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2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个案推动法治——评徐教授《无罪辩护:为自由和正义呐喊》

真辩君 真辩网 2020-02-08

▲讲述那些敢辩、能辩的律师故事,请关注真辩网!

撰文|彭晔  陕西臻理律师事务所

徐老师在潮州为何钿案去潮州中院

《无罪辩护:为自由和正义呐喊》由知名律师、教授徐昕所著。

此书精选了近几年内作者无罪辩护的12起经典案例。无论是著作风格、内容,亦或是著书目的,都向读者展示了一名学者是如何走出书斋,向着法庭进击的。彼时,作者正值学术的黄金时期,却毅然决然踏入刑事辩护的洪流,自此,常玉贤得以重新创业、陶红勇案得以实报实销,朱庆林不必再流亡,刘大蔚网购仿真枪终判无期,天津赵春华气枪案更直接催生了两高出台的《批复意见》,深圳鹦鹉案二审改判…上述案例大多被评为年度十大经典刑事案例。

深圳鹦鹉案开庭

如果你是象牙塔中的花蕊,初出茅庐,不知刑事辩护之深浅,读此书。它告诉你未来的路必不是坦途。

且看谢永平之女谢婷从事律师行业的初心,正是因其家人在所谓的涉黑大案中失去自由三年半,促使其下定决心投身刑辩事业。作为家属时,她四处求助,作为律师时,转换角色,她定比常人更能体味蒙冤被告人家属的焦急与无助。无论是何角色,这条路都要比当年她赶赴贵阳寻求正在当地开会的作者更要坎坷。

如果你是办案多年的律师,深谙世事,对司法不公丧失信心,读此书。它告诉你在绝境中奋起,才能绝处逢生。

四川泸州李梅案,在当时当地,舆论哗然。公然抓捕出庭证人,这不单是违背了刑诉法中对证人的保护机制,更是对证人人权的极大践踏,如此作法,势必令本就不高的证人出庭率再入寒冬。李梅被指居了,会见又受阻了,管辖也违法了,是不是就无可奈何了?多数律师在此情形下,多会是一声叹息,再无他法。反观作者:被指居了?那就就地租房,力求每周见到当事人,保证双向沟通。会见受阻了?那就频繁沟通,不断控告,逐层上报,直到见到李梅为止。管辖违法了?那就从法律和事实进行论证,是非黑白必须清清楚楚!作者的雷厉风行,飓风营救行动使得案件止步于批捕前。

如果你是腹有诗书的学者,精通理论,对司法乱象无可奈何,读此书。它告诉你唯有事必躬亲,个案才能推动法治。

作者已然在其学术领域成绩卓然,理论功底自是不言而喻。但性格使然,大体是刚硬果敢却又内心柔软,见不得司法权力被滥用,正义被歪曲。暂时收起锋利的笔尖,踏上南来北往的列车,不单是为李梅案冲锋去泸州,还为陈良英案从钟祥的法院冲到钟祥的检察院,从钟祥又冲到荆门看守所,为在维稳大局下开辟一线生机,又写公开信函,写了信还不算,又要冲去跟钟祥市司法局局长沟通。沟通一次还不算,又反复沟通了若干次。没错,就是“冲”。读书的时候感受更加强烈,颇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架势。刑事辩护不仅限于法庭之上的唇枪舌战,更体现在庭外的奔走呼号,每走一步都反复思量,每走一步都运筹帷幄,唯有此,每一个案件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如果你是行使公权力的一员,未曾深思,一贯认为案结事了,读此书。它告诉你你办的不是案子,是当事人的人生。

朱庆林绑架案,法官竟认为被告人本人不能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检察官更是罔顾事实和法律,简单的堆砌漏洞百出的证据,不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庭审流于形式,不正面回答辩护人精心抛出的问题。似乎朱庆林的自由真的只是朱庆林自己的事情,作为执掌国家司法权的检察机关,作为真正履行如此重要权利的国家工作人员,如此敷衍了事,态度轻慢,难道真的要等错案出现时才夜不能寐吗?多看一看刑辩律师的办案心得,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体会,才能使司法真的与正义划等号。此书,便有这样的督促功效。

为何钿案去潮州湘桥区法院

如果你是蒙冤当事人或其家属,走投无路,不知路在何方,读此书。它告诉你,一位真正的刑辩律师会为你呐喊,会替你伸张。

书中的12起案件,成功的背后总是离不开一个慧眼识英的家属。且看谢永平的一双女儿是如何千里“追踪”,再看杜文之妻是如何为夫伸冤的。五年的时间,这位背后的女人上访,控告,发微博,找记者,凭弱女子之力为案件的推进助攻,何来这么大的勇气?何来这么充足的信心?何来这么持久的战斗力?我想,是源自于案子真的冤。除此之外,作者的团队非常重视对当事人家属的心理疏导。在刑事案件中,当事人人身自由被限制,能为他摆脱桎梏枷锁的人,除了律师,亲属才是源头。书中也不乏作者是如何与家属进行沟通,合作的描述。

书如其人,不虚妄,不空洞。全书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只有简洁明了的叙事,但字里行间倾泻出的情感没有一处是平乏的。不要口号,只要呐喊;不要允诺,只要结果;不要中庸,只要真实!正如作者所言:书写真正有价值的文字,多余的字,一个不要。当代著作,泛泛而论之辈不在少数,但此书,绝非如此。我大胆猜测,凡是追求真理,力求务实的读者,皆会不谋而合,获以下感受:作者将办案的心血皆溶于此书,不掩饰,不矫饰,不夸言,不吝啬。

读罢此书,收获的太多太多。书中既有刑法理论的根基,更有理论见之于实践碰撞出的火树银花。这也正是本书真谛所在。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笔触去往唇枪舌剑的庭审现场,也可以旁观当事人哭诉于作者桌前的动容场景,更可以感受出面对司法不公时作者的义愤填膺,留心的话,也能读出其中的丝丝无奈与苦涩,大多案例,可以与作者一同分享带领一众有识之士为争取当事人自由、为终极正义不断奔走呼号取得胜利后的喜悦与坦然。

何钿案跟何钿父亲在潮州韩江合影

作者接案的要旨在于:个案推动法治。说出来,也确实做到了。此乃本书的法律价值。此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作者将办理的12起大案、要案的心路历程,案件推进情况以及面对纷繁复杂的司法乱象时的应对策略都悉数写明,倾囊相授,诚意十足。作者将办理每一起案件时的辩护思路清晰的呈现给读者,不仅有庭前的准备工作,还有庭审时交叉询问的策略也处处提及,更有案外多番努力的真实写照。遇到类似案件时,作者提供的思路往往独辟蹊径,令人茅塞顿开,并且行之有效。

在我看来,这完全可以作为刑事律师在办理案件时的实践指南,也可作为法科生实践课的必修书目,亦可当作公检法工作人员与刑辩律师进行沟通的实用手册,当然,被告人及其家属也应将其视为自己寻求帮助的索引。

对于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含冤当事人及家属而言,此书可以点燃他们即将泯灭的希望,可以引导他们寻求切实的帮助,可以向他们传递: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作者心里,司法的要求除了公正,公正还是公正。即便是在夹缝中的腾挪,即便是前途坎坷,甚至遥遥无期,作者也一直在路上,并且始终坚持、践行着: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绝地反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