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二学生的思考
今天女儿回来了,她跟我分享了一下对考研的看法及上周在学校参加春招会的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记录了下来。
女儿现在在广州一间211院校读大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对考研的看法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的终点是考研,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都说去考研了,可我家女儿抱有不同的看法——毕业即就业。不知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但我们尊重她自己的选择。
她刚上大一时就开始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有在做自己的大学发展规划。对于是否考研,大一的时候她摇摆不定,而上大二后,她决定不考研。因为她不打算在未来开展学术研究工作,也了解到经管院类专业考研深造对提升就业能力帮助不大,不如进入职场实践出真知。所以她毅然选择毕业后进入职场,在工作中去学习、锻炼与提升自己。
今天她对考研又有新的看法:她发现很多同学考研的目的在于,考研后更好找工作。她觉得这个出发点有问题,她说:“研究生三年出来后,不应该与本科毕业生比较谁的发展前景好或者谁的工资高,而应该与已经工作了三年的本科毕业生比较,哪个更有优势?”也就是说,在职场中打拼了三年的本科毕业生所具备的工作能力与职场思维应该比研究生更强更优越。所以,她觉得如果单纯是为了找工作去考研的话,好像不太划算,除非你真的想在某个领域去做研究。
虽然她知道很多大型企业,更青睐研究生,但就她本人的专业来说,她觉得学好现在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作中实践更重要。如果以后确实需要用研究生的水平,那就边工作边考,起码目前她是想先参加工作的。
可能大多数大学生考研是因为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或者说没有进入社会的勇气,“但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为什么要考研?”她总有自己的想法。
最后,她最近也在学习价值投资的基本理论,在阅读《投资最重要的事》中有所启发:你不可能在和他人做着相同事情的时候期待胜出。“这不仅仅是描写价值投资的心态,也在启发我们大学生:你如果和大家一起考研,你确实可以收获安全感,大家都在做的事出错几率小。但这并非是成长的最佳路线,只有勇敢突破自我,做与众不同的事,突破群众给予你的安全感,才有最大几率地胜出。”
一场有趣的面试记录
上周她们学校举办春招会,有四五十家企业参会,其中有一大半是大型国企。
女儿知道这个信息后,决定先去了解一下各大企业的实力前景、对应她专业的招聘岗位以及各大企业的核心业务等信息。她跟我分享了她做的几项工作,我觉得挺好的,也帮她记录一下。
首先在春招之前,她逐个上网查询了四五十家企业的各方面内容,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内容包括:企业性质(国企、民企)、注册资金(规模)、竞争对手(企业实力)、业务范围(是否有海外业务)、企业行业产品(了解企业前景)等等。经过一轮筛选,只剩下二十几家目标企业,所以她一口气准备了二十多份个人简历,身着正装,精致淡妆,面带微笑地到招聘现场“推销自己”。
去到现场后,她到这些筛选的企业摊位面前,直接对话HR进行了一些咨询,对企业进行再了解(之前有在网上查询过,所以更有话题和有问题提出来,也能掌握主动权)。她还提前准备好重点问题用于深入了解目标企业:人才培养计划(愿意自己培养适配人才的企业更注重长期稳定发展)、晋升制度(合理的晋升机制为自己提供升职加薪的动力)、对就职人员的能力要求(提前了解,提前培养)等等。有意思的是她并没有在交流的一开始就表明自己是大二学生,而是假装应届毕业生,直到了解完消息后才冷不丁来句“请问贵公司有招聘大二实习生的需求吗,因为我现在才大二,谢谢!”然后露出八颗牙齿笑嘻嘻。她说有好几个HR直接反问“原来你才大二!”她觉得这样才能让HR 以与应届毕业生交谈的语气与她交流,没错,她对自己成功伪装很有成就感。
其实,就是因为她现在才大二,不带任何求职压力,可以非常轻松地与HR对话,可以提前知道用人单位的想法,也带来了一些面试经验,她觉得收获非常大,这些在学校课堂上是学不到的知识。
在走完二十几家企业的面试(咨询)后,她成功获取了企业招聘的一线讯息,更是得到了四家目标企业HR的微信联系方式。由于春招企业侧重于招聘应届毕业生,要求长时间实习,所以她并没有收到任何面试通知。不过她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在春招会上每个应届毕业生都是‘商品’,我的自我营销挺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