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获取丨《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8期目录及全文
投稿请登入http://www.kjjb.org对策官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年第18期电子版
▽点击文题阅读全文
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双重影响下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研究
章熙春,朱绍棠,李胜会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不协调问题影响了高校创新绩效。基于2004—2019年中国内地27个省份高校面板数据,运用路径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政策与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结合科研产出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创新政策能够显著促进科研产出绩效提升,但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而科研产出绩效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科技成果隐性转化。科研结构对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存在分异,集中作用于科研产出阶段,说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一致性和竞争性依然存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发挥创新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的正向引导作用,在政策层面关注科技成果隐性转化,强化科研方向转移与创新要素配置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政策;科研结构;非线性关系;高校科技创新绩效
中美学科领域基金资助特征及其与科研产出互动效应研究
田文灿,王贤文,蔡若楠,胡志刚
大连理工大学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 WISE实验室
摘 要:全面比较中美两国重点学科领域基金资助差异及其与科研产出的动态交互效应,可为我国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启示。以中美两国2009—2018年在SCI发表的545万篇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178个SCI学科基金资助幅度及增幅表现,构建P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探究中美基金资助幅度与科研产出之间的互动效应,以及该效应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总体来看,中美两国在学科重点资助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更重视生命与地球科学,美国则更重视医药领域。在资助增幅排名上,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在中美两国均呈上升态势。从基金资助幅度与科研产出之间的互动效应看,两者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基金资助幅度是科研产出的格兰杰原因。中国工程领域基金资助幅度对科研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美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这一影响效应最为显著。
关键词:基金资助;SCI学科;基金资助特征;科研产出;互动效应
组织惯例更新触发因素与影响效应——基于先动型市场导向和可持续竞争优势视角
邓昕才,陈子楠,吕萍,吴亮
贵州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组织惯例更新是企业进行组织优化和迭代以适应外部动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先动型市场导向—组织学习—组织惯例更新—动态能力—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框架,探讨组织惯例更新触发因素与影响效应。通过对191家科技型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发现:①先动型市场导向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惯例更新,组织学习在先动型市场导向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②组织惯例更新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动态能力在组织惯例更新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组织惯例更新触发因素、丰富组织惯例更新结果研究,并对企业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组织学习;组织惯例更新;动态能力;先动型市场导向;可持续竞争优势
区域科学发展科技服务业何以激发区域创新“一池活水”——基于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的fsQCA分析
陈磊,杜宝贵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
摘 要:为了探究科技服务业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机制,以我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选取技术、人才、资金、市场、产业、基建、政策7个条件变量,从条件组态视角,探讨科技服务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组态构型和发展路径。结果显示,科技服务业并不能通过单个变量达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效果,而是通过条件组态形式发挥作用;技术、市场、产业是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条件,三者的变化组合分别在不同条件组态中发挥关键作用;科技服务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有5条,可以归纳为4种模式:技术+市场+产业驱动型、技术+产业驱动型、市场驱动型、技术+市场驱动型。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区域创新能力;fsQCA方法;条件组态
城市创新能否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碳强度的影响评估及机制分析
王雅莉,侯林岐,朱金鹤
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力量之源,低碳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创新型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18年全国275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评估创新型城市试点对降低碳强度的政策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在降低碳强度的基础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各类试点政策的推动效果依次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创新型城市政策>智慧城市政策>低碳城市政策>环境保护重点监控政策;第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与结构转型效应3条路径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第三,城市特质会影响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效应发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碳强度的抑制效果呈现由东到西递增的地理空间差序格局、由高到低递减的城市等级差序格局,在人口规模与抑制效果之间呈现倒U型作用,并且资源型城市的抑制效果显著大于非资源型城市。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试点;低碳经济发展;碳强度;双重差分模型
