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美颜滤镜切莫过度
P图和美颜,如今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数字滤镜技术帮助人们以图像方式把握世界,为人们建构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即“滤镜化生存”,人们在滤镜美化后的影像社会中实现了自我“疗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度的修饰本无可非议。数字滤镜的过度应用也带来了巨大的隐忧,它放大了人们的身份焦虑,并且以一种理性缺失的方式来实现情绪表达、自我呈现和身份认同,导致人们行为的偏狭,引发了不良社会后果。过度美颜和滤镜背后的文化和审美因素不得不值得深思。
过度美颜下的畸形美
滤镜成为数字时代社交的“刚需”。
自从自拍类App成为年轻用户的装机必备,美颜和修图便已然成为数字图像从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的必要程序。
有人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当下似乎“未经处理的图片也是没办法晒的”。每一次晒图都是一次“表演”,滤镜成为数字时代社交的“刚需”。
某修图软件的“人像美容”一栏中,可修饰外貌的功能纷繁复杂。
202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80%接受调研的女孩在13岁时便开始使用滤镜,32%的女孩总是在发布的自拍上进行一些修改,77%的女孩在发布自己的照片之前会尝试改变或隐藏至少一个身体部位或特征。
的确,各类研究数据都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用滤镜来“美化”他们的外表。如今几乎没有任何社交媒体平台可以保证受众看到的是完全真实的、未经修饰的面孔,在这种环境中,发布原图已经变成了一种勇敢者的行为。
偶尔使用滤镜和修图软件来弥补一张素颜的脸似乎无害,但当人们重复、大量使用时,滤镜则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常态。
心理健康公司Little Otter的联合创始人海伦·艾格博士认为:使用滤镜加剧外貌焦虑的一大原因是,它不仅仅让用户用完美无暇的形象来衡量自己,更是用一个虚假的自己来衡量用户的真实自我。
随着精修审美的流行,年轻的女孩们将目光不仅在放修图和滤镜上。当修图无法满足人们对自我的幻想,整容手术成为了能满足“美丽梦想”的另一个有效途径。甚至有人会为追求美丽而尝试各种高风险手术等。
同样,在国外的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许多追求完美的女性甚至已经开始要求自己的整容医生把自己整成美颜滤镜当中的样子,似乎想要变成滤镜当中的“完美”。
虽然每个女性都有自己追寻美的权利,但是在心理医生眼里看来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病态,也就是BDD(躯体变形障碍),女性习惯了自己在滤镜当中的模样,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甚至还会因此对自己的容貌产生一种焦虑感。
另外,“过度滤镜”无处不在。近年来,滤镜技术在电视剧拍摄和播出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滤镜下唯美浪漫的画面和外表完美无瑕的人物,本应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观剧体验,但却日渐成为被诟病的对象,一些热门剧集甚至因为滤镜滥用导致口碑崩塌。
还有此前报道的:屏幕上看起来“高大上”的网红景点,实地探访发现原来只是长满杂草的荒地。其实,“滤镜景点”议题爆发之前,“滤镜美妆”“滤镜美食”等现象就已饱受诟病。
人们尊重市场化下的“滤镜自由”,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过度滤镜”问题都可以被熟视无睹。
多国立法推动“社交媒体去滤镜化”
为了遏制过度美图和滤镜下的畸形美,多个国家已经开始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整治。
据美联社7月2日报道,德国16个州的多数官员希望联邦政府推动立法,要求网红或商业广告发布的图片或视频注明是否使用了美颜滤镜,以免误导消费者。
这一限制主要针对于广告商与网红,他们认为女性使用美颜滤镜功能,让人物的皮肤、头发和面容过度美化,是在推广一种“不切实际的”美貌标准。
德国汉堡州教育部部长Katharina Fegebank更是直言“数字工具不应该决定什么被认为是美丽的”。
事实上,关于“社交媒体去滤镜化”这一话题在去年就曾因挪威出台相关法律而引发热议。
为了减少广告商、网红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使用滤镜的图片而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以及过度美化对青少年产生“形象压力”,挪威在2021年7月份出台了一项新法案,法案中规定“因修饰或者其他操作而改变身材、大小尺寸或者皮肤”的广告图片和营销帖子,必须标注图片是经过编辑的。
除了广告商外,这项法案也适用于名人明星和社交媒体网红,他们在脸书、推特、抖音(Tik Tok)等社交媒体宣传产品和服务时,如果图片被修改过,必须做出明确标注。这项法案于今年的7月份生效。
而挪威也并不是第一个出台打击“照骗”相关法律的国家。
据新闻报道,法国在2017年曾出台过一项类似的法案,成为首个实施“对修改过图片进行标注”的国家,只不过当时出台的法案主要是针对模特行业。法案规定杂志必须在进行美化过的模特照片上标注“图片经修改”,否则将会面临巨额罚款。
新西兰、英国等地也都举行过“减少滤镜照片”的相关活动,鼓励人们在社交媒体上以更自然、真实的状态呈现。
在国内,2022年7月4日,广电总局召开电视剧创作座谈会,会上表示:要坚持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健康审美情趣,坚决抵制病态整容、“娘炮”审美、过度化妆、过度使用滤镜 。
艺术是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微妙平衡,追求美也是人类自跨入文明门槛以来延续至今的问题。如何对待真实,是数字时代不得不慎重思考的问题。
但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数字修改都不等同于随意、任性,审美也有健康与畸形之分。
我们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抵制“唯颜值”的畸形文化。新时代需要健康的审美观,网络影视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导审美的职责,不可偏离了真实性和人民性。
责编:岳青植
监制:李红梅
参考来源:
1.《数字滤镜:莫让修饰变修改》光明日报
2.《只见“滤镜”不见人是伪艺术》光明网
3.《坑人的“网红景点”越来越多?网络“滤镜产业”该整顿了》半月谈
4.《深网观察 | 面对“滤镜景点”,谁借我一双慧眼?》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