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就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弥合数字鸿沟,加强数字时代弱势群体的数字权利,才能真正保障人民在互联网发展成果中的获得感。
✦ ✦ ✦ ✦ ✦ ✦ ✦ ✦
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数字生活正成为一种常态。点外卖、叫网约车、缴纳各种费用……打开手机、动动指头就可以搞定,“一机行天下”一点也不夸张。然而,我们在畅享数字科技带来的便利之时,也不能忽视这样的现实:截至2022年6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3.62亿,60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比例为41.6%。非网民群体因无法接入网络,与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社会存在较大的割裂感。在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当下,我们从数字鸿沟角度切入,看中国为弥合数字鸿沟作出的努力,及如何进一步弥合数字鸿沟,共享数字发展红利。
数字鸿沟一词是在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的《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报告中提出的概念。数字鸿沟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即ABCD。
Access指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的差异;
Basic skills指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Content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收益;
Desire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周裕琼教授借鉴传播学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提出数字鸿沟的三个维度——接入沟、使用沟、素养沟。即:Access可以理解为接入沟;Basic skills可以理解为使用沟;Content和Desire可以理解为素养沟。
近十年来,通过“数字乡村”“普遍服务”“宽带中国”“网络扶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形成了一整套推动实现城乡数字包容性增长的“中国方案”,我国的数字鸿沟正在加速弥合。《互联网基础建设状况》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9192万个,IPv6地址数量为63079块/32,IPv6活跃用户数达6.83亿;域名总数为3380万个,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035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0.35亿个。”2021年11月与2022年6月的互联网基础资源建设对比在互联网接入环境上,一是互联网络接入设备使用情况较为多元,为用户上网提供设备便利。截至2022年6月,互联网络接入设备中普及率和使用率最高的设备为手机(高达99.6%),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68亿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已达4.55亿户,呈现稳中有增态势,取得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的显著工作成效。二是固定宽带接入覆盖面更广、质量更高,光纤及蜂窝物联网终端发展出色。截至2022年6月,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63亿户,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111万户,光纤接入(FTTH/O)用户规模达5.34亿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6.39亿户,5G和千兆光网深度融合应用,5G+工业、5G+医疗、5G+教育等多领域融合拓展,互联网接入质量程度不断优化。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47亿,占全体网民比例的99.6%。在应用互联网状况上,一是不断加强乡镇农村互联网建设,应用互联网助力农村数字化。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从2020年6月的76.4%攀升至2022年6月的82.9%,提升了6.5个百分点,农村互联网规模不断壮大,网民城乡结构不断优化。互联网助力“智慧农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林牧渔等产业交织融合,“全国累计创建9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省份、建设100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征集发布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成果和模式”;农村电商零售盘活农村经济活力、刺激消费循环,互联网技术广泛使用于农村产业,助力农村数字化、智能化。
二是完善数字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服务,不断满足特殊群体互联网使用需求。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组织完成对452家网站和APP的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和评测,不断贴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应用需求”,我国信息化建设全面考虑社会弱势群体的互联网使用需求,让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成员共享数字化、信息化福祉,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加温暖贴心的互联网使用体验。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安排部署,提出2035年基本建成数字人才强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等能力达到更高水平,高端数字人才引领作用凸显,数字创新创业繁荣活跃,为建成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全民数字素质与技能各项行动正在有序推进,成果不断显现。比如,在各类互联网应用不断喷涌的信息化社会,用户在弥合了接入端、使用端两个前置条件下的鸿沟后,在素养端得到了数字化社会的哺育,满足了个性化、多元化的上网需求。数字反哺指的是年轻世代在数字接入、使用和素养上对年长世代的教辅行为。以老年群体为例,《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我国3.62亿非网民规模(数据统计至2022年6月)中的主要群体,占比为41.6%;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占我国网民群体仅11.3%。
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深入建设,智能移动终端使用愈发频繁,“银发一族”既无法在智能移动终端上匹及年轻群体,亦无法理解相对复杂的智能数字化服务。如何推动老年群体更好融入数字化社会、共享信息化福祉?数字反哺这一兼具传播学和社会学意义的行为则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反哺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要方式之一。习惯数字化生存的年轻一代,在网络信息化社会中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家庭是最小单元的支持系统,年轻人通过家庭代际互动弥补数字代际鸿沟,努力实现数字反哺,有效带动老年人数字融入,是现代数字化社会的应有之义。
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弥合数字鸿沟需要泛在、坚韧、高效、普惠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易用好用、包容多样、绿色低碳、物美价廉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这对数字化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重视数字包容问题,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为弥合数字鸿沟共同发力。文章参考:
1.《弥合弱势群体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红利》光明网
2.《以数字反哺破解代际鸿沟新课题》南方网评
3.《共享数字发展红利 携手应对数字鸿沟》中国经济时报
4.《为弥合数字鸿沟共同发力 ——来自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弥合数字鸿沟论坛的声音》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