基于联盟的数字产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路径研究——以昕诺飞为例
谢芳,潘家栋,包海波
浙江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浙江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省重点智库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
摘 要:数字产业具有前沿性、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技术标准国际化是数字产业保持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法,以昕诺飞为研究对象,探索企业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路径及机制。结果表明,昕诺飞实现技术标准国际化的主要路径是基于自主研发或收购专利组建标准联盟或专利联盟并制定发布联盟标准,进而将其转化为国际标准、目标国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可基于标准开展相应认证检测,形成“联盟+标准+专利+认证检测”的闭环,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市场垄断化”的良性循环,以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关键在于组建联盟,我国数字产业可通过“标准联盟+专利联盟”的双联盟策略,形成核心层稳固的开放式战略联盟,通过构建共生演化生态系统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
关键词:数字产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路径;标准联盟;专利联盟;昕诺飞
基于客户价值分析的增材制造商业模式研究
孙昊昱,张霞,李巍
湖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南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 要:近年来,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因其定制化、低成本、快速成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预测,2018—2022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年增长率可达19.63%。基于增材制造的技术特性和商业模式构建原理,从客户价值角度深入分析个性化(交互程度)、价格、时间3个维度及7种商业模式,以此构建增材制造(3D打印)商业模式体系,并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现状选取3种商业模式体系分析其内在逻辑,以探求如何利用增材制造的商业特性实现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进而寻找客户价值提升路径。
关键词:增材制造;商业模式;技术特性
领军企业创新链的嵌套式结构与协同机制——基于华为的案例研究
邵记友,盛志云
南京大学 商学院
摘 要:领军企业创新链是组织演化出现的新形态,通过对华为创新链运作进行案例研究,发现华为创新链构建呈现出嵌套式结构,且由内部和外部两层系统构成,其中内部系统参与者为领军企业的组织单元,外部系统参与者为学术界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主体和产业界的客户、竞争者、供应商等商业主体。领军企业为实现创新链上不同类型参与者的高效协同,综合采用市场合同约束、社会资本分享、商业利益捆绑、内部市场设计和科层权威治理等多重协同机制。结论可深化并丰富领军企业创新链及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为领军企业协调创新链中成员间的协作关系提供启示。
关键词:领军企业创新链;嵌套式结构;协同机制;案例研究
宜控还是宜参?国有股权与民营企业双元创新:逆向混改视角
刘宁,张洪烈
云南财经大学 商学院
摘 要:国有资本逆向入股民营企业追求“国民”间长期合作而不是短期机会主义行为。基于引入国有股权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股性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而控股性国有股权则不利于民营企业双元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参股性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而控股性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越弱。市场化程度对国有股权的创新效应具有“扬长避短”之效。在采用替换核心变量和变量滞后取值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结论可为推进国有资本监管改革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关键词:逆向混改;国有股权;民营企业;颠覆式创新;渐进式创新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促进了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吗
张雨,吴先明,周伟
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基于2007—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数据,实证分析跨境并购与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关系,并整合制度观点,分析产权异质性和东道国(地区)异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跨境并购规模和跨境并购股权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跨境并购整合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不稳健;第二,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发现,跨境并购规模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正向影响仅在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第三,基于东道国(地区)异质性分组检验发现,当东道国(地区)为发达国家(地区)时,跨境并购规模和跨境并购股权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当东道国(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地区)时,跨境并购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丰富了现有理论成果,对中国工业企业跨境并购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跨境并购;并购规模;并购股权;并购整合;研发国际化
智能化转型、智能化能力与制造企业转型绩效——战略匹配的调节作用
郑勇华,孙延明,尹剑峰
贵州民族大学 传媒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州大学 管理学院;贵州民族大学 商学院
摘 要: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研究智能化转型对转型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并对234份智能化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正向影响转型绩效;装备智能化能力、管理智能化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但人员智能化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转型绩效的关系,同时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装备智能化能力的关系,以及智能化转型与管理智能化能力的关系,但在智能化转型与人员智能化能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通过装备智能化能力、管理智能化能力对转型绩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智能化转型;智能化能力;战略匹配;转型绩效
