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者,不可不察也
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既可以说是兵器、武器,又说的是兵力、军力,还指的是战争、军事。
北大教授李零说,《孙子兵法》有71个“兵”字,当“武器”讲的一个都没有,绝大多数都应当是“军队”或“军力”,只有少数几条,比如“兵者,诡道也”、 “兵闻拙速”、“兵以诈立”等,应该指的是“军事”或“军事学”。
“国之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国君或国家的大事,就在于祭祀和军事。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战场可不就是你死我活的地方?战争可不就是国家兴亡的途径?杜牧注:“国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
杜牧不仅是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和“停车坐爱枫林晚”等名句的唐朝大诗人,也是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的十一人之一。
另外十个人是曹操、孟氏、李筌(quán)、贾林、杜佑(杜牧的亲爷爷)、陈皞(hào)、王皙、梅尧臣、何氏、张预,这十一人是被宋朝官方认可、后世承认的专家。
其中曹操、杜牧和陈皞三人的注合起来成为《三家注》,影响极为广泛。
这十一人都是宋朝之前的人,像王阳明、曾国藩、毛、蒋、郭化若(1955年的中将)、李零等,就算研究得极为透彻或使用得出神入化,因生不逢时(宋朝之后)都未能进入十一人大名单。
“不可不察 ”:不能不仔细省察、认真研究。
他说的是: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兴衰,不能不认真研究。
二
这句话是《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也是《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的首句,分量极重。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计篇》首当其冲。“计“是计算、衡量的意思,杜牧注:“计,算也”;曹操注:“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强调的都是要算,要仔细算,不是《三十六计》中的那个”计“,那是阴谋诡计或奇谋巧计。
孙子开篇就指出动兵的重大影响,警示我们不要动不动就用武。他自己是怎么做的呢?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将孙子和吴起放在一个列传中,写吴起的内容多达2000余字,写孙子的内容扣除标点符号还不到500个汉字。
其中九成五的文字是写孙子吴宫教战的故事,只有寥寥数语说他如何为将:“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从这一丁点文字里,看不出他干了什么轰天动地的大事。孙子为将的故事,要到隔壁的《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去找。
我只找到了三处:
第一处:阖闾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pǐ)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yǐng,楚国当时的都城),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吴王阖闾三年是公元前512年,看得出来,这时候孙武的地位还无法和伍子胥相提并论,但提出的合理建议也能被接受。
第二处:九年,吴王阖闾谓子胥、孙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子对曰:“楚将囊瓦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阖闾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吴王之弟夫概将兵请从,王不听,遂以其属五千人击楚将子常。己卯,楚昭王出奔。庚辰,吴王入郢。子常败走,奔郑。於是吴乘胜而前,五战,遂至郢。
吴王阖闾九年是公元前506年,这时候孙武的地位和伍子胥相当了,这一战是“柏举之战“,吴军取胜,并攻入楚国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找到仇人楚平王的坟墓,鞭坟三百下(一说是鞭尸)。其它书籍中还留下了在这场战争中孙子奇袭、围歼楚军的文字,那都是以小成本取胜的经典案例。
第三处:后二岁,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於鄀(ruò)。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这是吴王阖闾十一年(即公元前504年)的事情,吴王阖闾派太子夫差伐楚,逼迫楚国迁都。
“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了。
有文字记载的我们可以了解到,没有文字记载的就不知道了,幸亏孙子留下了《孙子兵法》,我们或许可以从这本书中窥探出一些东西。
三
回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三点:
第一、孙子开宗明义,不主张开仗,能不开仗就不开仗。我在想,动不动就喊打的人恐怕是唯恐天下不乱,总在打的人其实不是会打的人;
第二、要打就要好好算,能赢了才打,并力求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胜利;
第三、要打就要好好算,不能赢可以不打、跑路、谈和,谁说必有一战?不要去硬碰硬,那是送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存有生力量,来日东山再起。
——全文完——
郑重声明: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敬请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