都彰显着各个民族的自豪之情。琵琶的演奏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描绘的“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快慢交错,节奏变换,令人心旷神怡。曲笛的声音如泣如诉,在幽静中弥漫着旷远之思。
纵观近些年的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形变神不变。演绎方式千变万化,精神内核始终如一。弯道能否超车,关乎的是优秀民族音乐的生命力与共情力。音乐中蕴含着少数民族的价值信仰、演变轨迹与为人处世的生存之道。
悠悠岁月,媒介日新月异,如何守正创新,在扬弃中发展,在批判中继承,是民族音乐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平台,或者举办相关线下活动,通过对词曲作家、演奏者等进行访谈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民族音乐的发展。
民族和谐的动人乐章
赵泽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由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的《多彩和鸣》民族音乐会十分精彩。它让我听到了来自中国各地不同民族的美妙音乐,看到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魅力,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谐。
音乐会的曲目选择非常巧妙,涵盖了汉族、回族、羌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的经典和代表作品。从雪域高原到大漠绿洲,从南国江南到北国草原,音乐会跨越了地域的界限,展现了民族的多样性。音乐会的曲目安排和编排处理,体现了民族音乐与现代交响音乐的融合创新,既保留了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又赋予了民族音乐新的时代内涵。每一首曲目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情感。有的曲目欢快活泼,如《欢乐的夜晚》《快乐小伙》;有的曲目优美动听,如《春到湘江》《浪漫歌》;有的曲目壮丽雄伟,如《天山的春天》《敦煌新语》;有的曲目深情温馨,如《云吟羌情》《美丽的家乡》。这些曲目让我倘佯在音乐的世界,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氛围。
音乐会的演奏者们都是非常出色的音乐家,他们用各种民族乐器,将音乐的美感和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的演奏技巧精湛,情感深厚,配合默契。他们用音乐传递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对和平的向往,对生活的热情。
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场音乐会用旋律展示了中华大地的幅员辽阔,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毫无疑问,这场音乐会激起了每一位听众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九州共枕,多彩和鸣
谭威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多彩斑斓,多元共生,多元化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各民族独具色彩的文化体系也铸就了今天的华夏文明。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曾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民族融合中,文化融合尤为重要,文化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而音乐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鲜活例证。在今夜这样一场盛宴中,我们所看所听到的不仅是各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更有中西方音乐的交融。
东方的弦乐二胡、中胡碰撞西方的弦乐大提琴、低音提琴,它们在音乐中时而如漆似胶,时而各显其能,形成一种水乳交融的音乐境界。
汉族的琵琶筝笛、维吾尔族的手鼓、京族的独弦琴、蒙古族的马头琴火不思、普米族的羊头琴……共同参与一次融合性交响,将各民族的代表性文化遗产汇成一首和谐美妙的旋律。这首旋律亦是中华各民族汇聚成一个命运共同体的心声。
在此次音乐会中,有一件看似特别的乐器——口弦。秦汉时期口弦广泛流行于中华大地,后在中原渐渐消失,却被周边各民族广泛地传承下来。至今,有三十多个民族演奏口弦,名称有五十余种。一种乐器便印证了各民族融合创造的灿烂中华文化。
音乐的融合是文化融合的写证,融合文明、包容发展,在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齐头并进的伟大复兴。
萧鼓悠扬,琴瑟和鸣
刘雪葳中国戏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对民族音乐了解不多的人,恐怕不会知道如今民族音乐的进步与博采众长实在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在保留了传统民族音乐的特色音色与曲风意境的同时,已然将西方音乐的合奏思路与部分乐器融合到了浑然一体的效果。
在《多彩和鸣》民族音乐会上,第一个作品《春到湘江》,除了传统民族乐中的竹笛、扬琴、二胡等乐器,还完美融合了大提琴等西方乐器,使低音的部分更加饱满充实,提高了这一交响演出的整体完成度。
