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哈洛君:前不久,第四例艾滋病患者被“治愈”的新闻刷屏,再次引发人们对基因治疗的热情与信心。基于每个人基因测序的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治疗,甚至提前预防疾病,被认为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个性化医疗时代就要来了?看看还有哪些挑战。


01

艾滋病有救了?

前不久,媒体纷纷报道了世界第四例艾滋病患者“治愈”的新闻,再次引发了大家对基因治疗的热情与信心。


倒推来看,仅仅5个月之前,美国的研究人员报告了第三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2年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研究,“治愈”了第二例艾滋病患者。


而第一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则要追溯到2008年,当年文章一出,就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因为这打破了人们“艾滋病是绝症,无法被治愈”的观念。


 

从2008年到2020年再到2022年,艾滋病患者被治愈的频率越来越高,这背后是否暗藏着什么秘诀?


梳理这四例病例,人们会发现了一些共同点:这四例患者都是艾滋病+白血病的双重患者,都接受了干细胞移植,且他们接受的干细胞供体无一例外都含有一种独特的基因变异CCR5Δ32。


人们进一步对“治愈”机制做出了猜想,即为了治愈患者的白血病,通过干细胞移植更换了患者的造血系统,相当于免疫细胞也被更新,而新的免疫细胞由于含有CCR5Δ32,可以免于HIV的攻击感染,从而也治愈了艾滋病。


那么,艾滋病有救了吗?



你可能注意到了,上述“治愈”都打上了引号,因为这些病例治愈时间太短,且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检出HIV,但是否长期保持这个状态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即便上述的猜想机制正确,还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比如HIV彻底清除难度很大,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较高,特殊的CCR5Δ32变异造血干细胞很稀有,以及CCR5Δ32是否彻底有效也是问题。


尽管有这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一消息仍然激起了人们对基因疗法的期待。


02

基因检测如何进行预防性治疗?

除了艾滋病,乳腺癌是另一种人们认为基因疗法会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疾病。


2013年,全球知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切除了双侧乳腺



在这之前,她做了基因检测,医生告知朱莉,她患上乳腺癌的概率大于是87%,而患伤卵巢癌的概率是50%。


在见证了母亲10年抗癌史所遭遇的痛苦后,她决定先发制敌,切除乳腺从而将发病可能性减到最小。


在牛津科普系列《基因组学与个性化医疗》一书中,作者迈克尔·斯奈德也主动亲身经历了类似的事情。



他曾经领导完成了一项历时两年半的跟踪实验。在这期间,他定期做抽血检查,跟踪监测细胞内的4万余种不同的分子的起伏变化情况:从激素到血糖,再到免疫系统蛋白和突变的基因,无所不包。


在这项研究中,他对自己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基因检测表明,他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很高。虽然他的医生没有发现他正处于病情发展期的任何表征,他的自检还是查出了早期迹象。不久,他就患上了糖尿病。


确诊后,他调整了饮食,加大了运动量进行减肥,控制住了病情。


众多案例表明,有了遗传密码这些基因组学大数据后,我们在应对某些严重疾病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信心。


最近,也有针对乳腺癌的CAR-T治疗的研究进展,研究人员利用基因魔剪对CAR-T细胞进行改造,从而让CAR-T可以发挥更高的治疗效果,并保持长期的治疗效果。


希望在未来,即便人们未能采取预防性的医学干预措施,也能借助基因疗法治愈乳腺癌,让女性彻底远离乳腺癌的折磨


03

谁为基因测序买单?

在国内,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女明星因为乳腺癌而痛失生命的新闻,包括陈晓旭、姚贝娜、阿桑、叶凡等,这些耀眼的女明星在人生最辉煌的阶段香消玉损,让很多人扼腕叹息。


如果她们能在早期通过基因检测进行筛查,会不会也像朱莉一样,勇敢地选择切除双侧乳腺呢?身为普通人,除了心理上的障碍,还有钱包上的障碍。



如今在国内,基因检测仍为自费项目,单项BRCA基因检测平均一千元左右,多项基因系列检测的价格会翻倍。有些人在了解到自己有乳腺癌的家族史后,意识到自己罹患乳腺癌的概率会很高,会主动选择做基因检测。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结合病人的家族史和基因检测结构,对于是否需要先发制敌给出建议。除了基因检测费用外,还包括乳房切除手术、乳房重建等费用。


2019年有数据统计,在美国,携带 BRCA1/2 突变的健康女性中约有49.9%的女性会选择接受预防性切除手术。在中国,高危健康状态下主动选择切除乳腺的女性每年不超过十例。


