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 | 马斯克刚走,盖茨来了…外企高管为何集体“向东奔跑”?
⇅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近日,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到达北京,开启时隔四年的访华行程。事实上,2023年以来,已有百余位跨国企业高管来到中国。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44小时“中国之旅”被大量媒体拆解分析,无论是外交部、工信部、商务部三位部长的高规格会见,还是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会面带来的投资想象空间都备受市场关注。
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这种热度属于“硅谷钢铁侠”马斯克,也同样属于包括苹果公司CEO库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CEO玛丽·博拉、星巴克CEO拉克斯曼·纳思瀚等一众访华外企高管。
过去三年,在大国博弈之下,全球经济秩序、供应链加速重构,修昔底德陷阱与“脱钩论”甚嚣尘上,此时此刻,对趋势感知尤为敏锐的外企高管为何集体“向东奔跑”?外企高管“访华潮”持续升温,之于中国企业而言更多意味着机遇还是挑战?《浙商》杂志特别邀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就此作解读分析。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
在魏江看来,这一轮外企高管“访华潮”还需放在更宏大的国际背景中解析。他谈到,改革开放以来,中美经济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同时,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与文化的激烈碰撞,多元世界的共存和冲突并存,未来走向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中美之间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唯一可以预期的是,需要打好经济这张“牌”,努力使得经济成为维护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所以,当前,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外企高管纷至沓来,一方面要归因于时间节点。”魏江表示,三年疫情阻隔,一经恢复,跨国企业“一把手”访华需求井喷,他们迫切需要了解中国这一重要市场发生了何种变化,并迅速作出调整布局,这与中国企业迫不及待出海抢订单、见客户是一个原理。
“另一方面,也要归因于中国市场的魅力。”魏江指出,如今,我们所说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亿人口的消费能力是地球上所有经济体都无法比拟的,“这种消费力是让全球都‘眼红’的。这是外企高管高频访华、亮明态度的原因,也是我们今天解决‘脱钩断链’问题、建立全球发展共同体的最有力武器。”
“如今,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下阶段该如何与外企合作互动?”魏江特别提出一个概念——“新型以市场换技术”的市场化合作,“这也是我们的底牌,中国的人口红利以及正在形成的人才红利,这也是可以全面共享的,新型市场换技术,是建立在制度型开放基础上的,企业经营活动要尊重市场规则、尊重全球合法性,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因此,新型市场换技术,我们需要更大程度的开放、更大勇气的开放。”
纳思瀚访华,提出要在2025年前在中国开满9000家星巴克,占其目前总门店数的1/4;特斯拉中国市场营收在全球占比为20.97%;中国是通用汽车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摩根大通与中国也已有百余年渊源……中国市场之于龙头外资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星巴克CEO拉克斯曼·纳思瀚
然而,当下,技术仍是我们的短板,他特别谈到,“芯片是最为直观的,而芯片背后,是产品生产的工作母机,这也是现代工业的心脏。这些技术都掌握在西方龙头企业手中。当他们来到中国,带来的不只是一家企业,更是整套的产业技术设施体系。特斯拉进入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波外企高管‘访华潮’一味鼓吹外资对华热情。我们务必要保持冷静,他们的热情是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他们需要中国市场,但与之对应的是,我们更需要他们。”魏江坦言,脱钩断链失去中国市场的外企必定元气大伤,但中国也不会好过。
“我们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强大的经济,没有强大的科技,只会是一场空。”魏江坦言,如今,科技领先优势依然在西方,“我们必须要互通有无、互惠合作,才有机会强大经济、科技,建立全球发展共同体。”
回首过往500年,从西班牙、英国到美国,最强大的国家流水般变化,但他们共有的特征却坚如磐石——“他们都是当时全球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魏江提到一个数据,如今,中美中国航司、美国航司每周运营的中美航班合计为24班,“这还远远不够。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更进一步对外开放。”
以马斯克为例,两天的中国之行中,三位部长分别与他会见,“我认为这并不稀奇,即便更高层级的领导会见也并不稀奇。”
“第一,经济之于中国发展至关重要。”魏江说起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访日的故事,“当时,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走访日本企业,因此,松下幸之助等日本企业家也成为了改革开放之后最早选择投资中国的人。”
“第二,这也是中国向西方传递的一个信号。”如今,国际关系之间的鸿沟不止停留于政治层面,更甚者关乎民意,让中西方人民在基层来往,或许唯有经济能够架起桥梁,“会见马斯克,欢迎诸多外企高管访华,是我们的一个信号,一个传递给全球社会层面的信号——中国欢迎全球的企业家来华投资,我们愿意与他们共享发展,而非‘脱钩断链’。”
“外企高管‘访华潮’对应的是外企对华的投资热情,这表明我们构筑全球产业链是有希望的,表明人口红利带来的机会仍是存在的,说明中美关系是有可能以经济纽带‘链’住的。”魏江表示,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眼睛向内。
“我们的企业,有多少老板真正重视创新?我们的科学家,有多少真正重视创新?而我们的老百姓,又有多少家长懂得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性?”魏江观察到一个现象,无数家长送孩子求学,首选会是金融,为什么不首选化工、机械、电子等专业呢?“或许,我们的家长也希望孩子们‘挣快钱’。”
“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自身,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问题,尤其是创新不足问题,包括企业家创新动力不足以及创新意愿不强烈、创新人才不足、创新文化不足、创新生态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自我反省与自我批判不足等等。”魏江说。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有不少观点将此次外企高管“访华潮”看作机遇,魏江则持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机遇是存在的,但挑战仍然大于机遇,这一趋势可能延续向未来十年、二十年。”他谈到,外企是奔着中国市场而来,对应的,注定会扼杀一部分企业的市场机会。除此之外,他们也将对中国现在的知识产权、企业合规以及跨境人民币结算进程推进等带来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美国制造业回归效果很好,东南亚、印度、南美等地也拥有低成本等资源优势,供应链重新布局的挑战仍然存在,此外,人才回归的挑战也格外巨大。
“中国仍然任重而道远。”魏江说。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让“最赚钱的孩子”自立门户?宁波这家特斯拉供应商预备“A拆A”
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做最确定的自己?数百位专家学者浙商钱塘江畔展开大讨论
文丨《浙商》全媒体中心 李艳霄
编辑丨谢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