科技法制与政策国家治理视域下科技伦理审查的制度路径
陈书全,王开元
中国海洋大学 法学院
摘 要:为应对科学研究活动可能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我国建立起以伦理审查委员会为主体的伦理审查制度。由于制度安排及体制机制存在先天不足与运行梗阻,运行中针对审查权缺乏有效监管,伦理审查未能达到预期风险防范效果,反而屡屡曝出有违伦理道德的学术丑闻。分析科技伦理审查的价值以及伦理审查制度安排的不足,最后提出,基于伦理审查较强的公权属性与公益目标价值,应以确立“风险预防”为核心的更加审慎的审查原则,优化审查主体建制模式,强化对伦理审查的监督与制约,以及加快伦理审查统合性立法进程,作为伦理审查制度完善走向,为科技发展扎紧伦理“篱笆”,推动科学技术“向善”良性发展。
关键词:伦理审查;风险预防;区域伦理审查委员会;科技向善
人工智能生成发明专利保护的理论回归与制度探索——以DABUS案为例
季冬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法学院
摘 要:以DABUS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设备能够自动生成发明成果,其在科研创新过程中的自主性、智能性,减少了发明中的人类智慧元素,给传统专利法带来专利授权问题与发明人界定困惑。面对新技术的挑战,需要进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理论回归,结合劳动价值说、创新激励说与利益平衡说,根据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特点进行价值判断与逻辑论证。在既有专利法框架下,合作发明、雇佣发明等制度能够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专利保护问题提供启发,但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挑战,仍需要综合考虑专利制度目标,从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限制等维度进行制度探索。
关键词:人工智能生成物;专利保护;理论回归;专利制度
科技人才培育职业角色转换中多维度任职经历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任若冰,王成军,孙笑明,王雅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摘 要:技术创业对社会高质量发展、初创企业知识和人才获取具有重要意义。多数创业者会经历技术员工到技术创业者的职业转换,完成任职组织到创业组织的流动过程。技术创业者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流动后的情形,但根据高阶理论,流动前任职经历作为技术创业者的独特背景特征,势必通过个人特质影响创业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和组织活动,并表现为绩效差异。鉴于此,以2009—2020年创业板上市的253家由技术员工创立的企业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技术创业者流动前多维度任职经历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伴随流动,原结构资本消失且影响个人思维模式的国企工作经历显著负向作用于创业企业绩效;原结构资本依然有效且分别影响技术能力和眼光视野的非职务发明与海外工作研究经历显著正向作用于创业企业绩效;公司年龄负向调节非职务发明经历与绩效间关系;技术创业者创业前研发合作网络的中介中心度正向影响创业绩效。
关键词:技术创业者;任职经历;企业绩效;社会资本
主动动机模型下时间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
韦依依,马璐,谢鹏
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广西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摘 要:基于主动动机模型,探讨中国情境下时间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通过对239份有效配对问卷的调查,研究发现:时间领导能够显著促进员工主动变革;积极情绪在时间领导与员工主动变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正念不仅正向调节时间领导与积极情绪的关系,而且正向调节时间领导通过积极情绪影响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间接效应,即员工正念水平越高,时间领导对积极情绪的正向影响越显著,且时间领导通过积极情绪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的影响也越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打开时间领导对员工主动变革行为影响的“黑箱”,并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时间领导;积极情绪;主动变革行为;员工正念
综述知识隐藏的发展逻辑:一个文献综述
文宗川,王慧,王科唯,崔敏杰
内蒙古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摘 要:知识隐藏是一种由特定前因变量触发并对员工工作行为、团队绩效和组织长期发展构成威胁的知识行为。鉴于此,依托“触发条件—影响机制—弱化机理”分析框架,以知识隐藏国内外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界定知识隐藏概念并厘清知识隐藏测量手段及其维度,从员工个体、组织情境、知识特性3个视角对知识隐藏触发条件进行梳理,揭示知识隐藏对个体工作、任务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阐述现有国内外文献对知识隐藏弱化机理的研究并对国内知识隐藏研究提出5条发展路径,对于深入研究知识隐藏相关理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知识隐藏;知识管理;员工工作行为;团队绩效;触发条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7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6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5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4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3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2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1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0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9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8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7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6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5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4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3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2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年第1期目录及全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全文总目次《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年全文总目次《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全文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