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动态|张帆教授、童欣博士后和博士生梁君宜参加2024年亚洲日耳曼学学者大会并作学术报告


2024年8月26日至28日,由青岛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的的亚洲日耳曼学学者大会在青岛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德国、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等海内外高校的200多位学者共襄盛会。本届亚洲日耳曼学学者大会的主题为“技术·社会·文化——日耳曼学的时代挑战与机遇”,涉及日耳曼文学、语言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德语教学和德语国别与区域研究等各领域。大会下设“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叙事”“数字德国学”“(跨)文化语境下的语言互动”“中华典籍德译与阐释”“人工智能时代的专业领域翻译”“法律德语翻译和研究”“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跨文化能力”“教学研究视角下的跨媒介性与跨文化性”“数智赋能的德语教学转型”“德语专业共同体建设”“超级选举年背景下的德国——赓续与变迁”“德国工业文化与职业教育”“科技、自然与危机”以及“话语分析与形象研究”共14个专题分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作为“德语文学中的中国叙事”分论坛的学术召集人,与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谭渊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卢铭君教授共同主持该分论坛并分别作学术报告。研究中心团队的童欣博士后和博士生梁君宜参与该分论坛并进行学术汇报。

张帆教授以“现代德语文学的中国叙事——以德语上海小说为例”作为报告题目,基于由其主编的“德语上海小说翻译与研究系列”丛书(世界知识出版社),展示了现代德语文学不同类别的“文本上海”如何在对传统东方想象的解构和戏拟之中,赋予现代德国文学对上海的独特想象、文化记忆和历史镜像,在总体趋向性中形成了观照上海历史文化与现代性的“德意志视角”。报告指出,现代德语文学中的上海文本,以“他者”视角揭示了上海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多维立面与意义,在跨文化的城市叙事之中观照作为中国现代性滥觞的上海文化在“他者”眼中的想象与构建,进而在对异文化与自我文化的镜像式双向审视之中重新探讨、界定了上海之于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及文化意义。 

童欣博士后作学术报告“德语流亡文学的中国叙事与中国日耳曼学的流亡研究”。报告梳理了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日耳曼学学界开展德语流亡文学译介与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呈现中国学者如何探索德语流亡文学与中国叙事的学术史脉络。报告认为,无论是以贝尔托特·布莱希特与阿尔弗雷德·德布林为代表的德语作家在流亡期间创作的与中国相关的文学作品,还是来华避难的德奥犹太流亡者进行的中国书写,中国叙事既是德语流亡文学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中国日耳曼学学者的德语流亡文学与中国叙事研究也为国际流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更新与知识补益。

博士生梁君宜的报告“‘语词创造的现实’:米切尔·恩德‘吉姆小说’的中国想象”基于想象诠释学理论,譬解德国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吉姆小说”中国想象的呈现范式、叙事策略和叙事动机。报告指出,“吉姆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呈现叙事时空迭进的阶段化特征,从人物、空间、文化层面实现由异托邦到乌托邦的跨越。同时,独特的中国想象呈现进路使文本与时代在语义层面直接对话,共塑文本内外的时空旅行。在德国“经济奇迹”语境下,恩德以中国想象作为政治宣称,结合中国哲思观照战争下的人性与罪责,重构战后世界主义乌托邦,描摹跨种族命运共同体图景。

本届大会汇聚研究日耳曼学的亚洲及德语区国家学者,不仅为其搭建了一个深入对话、共同研讨的学术与思想平台,开启了亚洲日耳曼学学术交流的新篇章,也为应对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推动世界范围内日耳曼学学科的发展与革新,构建更加紧密的日耳曼学学术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撰稿:梁君宜、童欣


排版|黄文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