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锐:带上鸵鸟追逐“诗和远方”
叶金锐:
带上鸵鸟
三月
春意
追逐“诗和远方”
SHI HE YUANFANG
“诗和远方”
是人们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也是理想生活的心灵归宿,每个人理解各异。
2003年,广东英德人叶金锐,带着20只鸵鸟,经过两天一夜长途奔波1400多公里,来到晋宁宝峰铁锁村追逐“诗和远方”,在21年激情创业中,不断在诗和远方之间切换,寻找着彼此间的平衡,轻松自在又不断实践探索。
鸵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鸟类,象征着力量和速度,广阔天地间的自由奔跑何等快意。原是非洲“土著”的鸵鸟因何跑到万里之遥的宝峰安家落户?
俨然已是“半个晋宁人”的叶金锐是让“非洲鸵鸟”变成 “晋宁鸵鸟”第一人,他的到来,也让我们能够近距离观赏到鸵鸟的英姿。
1995年,19岁中专毕业的叶金锐进入当地一家乡镇企业工作,这家乡镇企业从事鸵鸟养殖,那个时候,鸵鸟养殖还是新生事物,20万元一只的鸵鸟种鸟说明了鸵鸟的“贵族”身价,也道出了鸵鸟养殖的无限潜力,叶金锐所在的企业一次性从非洲的津巴布韦引进了24只种鸟开始在中国推广养殖。至此,叶金锐与鸵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95到2002年,叶金锐一直孜孜以求学习鸵鸟养殖技术,技术不断提高,自已创业的种子也在心中萌芽。
2003年,广东湛江一家养殖鸵鸟的企业打算另换产业,不再养殖鸵鸟,叶金锐听说后,立即赶去谈判接下了这家养殖场,正式开启了自我创业之路,在湛江东海岛搞起非洲鸵鸟养殖。
半年后的一天,他听一位朋友说起晋宁有大量的蔬菜种植,气候条件也不错,可以解决鸵鸟的食物问题,一念之间,叶金锐有了一个大胆想法:带上鸵鸟去晋宁创业发展。心动便行动,于是叶金锐第一次来到了陌生的晋宁考察,头一次来就相中了宝峰铁锁村。
创业之地决定后,叶金锐立即回广东为鸵鸟搬家,原本是教师的妻子为了支持丈夫创业,毅然辞掉工作跟随丈夫来到晋宁。夫妻俩人星夜兼程,带着20只鸵鸟经过两天一夜的奔波,来到铁锁村安营扎寨,准备大干一场。
初来乍到,人地两疏,一切都从零开始。凭着闯劲干劲和对理想的追求,夫妻二人租下了宝峰村委会原来的知青房,以及30亩土地,从20只鸵鸟起步,正式开始鸵鸟养殖事业。那时的知青房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夫妻俩一面养鸵鸟,一面清理杂草修缮房屋,创业的艰难只有他真正体味其中滋味,叶金锐也从青葱的帅小伙变成了历经沧桑的中年大叔。
鸵鸟蛋制成的工艺品
夫妻齐心,其利断金。经过20余多的苦心经营,鸵鸟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来的20只发展到现在不断循环的100多只,年销售500只左右的规模,1000多只鸵鸟蛋,产值40多万元。
鸵鸟皮制作的高档皮具
在叶金锐看来,鸵鸟全身都是宝,其肉质富含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并有对人体所需的高含量铁、钙、锌和硒,不仅味美,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皮薄韧性好,是制作高档皮包、皮鞋、皮具的上等材料;其蛋壳可制作成工艺品供人把玩欣赏。
鸵鸟养殖蒸蒸日上之后,叶金锐将知青房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形成了以餐饮、住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农庄。一边发展鸵鸟养殖,一边经营鸵鸟山庄,同时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曲径通幽的鸵鸟山庄,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春时,赏李花张扬怒放,夏到,听蛙声阵阵,秋季,摘累累果实,冬至,追着太阳发个呆。每到周未或节假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感受这份静谧与恬淡,滋养心灵。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在诗和远方之间切换,一方面,我们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和温暖;另一方面,我们也向往着远方,期待着未知的世界,憧憬着自由和探索。对于叶金锐夫妻来说,发展鸵鸟养殖与追求理想生活,不仅是对梦想的一种执着,也是对待生活的一种艺术,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
文:段正祥
图:宋光旭 赵贤
点击名片
关注我们
扫码添加
“昆明晋宁发布”微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
欢迎向我们提供
抖音/快手|昆明晋宁发布
新浪微博 |昆明晋宁发布
今日头条 |昆明晋宁发布
编辑:毛茗
编审:方维林
审核:冯静
终审:段正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