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变的规律和变化的人性

小声比比的饭爷 饭爷的江湖 2019-07-25

 点击上方蓝字“饭爷的江湖”关注我们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7篇文章。


上篇写了《又到大水漫灌时》,好几个人留言说没感觉有啥宽松,顶多也就是比去年宽松。

不过你的感觉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实。

看看最近的消息吧,上半年地方债发行逼近3万亿,6月也是发行节奏最快,规模最大的一个月,超过了2017、2018年的月度峰值水平,创下2016年7月以来新高。

有人问地方债和宽松又有啥关系?

还记得2018年银保监会出过一个《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嘛。

里面提到过这么一条:“商业银行持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发行的债券不受本办法规定的大额风险暴露监管要求约束。”

这一条从去年底开始就打开了宽松的潘多拉魔盒。

以前商业银行最喜欢买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不太愿意买地方债。

那我就把地方债的风险降到0,和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一样,利息更高,看你们商业银行还愿意不愿意买。

你以为商业银行买了地方债就完了么?

当然是买完就转手抵押给央妈,换成基础货币了嘛。

也就是说,如果上半年这3万亿地方债被商业银行买了,抵押给央妈,就能换成3万亿基础货币,钱不就印出来了嘛。

再加上我们4-5的货币乘数,3万亿的基础货币最终会转换成12-15万亿的宽松货币。

这就是我们上篇文章讲的宽货币,算是多种宽货币的手段之一吧。

后面自然就是宽信用,大河现在逐渐满了,小河未来也会逐步变得丰盈。

而且到了今年还有更有意思的玩法。

很多人都知道,地方债一般分一般政府债和专项政府债。

一般政府债是为了地方公共财政支出项目,偿债来源是地方公共财政收入。

专项债是为了某个专项具体工程发行的债券,偿债来源是政府基金收入中的单独或若干项目。

6月初,我们印发了《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其中一个细节耐人寻味。

通知首次允许专项债可以做符合条件重大项目资本金,并鼓励金融支持专项债项目。

以前的规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必须以法定资本金比例作为审批立项前提,比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为20%,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机场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为25%,铁路、公路项目的资本金比例为20%

地方上筹集不到资本金,项目就不能审批,自然也不能筹集什么专项债,现在专项债可以直接做资本金,加上信贷配套,基本就是4-5倍的杠杆放大作用。

你说对基建的推进作用有多大?

有一个常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基建和地产是国家投资的两驾马车。

地产踩油门的时候,基建就会踩刹车。

基建踩油门的时候,地产就会踩刹车。

现在房住不炒等于地产踩刹车。

我们也说了很多次,上涨预期打下去之前,根本不可能放松刹车。

这有点类似所谓的逆周期调控。

什么叫逆周期调控?

上升周期要控制节奏,通过货币财政政策让上升曲线走的平缓一点,不要过度暴涨透支购买力,因为过度暴涨以后要面临暴跌。

那个经典的泡沫曲线就是讲这个。

下行区间,要有货币财政政策托底,放松货币,加大基建和财政支持。尽可能让下行曲线走的平缓一点。

如果这个时候资产价格跌到谷底,放松货币,后面怎么样历史上早告诉你了。

上篇文章开头讲了个债券交易员的段子,说隔夜利率历史上只有过三次触及了1.1%的位置,分别在2005,2008和2015年的时候。

有个加我微信的小伙伴很认真,看完扒了手头的数据做了对比,后面发生了什么也非常直观,有兴趣可以认真看看。

特别欢迎有思考能力的小伙伴拿出东西来讨论,会认真对待每一条有价值的探讨。

单纯抬杠的就算了,前一段朋友圈就有个杠精,讲啥都来杠,也从来说不出啥道理,搞烦了就把他删了。

规律一直都在这里,变化的只是人性。

循环往复,日月交替。

你只需要看明白走到了哪一段罢了。

全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