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时节话农事
本文作者:罗军。
家乡抚州农村进入了一年最忙的时节。
抚州地处江西省东部,东邻福建省建宁县、泰宁县、光泽县、邵武市,南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宁都县,西连吉安市永丰县、新干县和宜春市的丰城市,北毗鹰潭市的贵溪市、余干县和南昌市进贤县。
抚州市境内属南方湿润多雨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四季分明,生长期长。
我们那里农俗是小暑小割,大暑大割。在短短的二十几天中要把早稻收割完的同时〈在以前要把稻草晒干,再挑回村子里),又要把稻田犁翻,利用高温把禾蔸沤烂,再耙平,然后插上二晚秧苗。
割好的稻子还要在晒场把它晾干,不晒又会发霉腐烂。
有诗云:小暑稻开镰, 双抢渐进间。热浪把人淹,田间起风烟。收割怕天变,农夫盼晴天。体劳心中甜,丰收喜笑颜。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那时年龄小,家在镇子上(临川县上顿渡镇),平时也不到田野上去,对农村没有什么印象。
实行人民公社化以后,我逐渐懂了点事,也就知道了一些农村的情况。那时各级政府对农业工作非常重视,在农忙时我们镇上的一些部门及各企业都要抽调人员去支农。
冬天,镇上的水塘都会抽干,由农民挑塘泥去田里用做肥料,田地里的水沟会清除杂草和於泥。每年冬天县里都会在我镇召开全县农村三级干部会,总结一年来农村工作经验,布置来年工作安排,安排农业生产积极分子在会上介绍先进事迹和生产经验,表彰先进工作者。那时这种会习惯上都叫来党校学习。
党校西边侧门正对我家门,六十年代中期党校一把手一家人就住在侧门。我因父亲1959年逝世,家境贫寒,一把手的夫人郭婶可怜我,在开会期间就介绍我去大会食堂烧火。
那时食堂的灶(抚州土话叫一一老虎灶)是烧谷壳的,上面用砖砌成斗状形再用水泥和沙子拌好的料抹平,下面用十来根六十公分长的铁板砌成阶梯形,每阶放一铁板,谷壳顺着铁板从高往低滑落下去燃烧。谷壳比较轻,一簸箕也就几斤重,倒到灶斗里,然后用一根长二米左右的铁棍从底下一层层往上把谷壳灰扒下来。
这活不重,我干的还挺欢。因为管吃而且伙食非常好,还不用交粮票,另外还能挣钱补贴家用,所以我一直非常感谢郭婶对我们家的帮助和关心。
到了六、七十年代,农村都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全村田地集中在一起,农户集体统一时间岀工,统一时间收工,像工厂一样按作息时间来。
公社下面设立了大队,大队下面设立了小队,小队又细分为小组,统一领导,层层检查督促,统一规划栽种什么粮食品种和其它经济作物。
在农忙时节,在外做手艺的人统统赶回来参加农忙生产,这个时间段正是插秧、双抢、收割时候。外岀不回者,扣工分、扣口粮、严重的年终有现金分红的还扣发钱款(其实那时农民一年到头也分不到多少现金),几招下来外岀手艺人都得赶回来。
公社还要派岀干部在集市四周的路口守护,不让农户上集市进行贸易。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但那时粮食生产还是沒有多大的增产,不管农村城镇粮食按国家规定定量供应。
自从八十年代分田到户后,粮食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人口比六、七十年代增加了,耕地无变化,但粮食供应大大改善了,民间粮食贸易半公开化了,再不像以前抓着农户卖几斤米换点钱就判为投机倒把分子了。
那时我们家乡农业机械很少,农田操作主要靠手工。农民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人人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双抢的战斗中,双抢结束时基本人人都要瘦个几斤。
稻田里的稻草都基本是晩上从田里挑回村里,再堆垒成圆圈筒子形。那个年代的稻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首先,不管城乡家家床上在天凉以后都要铺上稻草,而且是早稻稻草,晩稻稻草不行。
晩稻收割在秋天,天气凉,小时候晩稻收割都会打霜,对稻草保暖有影响,田里湿度也大,有水分,稻草不易晒干,稻草保暖性差,而且它易吸水容易受潮。
铺床的稻草一、二个月就要拿到太阳底下晒,早稻草会膨胀如初,晚稻草膨胀不行,早稻草晒后铺床保暖又柔软,晩稻草韧性不足。
稻草最主要用途是垫牛栏,及天冷下雨和冬天牛的饲料用。
有多的话就会分给村民家庭作为柴火用,主要指在平原地区。那个年代因大跃进大闹钢铁,森林资源枯竭,柴火非常少,附近村民们连河里沙滩上的草也铲起来晒干做柴火烧。山区的就要好些。
稻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作用,就是编成草袋,在防洪时用它装土堵缺口。六十年代,我们镇上还有一个草袋编织厂。
稻草还是造纸的优质材料,闻名世界的宣纸就是用优质稻草做成。六十年代以前的草鞋、洗衣用来跪的垫子、家庭用的扫帚也是稻草编的。
有诗云:稻草是个宝,编成草袋防洪涝。还能用它把纸造,作为饲料牛吃饱。烧火做饭利用好,草灰牛粪肥田倒。
自从安徽小岗村实行农田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后,我们抚州在八十年代初也推广了责任承包制,田地按当时各村人口实际情况平均分配,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农村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国家粮库一改往年库容容积有余变成仓库紧张,而且大量的粮食用简易搭建临时仓库存放,还是装不下丰收的粮食,国家在那几年紧急拨款在各地增建仓库,仍解决不了库容紧张状况。
后来,我们走岀小库办大库,利用原先各生产队的仓库找愿意管理的村民代管储粮,各粮管所派工作人员指导保管工作,方才缓解粮食存储之急,不至于粮丰贱农。
分析当年为什么包产到户会粮食增产,大家认为:在人民公社的时候,大队由书记、主任等一干最少五人组成,这些人基本不用下田干农活,年终分配却工分最多,补助多,收入以本大队最好的小队收入定大队干部的收入。
小队干部最少要三人组成,这些人负责吹哨子叫社员出工,而出工后小队干部有些人借故巡查也不干农活,引起不满,因此有人就出工不出力。
还有刁钻使滑偷懒之人在下田耘禾之时田边的禾仔细耙,野草稗草按到泥里不露叶,中间趟过就是,到了对面田边又仔细操作,这样就显得他干活快。施化肥也一样,偷懒人抓一把化肥一扔,而负责任的就要握在手中均匀撒。
但每年评工分负责的工分低,刁滑的拿高分。还有农田活计有轻重之分,往往讨好干部的轻活能轮到,反之总是干累活。还有干活时间呆板,不管农忙农闲固定时间出工,固定时间收工,农活是有季节性特点的,耽误农时就影响田地的收成。
分田到户后不存在不干活的农民,偷懒的也不敢了,农时季节也合理安排,赶农时可以起早干,摸黑回家,中午饭带到田头地角吃。
双抢时清早三、四点下田,十点左右收工,下午三、四点下田,晩上八点后收工,如果要收稻草的话晚饭后接着干。
刚分田到户时,大队、小队领导们田里亩产不及社员高,说明当干部久了,干活不行了。
总之,这个火热的七月,是农民喜悦的季节,也是最繁忙的季节。
有诗云:七月农田是战场,全年丰收看此仗。早稻成熟要双抢,起早贪黑斗志昂。炎炎烈日顾不上,骄阳似火收割忙。挥汗如雨打谷响,换来粮食堆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