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被国、共、日三方共同禁唱的经典老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x05026z67z2
翻唱,是对一首歌曲的最高肯定。而像这几个视频里,被不同时代歌坛女王先后翻唱的殊荣,只属于一首歌:《何日君再来》。周璇的清脆,李香兰的娇媚,邓丽君的婉转,像是同一颗钻石的不同截面,在时光中折射着令人倾心的魅力。
可极少有人知道,这首歌居然曾多次被禁,正如钻石都经过无数次切割打磨。禁歌不鲜见,但离奇的是,《何日君再来》竟曾遭国民党、共产党、日军同时列为禁歌;解放后又在大陆和台湾一齐被禁。
那么,这样一首看似简单的小情歌,是如何陷入历史漩涡的呢?这一切,还要从它的诞生说起。
➤ 金嗓情歌亮舞厅
1936年7月,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毕业茶话会上,毕业生刘雪庵创作了一首即兴舞曲,由俄罗斯女同学戈拉当场用钢琴演奏。这就是《何日君再来》的前身。可这首探戈风舞曲并不十分招“亲妈”刘雪庵待见,觉得它“格调不高”,遂在一次受邀作曲后,随手交差了事。
刘雪庵照片
可上帝不爱的,还有凯撒爱。歌舞故事片《三星伴月》的导演方沛霖对这曲子一见钟情,竟擅自请编剧黄嘉漠填词,当做电影主题曲。当刘雪庵看到歌词里“喝完了这杯,请进点小菜”这样的句子时,顿感粗俗难听,大为不快,但碍于朋友情面,且木已成舟,只好通过化名“宴如”的方式妥协。
《三星伴月》讲的是民族工商业在外国资本林立夹击中突围的故事,还穿插了民族企业家男主与歌星女主的爱情故事,俨然一部主旋律的偶像剧。女主演正是年仅17岁就已蜚声影坛歌坛的女星周璇,在电影情节推向最高潮时,周璇深情唱起这首《何日君再来》。一夜之间,这首歌红遍十里洋场,《何日君再来》霸榜几乎所有舞厅。
周璇《三星伴月》插曲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c01875n105b
可在那个山河倾翻,国土沦陷的时代,此“君”又岂是舞池中物。上海沦陷后,日本人大肆杀害同胞,政府却撤退到重庆。国人的心中充满痛苦、孤独、哀伤,对亲人的思念,和自由的渴望。《何日君再来》不再是舞池里灯红酒绿的点缀,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寄托了无数人愁苦哀思之情。1937年,上海百代公司将这首歌灌成唱片发行后,这首歌开始在上海、北京、南京、天津等大城市,甚至一些小城镇里被广为传唱,其流行之盛,甚至让百代公司会客室里梅兰芳的照片,都被周璇所取代。
1938年,国民党政府正式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同年,《论持久战》发布。就在这全国一心、救亡图存的时刻,《何日君再来》被翻唱,并用在革命电影《孤岛天堂》中,这首歌也第一次染上了左翼色彩。
黎莉莉是这部香港抗战电影的主演。她扮演的爱国舞女,在汉奸逼迫下演唱了这首歌,激发了爱国青年的民族感情,最终处死汉奸。剧情本身只能说具备一定的革命性,但剧情之外的很多东西就蛮值得玩味了。
黎莉莉《孤岛天堂》剧照
首先是黎莉莉的身份,她是著名地下党员钱壮飞的女儿;其次,《孤岛天堂》里还出现了著名爱国歌曲《松花江上》;再者,拍摄者司徒慧敏的另一部作品,就是著名的《风云儿女》。尽管黎莉莉在1995年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影选用这首歌完全是因为它的知名度,跟左翼思想无关,但在当时,这部电影的色彩强烈到一旦有观众要求观影,便会被视为爱国的左翼分子。《何日君再来》华丽转身,从此和《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这两首爱国革命歌曲并列齐驱。