既与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同有关,也与不同社会的文化传统有关,在疾病未来之前提前做出伤害身体的事情,很多人对此的接纳度并不高。


显然,基因组测序是有益的,但实施基因组测序的最大障碍可能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谁来买单


除了预防医学中的基因组测序,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基因测序的需求。


癌症基因组或者靶向基因测序可以识别癌症基因突变,并准确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的反应,且精确程度极高,进行基因组测序是很有必要的


一些儿童患有原因不明的疾病时,为了解其原因,也需要对儿童及其家人测序,以及研发相应药物等,都会产生巨额的诊断和治疗费用,这是实施基因测序的重大阻碍。


04

基因疗法治愈肿瘤,研究人员知多少?

有些人会拒绝做预防性的治疗,有些人则是在病发后因缺乏其他有效疗法转而寻求基因治疗。


目前,已有数以万计的癌症基因组或外显子组被测序,研究人员试图理解癌症背后的所有基因突变的图谱上,以寻求如何进行有效的癌症治疗。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每种肿瘤都是不同的,有不同的基因组图谱。



某些基因突变在特定癌症中很常见,如许多癌症中都存在抑癌基因TP53的突变


同一原癌基因可能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发生突变,如BRAF基因的突变通常发生在黑色素瘤中,但也会出现在结肠癌和甲状腺癌中。


尽管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癌症,但这些癌症背后的分子缺陷通常只涉及十几个生物过程或通路,这些通路通常与细胞生长、增殖或DNA损伤修复有关。



因此,在基因治疗的层面上,癌症分类除了传统根据组织的起源分类外,还应根据癌症背后的分子缺陷来分类。


通过基因组测序,医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支持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或者成为医生提出新的治疗建议的基础,也可以让医生了解到患者的药物敏感性从而进行药物调整,同时,这些信息还可能被用于免疫治疗中。


大多数靶向治疗使用基因组信息来确定某一特定治疗方法对治疗哪些特定患者的癌症有效。然而,目前,科学家更感兴趣的个性化治疗法是增强针对特定肿瘤的免疫反应,即通过放大免疫效应促进免疫系统对癌症的更强攻击性,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癌症疗法。


05

个性化医疗时代就要来了?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都已显现出其重要性,医疗领域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


牛津科普系列《基因组学与个性化医疗》一书作者迈克尔·斯奈德被认为是将大数据带入医学领域的先驱,在他看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统医学模式将被颠覆,个性化医疗时代即将到来。


如今的医学模式,还是由医生主导,病人对疾病的了解以及治疗决策缺乏足够的信息。


未来,基因组学大数据的介入以及个性化医疗的发展,会让病人更了解自己的健康信息,在治疗方案上有更多的自主权。


每个人都可以像迈克尔·斯奈德一样,提前检测基因,做出评估,制定干预措施,如此一来,就从治疗转向了预防,整个医疗健康体系的关口也将前移。


这一关口的前移需要借助基因检测和大数据的助力。



在未来,医生可以收集大量数据,例如病人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微生物组,以及运动、生物分子、环境暴露信息,再加上PET扫描、磁共振成像、放射透视照片等成像数据,这些信息将是海量的。


而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还需要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数据采集,这样一来,数据量会变得更大。


大量数据的汇聚和共享优势催生了一种全新的医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健康信息可以实时访问,个人健康管理也远比过去精确。


如果某个人患上了某种疾病,例如,一种与特定的基因突变和分子特征相关的癌症,那么,在原则上,应该存在某种算法,这个算法可以搜索到所有其他相同突变基因且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并获知其治疗方式和治疗结果。

在这种方式下,治疗可以由数据驱动,而不是靠直觉,这将催生一个“数据驱动医疗”的新时代。


此外,每个接受治疗的人表现出来的特定反应还可以被添加到这个随时更新的“活的数据库”中,从而为未来的患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通过大数据提供的信息,人们还可以在疾病发生之前了解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这有可能将医学的重点从“针对具体症状和疾病的对应治疗”转变为“疾病的风险预测和管理或疾病的早期诊断”,从而将癌症扼杀在其萌芽之际。


个性化医疗的态势不可阻挡,但从设想到现实,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上述提及的治疗方面的难题外,费用、隐私、政策、法律等方面也需要相应的准备工作,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牛津科普系列《基因组学与个性化医疗》近期将上线各大平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购买哟。




哈洛新知

Hello Knowledge

知识就是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