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毒共存,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最近因为上海疫情炸裂,“躺平”与“清零”成为了热点话题,关于躺平导致的死亡,或者清零导致的经济问题已经有无数人论证了,我就不再重复,今天重点说一说,假如躺平了,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从国家的层面说,调控宏观经济主要是两种手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指政府的开源节流,多花一点钱,少花一点钱,增加或减少一点税收,都属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是放水或收水。
一般来说,政府更倾向于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因为财政政策更能触达微观,比如我要扶持半导体生产,用财政政策的话,可以直接给半导体企业补助,又或者减少对半导体行业的征税,比较精准。
如果用货币政策,如向半导体企业贷款的话,就比较麻烦,任何贷款都会经过银行,多了一个中间商,很多东西就多了不确定性,何况银行都是嫌贫爱富的,没准这钱不知道最终被贷给谁了。
因此货币政策总体更倾向于宏观,不确定性较大,不像财政政策那样能直接见效,不确定性较小(当然不是完全没有)。
但凡财政政策还能生效,任何政府都会主要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常只起辅助作用。
那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跟病毒有关系呢?
设想一下,现在全面躺平,一开始,似乎一切都回到了正常状态,员工也上岗了,商店也开门了,街上人流也多了,俨然幸福的日子又来了。
但是很快,企业的老板们会发现手下的员工不断请假,今天是张三感冒,明天是李四发烧,后天是王五四肢乏力,起初你还能理解,毕竟新冠到处都是,生病了也正常,也就批准了。
然而,由于无数的证据表明,新冠是可以重复感染的,设想中的群体免疫并不存在,所以员工们会不断的请假,这时候作为老板你就为难了,不批准吧,带病工作效率一定不佳,批准吧,没完没了了。
这时公司的运作就一定会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工作人手不足,难以开展,如果是工厂的话,一条生产线轮流请假,那简直可以关门了。
作为员工个人,频繁的感染,也必定令你工作效率大为降低,经常性请假会导致老板不耐烦,收入也会明显降低,收入降低了,那消费是不是也会相应下降?
以前喝喜茶,现在顶多只敢喝蜜雪冰城了。
消费下降,企业就会裁员,裁员导致全社会一片哀嚎,大家更不敢消费,裁员更多,这只会是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国家开放后,经济增速远不如疫情前的原因。
所以疫情的蔓延是一定会对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然而,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GDP增长率
经济的困难,必然迫使政府使用财政手段大规模救济企业,比如大规模减税,减少社保缴费、增加补助等等。
但是,只要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财政政策被锁死,税收上只能减少不能增加,社保缴费只能减少不能增加,补助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财政政策实际上失效了。
财政这玩意,就算在好的年份,一般也只能做到盈亏平衡,很少有盈余的,当年克林顿就因为任内带来了财政盈余,赢得了广泛赞誉。
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财政需要为社会兜底,所以会迅速出现赤字,大量的赤字,而赤字是需要弥补的,但是此时经济困难,无法增加税收,也不能减少补助,意味着开源节流几乎不可能。
剩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印钱,也就是货币政策。
通过印钱,借新还旧,能苟住一天是一天,能过一年算一年。
然而,大量印钱,等于大量放水,会导致什么后果?
房价暴涨。
美国在2020年4月,美联储开启无限印钞之后,房价就一路高歌猛进,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党为什么会输掉今年的总统大选?
本来文在寅政府在疫情第一波爆发后,表现非常出色,说力挽狂澜不为过,其声望一时无两,2020年共同民主党在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拿下300席中的180席,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势国会政党,就是托了文在寅抗疫成功的福。
但是第二波什么第三波疫情爆发后,韩国却没扛住(韩国内鬼极多,又有美国驻军,所以能扛住第一波其实算是奇迹了)。
病毒蔓延导致韩国经济困难,文在寅政府不得已出台各种补助措施,显然这种补助造成了不小的赤字,就只能印钱填补赤字了。
印钱填补赤字直接造成韩国首尔房价暴涨,2021年就均价涨了一倍,还只是均价而已,韩国民间对文在寅的不满迅速增加,恰好这次选举显示,李在明就是在首尔年轻人多的地区,输了二十万票。
就连过去这些年房价基本没怎么涨得的德国,在疫情爆炸后,房价也以年均10%的速度上涨。
所以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中国全面躺平,那么房价暴涨是必然的,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外卖小哥,那么就算再努力,平均一天跑两百单,也永远买不起房了,本来现在你在一线城市买不起,兴许还能攒钱回县城老家买,但是再涨一轮,老家估计都买不起了。
而房价暴涨有利于谁呢?
房东们、金融从业者,这些人手中往往持有大量的房产,过去这两年,国家搞“房住不炒”,房价上涨的势头被压制,严重得罪了他们,他们一直鼓吹国家放水。
只要病毒蔓延,经济困难,国家就不得不放水,他们也就能高位套现了,说他们是黄四郎,真不为过。
就算疫情爆炸了,他们也随时能跑到美国,不跑也不怕,他们有钱去私立医院,几万块治疗费对他们来说就跟玩儿一样。
恰好,上海就是我国的金融中心,这恐怕不是巧合。
当然,有些人支持共存,是确实困难,比如,路边的餐馆,老是封,他们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我还是不得不说,放开了,他们的处境反而会更糟糕。
原因很简单,房价跟租金永远是锚定的,房价暴涨,租金必然跟着暴涨,现在实体经济就已经十分困难了,再来一轮租金暴涨,会是什么后果?
读者里有实体经济从业人员的,可以在后台留言。
既然躺平不行,但是一直封对经济伤害也太大,那咋办?
只能渐进。
既然病毒按常理会朝着不断降低毒性的方向进化,那我们不妨等一等,等到其危害再次降低了,我们这边疫苗、医疗资源、特效药啥的都准备好了,就可以渐进放开。
立刻放开是不行的,就好像我们搞改革开放,是渐进改革,如果一下子放开,变化太大,适应不过来,这时候各路牛鬼蛇神再一通忽悠,搞不好会像苏联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