那么,这首堪比《喀秋莎》的歌曲,是如何被离奇禁唱的呢?这竟又是因为一次翻唱,这名歌手,就是李香兰。
➤ “汉奸日奸”李香兰
细心的读者应该已经注意到,这几个视频中,有两个姓名却属于同一人,并分别用中日两种语言演唱这首歌。这就为《何日君再来》后来的禁唱,埋下了恶因。
李香兰(山口淑子)演唱的《何日君再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q0199jy4lfw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是地道的日本人,被其父的中国义兄收养,说一口地道的中国话,长相甜美,又有音乐天赋,14岁时便被伪满洲政权选中,出于对美化侵略的需要,被伪“满洲电影协会”包装成中国歌星。李香兰是周璇的超级粉丝,她用中日双语翻唱了这首《何日君再来》,在日本受到巨大欢迎,就连日军也非常喜欢听这首歌。但歌词中的“君”字,在日本的审查机构的眼里,分明就是国民党政府的代言;这首歌呼唤的,也是“国军何日重返上海”,“中国何日恢复统治”,于是遭到日本禁唱;
恶毒的是,日本人竟将《何日君再来》篡改为《贺日军再来》。这个“君”字,居然成了太君、皇军!抗日剿共两手抓的国民党眼中,除了卖国通敌外,这个“君”字,也暗含了人们对共产党重回上海的期待,于是蒋介石下令,全国禁唱《何日君再来》。
李香兰个人专辑封面
同时,共产党也认为,在全国联合抗战、救亡图存的关头,这首“靡靡之音”却在腐蚀人们的意志:歌中的“君”字代表的青年,正被身为舞女的情人进酒劝阻,阻拦他投身抗日、反对国民党的战争中去。
于是,《何日君再来》被三方鼎立的势力同时禁唱,甚至上演了这样匪夷所思的场景:1940年,李香兰在上海举办音乐会,演唱了这首歌,中途就被冲进来的警察以“煽动抗日”为名打断,李香兰更被指控为国民党或共产党的间谍;而日本战败后,李香兰又因此被以勾结日军的“文化汉奸”罪名被逮捕。一直隐瞒自己日本人身份的李香兰,只好公布身份,才得以遣送回国。
一个被涂抹的“君”字,让这首歌从此带上“汉奸歌曲”、“黄色歌曲”的帽子,直到解放后,人们依然纠结这两个问题。改革开放后,这样的场景再次重演,当事人就是再次翻唱《何日君再来》的邓丽君。
➤ “双面间谍”邓丽君
战争结束,但硝烟未散。按照台湾艺人界惯例,若想获得出境许可,必须加入情报组织。只有15岁的邓丽君也被迫加入。她因此在大陆被禁,而她翻唱的《何日君再来》再次被批判为“汉奸歌曲”。另一方面,极左思潮下的大陆,很多旋律柔和婉转的歌曲视为靡靡之音,《何日君再来》更被视为低俗、淫荡。人民音乐出版社甚至出版了一本名为《怎样鉴别黄色歌曲》的60页小册子,10篇文章中就有不同作者的2篇文章,明确针对《何日君再来》而写。
邓丽君照片
再看台湾,80年代是一个就连小学教育都充斥着“保密防谍”的戒严年代,防备对岸的思想渗透。《何日君再来》这样的靡靡之音同样被视为洪水猛兽,而这个“君”字,竟被引申为八路军,邓丽君是在“期待八路军打到台湾来”,这是一首“为匪宣传的左倾歌曲”,在台湾被禁唱。
就这样,《何日君再来》依然深陷意识形态斗争的漩涡。直到80年代末,大陆出现“周璇热”并解禁了她的歌曲,同时台湾也结束戒严,加之1995年邓丽君突然去世引发怀念浪潮,多重因素推动下,《何日君再来》终于被解禁,重返舞台。
《何日君再来》似乎一路散播着厄运,不仅翻唱者遭到批判,作曲者刘雪庵更是受到猛烈冲击,含冤辞世。当历史的喧嚣尘埃落定,这个优美的旋律再次回荡,或许是对逝者在天之灵的最好慰藉;而历史残酷的一面,也更应被人们谨记。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