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熵效应实现V4+/V5+在NASICON型钠离子正极材料中的可逆反应

【研究背景】
钠离子电池(SIBs)具有高安全性和丰富钠储备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钠超离子导体(NASICON)型正极材料具有开放稳定的3D框架、丰富的组分可调节性和大量的Na空位,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Na3V2(PO4)3是典型的NASICON结构正极材料,能够在3.4 V vs Na+/Na转移两个Na+发生电化学反应。迄今为止,材料研究者已经做了许多的研究工作来激发、改善Na3V2(PO4)3正极材料中 V4+/V5+(4.0 V vs. Na+/Na)的可逆性以此来进一步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例如利用 Mn2+、Ti4+、Cr3+、Al3+、Ni2+、Fe3+、Mg2+ 等杂原子替代Na3V2(PO4)3中的V3+,以达到调节正极材料工作电压、改善电化学活性,降低高成本V元素含量的目的。在之前Na3VCr(PO4)3、Na3VAl(PO4)3和Na4VMn(PO4)3钠离子正极材料的研究中,V4+/V5+虽然可以被激发,但稳定性并不如意,材料中金属活性基元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近来,高熵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功能/结构材料体系中,构型熵的提高有利于晶体结构稳定性的提升,多样化的基元设计往往会带来意外惊喜。基于以上,我们提出了基于Na3V2(PO4)3的高熵钠离子正极材料Na3VAl0.2Cr0.2Fe0.2In0.2Ga0.2(PO4)3 (NVMP),如图1所示。
图1.(a) 高熵效应NASICON型钠离子正极材料大规模储能应用示意图;(b)NVMP 晶体结构示意图;(c)构型熵与阳离子元素个数关系示意图。 
【工作简介】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赵永杰副教授课题组设计并制得高熵NASICON正极材料Na3VAl0.2Cr0.2Fe0.2In0.2Ga0.2(PO4)3 (NVMP)。采用Na3VAl(PO4)3 (NVAP)和Na3VCr(PO4)3 (NVCP)作为对照电极。结果表明NVMP正极首次实现了V4+/V5+ 的高效可逆反应,并且有效地抑制了4.0 V 以上电化学循环对正极材料的结构破坏。通过系列分析表征和电化学测试,明确了高熵效应对NASICON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材料的充放电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该文章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硕士研究生李萌和博士研究生孙晨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内容详情】
1. 材料合成与表征
首先,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Na3VAl0.2Cr0.2Fe0.2In0.2Ga0.2(PO4)3正极材料。如图2,对得到的正极材料进行XRD测试,可以发现所有的衍射峰都可以很好的索引到具有R-3c空间群的NASICON结构。意味着不管组成如何复杂,得到的NASICON结构完整性很高。接着对材料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图2.(a)精修得到的NVMP的XRD图谱;(b) SEM图像和粒径分布图;(c)和(d)高分辨率TEM和SAED图像;(e) 高熵正极材料中的原子比;(f) HAADF STEM图像和相应的EDS结果。
2. 电化学性能的测试
以金属钠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组装扣式电池对高熵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图3a循环伏安曲线表明,与NVAP和NVCP相比,NVMP电极的氧化峰与还原峰的间隙更小,说明NVMP的极化率更低,电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更高。从图3b和3c发现,NVMP电极在低压区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在高压区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证明高熵效应可以很好的抑制不可逆相变。通过对倍率和循环性能的测试,NVMP正极材料在倍率性能、循环性能、放电容量上相比于NVAP和NVCP均有较好的竞争优势。NVMP正极材料在0.1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02 mAh g-1,在20C 50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71 mAh g-1的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86.8%。这些优异的性能归因于NVMP正极材料中的高熵效应对Na1 位的稳定,抑制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不可逆相变,稳定了基体结构。
图3. NVMP、NVAP、NVCP 正极的电化学性能。(a) 在0.2 mV s-1的扫速下得到的CV曲线;(b) 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c)第一圈循环中的容量贡献和库伦效率;(d)倍率性能;(e)10C倍率下的长循环性能;(f-h)不同倍率下三种正极的充放电曲线。(i)20C倍率下NVMP的长循环性能。
3. 充放电机制讨论
图4a采用非原位XRD测试对NVMP中Na+的储存行为进行研究。总体而言,NVMP的Na+储存过程涉及固溶反应和双相反应两种机制。为其探索电荷补偿机制,通过采用非原位XPS(图4d) 分析该正极材料中V的价态变化,可以发现NVMP正极的容量贡献归因于V3+/V4+/V5+的连续氧化还原反应。图4e 中DSC曲线显示,高熵NVMP正极材料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有效预防电池的热失控乃与爆炸。如图4f所示,NVMP正极的体积变化为1.1%,远低于其他报道的NASICON型正极材料。电极材料小的体积应变率对于循环稳定性至关重要。
图4. (a) 非原位XRD图谱的2D等高图;(b)特定充放电电压的非原位XRD图谱;(c) 精修得到的不同充放电电压状态下的晶格参数;(d)非原位XPS图谱;(e) 空气中NVMP、NVAP和NVCP的DSC曲线;(f) NVMP和其他典型钠/锂离子正极材料的体积变化率对比。
4. 低温性能与全电池应用
为了满足钠离子电池全温域使用要求,我们在-20 ℃下对NVMP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图5)。结果显示,NVMP正极的扩散激活能较低,表现出温度不敏感的扩散动力学特征。此外,NVMP正极在-20 ℃下的长期循环稳定性能较好,在5C下1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2%。这些结果表明NVMP正极材料完全可以应用于全气候钠离子电池。我们用硬碳(HC)作为负极,NVMP作为正极组装了全电池(图6),发现在0.2C倍率下,循环50次后,全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93%,这进一步证明了NVMP正极的实用性。
图5. NVMP正极在-20℃下的电化学性能。(a)NVMP在不同温度下的EIS光谱;(b) 在0.1C倍率下的初始三圈充放电曲线;(c) 倍率性能;(d) 不同倍率下相应的充放电曲线;(e) 在1C下的循环性能;(f)在1C倍率时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充放电曲线;(g) 在5C下的长时间循环性能。        
图6. NVMP//HC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a)NVMP//HC工作机制示意图;(b) NVMP正极和HC负极的充放电曲线;(c) 在0.2C倍率下,全电池的充放电曲线;(d) 在0.2C倍率下全电池循环性能。
Meng Li#, Chen Sun#, Qing Ni, Zheng Sun, Yang Liu, Yang Li, Lei Li, Haibo Jin,* and Yongjie Zhao*.High Entropy Enabling the Reversible Redox Reaction of V4+/V5+ Couple in NASICON-Type Sodium Ion Cathode.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203971
通讯作者简介
赵永杰副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主要从事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的设计和性能关联研究。截止目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ACS Catalysis、Nano Letters、Nano Energy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申请获批中国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委托技术开发等项目。担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先进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产期刊Rare Metals青年编委,期刊Batteries、Materials客座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