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向“新”而行、提“质”奋进

努力交出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南京答卷

5月16日上午,江苏省政府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发布会上,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以及南京市和有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强富美高”成绩单

☟☟☟


01

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介绍: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一是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推动紫金山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加快原子极限微制造、基因及细胞仿生等大科学装置预研培育,服务保障在宁基础科学中心和研究中心建设,构建30家左右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加快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二是厚植产业强市“新动能”
实施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等一批总投资超千亿的增量项目,引领石化、钢铁、汽车、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焕新升级。打造万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拓展智能电网产业全国首位的领先优势,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型材料、集成电路、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壮大,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重要金融中心,提升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是争当绿色转型“引领者”
加快新时代美丽南京建设,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协同推进污染治理与降碳减排。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培育一批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发布一批绿色低碳应用场景,推动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打造省级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着力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传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动绿色能源和新型储能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友好城市,不断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四是激活改革开放“源动力”
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科技人才评价、科技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放大“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叠加优势,发挥好国家级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载体作用,深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加快汇聚先进优质的资源要素。


02

有问必答,件件事关南京发展

发布会上,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以及南京市和有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区域协同会放大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优势,在新形势下,南京应该如何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更好地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
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2023年南京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常住人口超3500万,在产业、创新、人才和公共服务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我想引用三张“缩影”。
第一张“缩影”:一个跨区域创业的故事。
有一个甘肃小伙子,毕业于南京的高校,创立了“苏青合伙人”青创服务生态链品牌,
他把南京的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源,与长三角、都市圈城市深度对接合作。
目前,“苏青合伙人”发展得不错,它的总部基地就在南京,同时在上海、淮安、滁州等地都搭建了平台,累计服务培育各类企业1500余家,同时联动长三角50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推动形成“研发在南京,制造在周边”的模式。
第二张“缩影”:一幅创新生态的图谱。
我们将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资源,集成到一张可视化的生态图谱上,目的就是促进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精准对接。
我们组织推动长三角(都市圈)科技合作,目前已累计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近3500项服务企业超过4000家,促成技术合作成果近400项
第三张“缩影”:一处产业集聚的载体。
在南京和滁州交界处,有一个顶山-汊河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集聚区,以江北新区的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为中心,已经形成了包含138家企业的配套完整、高效稳定的轨道交通产业供应链,已经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家
这三张“小缩影”也是我们正在奋力谱写的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的一个写照。下一步,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立足南京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具体有三个方面的思考,即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实施区域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建设高效联动的要素市场。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也必将迎来更多的合作机遇。我们将张开怀抱、热忱欢迎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到南京来创业创新、实现梦想。



问: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开放型经济大市,请问将如何发挥特色优势,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智毅:我们将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来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争当全省“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排头兵。
全力打造制度型开放的新高地。继续用好“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金字招牌,创造更多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发挥好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作用,努力做到“试在南京、服务全省、贡献全国”。
全力塑造内外联通的新优势。继续挖掘潜力,以禄口机场三期建设为重点,扩大和引进更多基地航空公司;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开行质效,加快打造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充分发挥深水航道的潜能;进一步释放长江航运黄金水道的优势,通过“水铁联运”“水水联运”等新的内外联通“立交桥”来提高效率,为“水运江苏”建设贡献南京力量。
全力培育开放型经济的新动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来南京投资;进一步吸引外资,把更多先进项目落户南京,不断优化外经、外贸结构,在稳住一般贸易、货物贸易等传统贸易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开拓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这些新的风口


问:南京科教资源丰富,这些年在放大科教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引领发展方面有哪些做法?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



问:去年南京印发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请问下一步南京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南京市副市长吴炜:去年以来,南京坚持把产业强市作为“头号工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巩固提升支柱产业。抢抓机遇,开展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让支柱产业能够更快地实现焕新升级。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继续巩固放大软件、智能电网等南京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同时,积极瞄准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力争再争创一批国家级产业集群。
加速布局未来产业。瞄准人工智能、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等领域,着力培育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丰富的产业链条,积极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努力在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上跑出加速度。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构建高质量的服务业新体系。





问:江北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在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什么着力点?


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勇强:江北新区重点将紧扣“创新”和“产业”两个关键词,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的首要特质。进一步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战略引领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科技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探索数据跨境安全管理等试点,力争在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领域形成更多引领性、集成化制度创新成果,让市场主体获得更大政策红利。
“产业”,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继续推动更多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着力培育更多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智能工厂,持续增强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重点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脑机领域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力争形成先发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


问:南京具有创新动能强、人才富集、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等优势,请问南京将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等深度融合,助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钱维:近年来,南京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23年,入选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前十,在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三。“一件事一次办”“质量小站”等惠及中小微企业的做法,被国务院作为典型经验表扬并推广。
服务科创企业,着力做好三件事情。第一,为科创企业搭建产业链对接平台。搭建更加多元、更加契合产业科技创新特质的企业对接平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推动更多项目合作落地。第二,为科创企业打通融资堵点。持续梳理各类企业,特别是科创型、初成长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第三,为科创企业拓宽引才渠道。持续为企业和高校院所搭建桥梁,驱动创新要素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问:南京是全国现有七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请问试验区建设一年多来,给科创企业融资带来哪些变化,南京重点从哪些方面开展试验区建设的?


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操文荣:南京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综合竞争力全国第7,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63位。南京通过一年多的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有效彰显。
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过程中,突出政策供给和要素保障,出台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12条,构建了“宁科投”“宁创融”“宁科贷”“宁科债”“宁创担”以及“企业上市宁航行动计划”的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突出流程再造和服务创新,制定科创金融专营组织标准,推动科创金融服务“团队专业、政策专有、产品专属、流程专设”,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突出痛点疏解和靶向改革,实施企业信用报告替代上市合规证明改革,有效降低企业上市成本等。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协同,面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实施金融服务“一行业一方案”,与深交所共建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南京专区。



来源 :南京发布、北极阁瞭望、紫金山新闻‍‍‍‍‍

编辑 :薛丹‍‍‍‍

审核:徐笑‍‍‍‍‍‍‍‍

‍‍‍


往期回顾

500+企业,10000+就业岗位!“魅力南京”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来啦!

宁马城际最新进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都市圈建设办公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