在传统的民乐里,很少有“交响乐”这一概念,著名的中国传统民乐曲目更多是以独奏形式完成和流传的,但为了适应如今更加多元的音乐演出环境,就要在传统民乐曲目的基础上引入交响乐的谱曲思维,这次音乐演出出色地诠释了主题——多彩和鸣。相比于西乐交响曲中复杂的情绪变化和意境传达,传统民族音乐的交响所传达的情绪意境更加从一而终,尽管音调音色甚至演奏的乐器都在不停改变,但其整体风格竟然如此统一,这无疑是由谱曲的高超技巧与演奏的稳定发挥共同营造的。音乐会的所有曲目均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让人不禁感叹,如今的民族音乐在保留了“彩”的同时,进步到了可以“多”与“和鸣”的地步,这着实是音乐演奏界,乃至整个中国艺术界不断进步,不断吸收归纳、革故鼎新的结果。
民族风采的生长与融合
武鑫北京林业大学学生2023年,各类线下演出从逐步恢复到层出不穷,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不同年龄、身份的人走入剧场,从现场演出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本次《多彩和鸣》音乐会便是这一趋势下的典型代表。作为2023年末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收官之作,本次演出呈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兼顾文化传播和艺术普及的重要功能。
本场音乐会形式丰富,内容多样,既有经典的民乐曲目《春到湘江》《天山的春天》,还有突显各民族特色的《春香传》《云吟羌情》《晚秋》。在展现非遗乐器的曲目《三花嫂令》、《牧马青年》和《美丽的家乡》中,应用了许多常规编制民族乐团中少见的乐器,如口弦、火不思等,这些乐器在演出中得到了突出展示。口弦的独特音色引得台下观众兴趣盎然,火不思和四胡的默契配合令人赞叹不已。另外,特别有幸首次欣赏到独弦琴的现场演奏,其特别的演奏方式和如同吟唱的婉转音色特征鲜明,为曲子注入了深邃而柔美的灵魂。手鼓演奏《快乐的小伙》更是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演员通过乐器和观众正向互动,引导氛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普及了节奏乐理知识,同时兼顾对乐器的多方位展示,科普互动性极佳。演出以经典民族室内乐曲目《山语幻》《敦煌新语》结束。在这两首曲目中,演出团队各乐器如同对话的穿插配合,乐句间衔接十分默契,既是乐团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的表现,也是各民族间包容共处的象征。这是中国民族音乐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生长发展,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完美明证。
多彩和鸣——一场民族融合的视听盛宴
黄一鸣中央戏剧学院学生时光更替,岁月迭新。有幸在2023年岁末,参加了由北京评协组织的民族音乐观摩活动。一开场表演者们红红火火的新年元素服饰亮相,瞬间把欢乐气氛推至高潮。
《春到湘江》,一首由传统民乐和西乐结合演奏的作品,热烈且震撼,伴随着谭天立老师竹笛声的出场,在悠扬弦乐下衬托出的萧萧笛声,魅力十足。
在这场演出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维吾尔族的乐器热瓦普,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极具民族风情又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乐器。在维吾尔族演奏者声情并茂的演奏中更多了一丝民族韵味,悦目且悦耳。
上一刻还置身于瓜果飘香的新疆,下一刻又被卞英花老师的歌声带到了东北,一边欣赏由水墨画点缀的朝鲜族服饰,一边惊叹于卞老师的唱功。
节目《三花嫂令》里精彩的口弦表演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打击乐让台下的观众耳目一新。一根弦一曲乐,独弦琴的绕梁余音中,带给我的是无数震撼以及对民族文化瑰宝的感叹。
打击乐手鼓表演者和观众的热烈互动,使台下欢声笑语不断,正如曲目名《快乐小伙》一般欢乐无限。
多民族的管弦打击乐合奏,如诉山语,如绘敦煌,时而悠扬婉转,时而欢快轻畅。笛箫间的自如切换,中阮大阮间的音域跳跃,在多元素融合中把这场盛宴推向了尾声。
民族音乐的奇妙和鸣
刘颖哲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每一种民族乐器都有其独特气质,竹笛、羌笛是清新悠扬,四胡、马头琴是抖擞激昂,古筝、琵琶是典雅优美,还有柔美的独弦琴、灵动的热瓦普、动感的蒙古鼓,多种声音和意境融合交汇,形成磅礴大气的和谐之音。
民族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和地区特色,《浪漫歌》的曲调美好、震撼人心,歌者动人地倾诉着一段似幸福似沉重的感情,曲笛、钢琴、提琴与人声相协调,仿佛让人看到了《春香传》中描写的超越等级制度的爱情故事。《三花嫂令》是回族的传统民歌,歌者嗓音高亢嘹亮,极具穿透力,中阮和大阮协奏极具自由浪漫色彩,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源于历史和生活的魅力。《牧马青年》的宏伟气势令人印象深刻,马头琴、四胡、蒙古鼓的和鸣似乎将观众带上马背,奔腾在辽阔草原上,沉浸在粗犷与舒缓并存的旋律中。
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艺术家将各民族的器乐编排得如此和谐,让人深受震撼。《晚秋》是钢琴与琵琶的二重奏,一边是传统弦乐的清脆圆润,像秋风卷起层层落叶,古朴而沉稳;一边是西洋古典音乐的明亮深沉,像清泉从山间泻下,蜿蜒灵动,两者的融合竟如此相得益彰。《敦煌新语》更是将人带上了丝绸之路,多种民族乐器似乎从不同视角诉说着历史,也体现了民族艺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