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身上,特别明显地体现了“成名的收益”。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人一旦身在高处,流量中心,就特别容易被人抛到更高的地方——大家会积极主动地脑补,去想象一个辉煌、高尚、伟大的人。大家把自己心中向往的完美形象投射在,比如川普,身上,并下意识地、选择性地寻找证据,不断强化这一形象。比如:无私——身为亿万富翁,牺牲自己的产业,免费为人民服务;强势——不管多少人讥讽、反对,坚定地执行自己的理念;何况还有优秀的女儿伊万卡——那真是惊才绝艳,谈吐不凡,替父亲上战场冲锋陷阵;另一部分人呢,则从另一方向去积极主动地脑补,去想象一个卑劣、粗鲁、愚蠢的人。大家把自己厌恶的形象也投射在川普身上,并且证据同样不少:因为喜欢,所以看见;
因为不喜欢,所以看不见。
互联网放大了这种效应——信息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优先选取那些,我们喜欢的、立场鲜明甚至耸人听闻的标题,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固化自己的认知。所以我说,大家都在下意识地、选择性地寻找证据,主动脑补。但说穿了,大家拥护与反对的,是合力脑补打造一个的人设,而不是真实的川普。那么,真实的川普什么样?借这次中文互联网上的大讨论,窥测我们对自己未来的追求。因为大家在川普身上投射了太多自己的好恶,而经脑补幻化后的川普,极其真实地反应了我们内心的向往。比如说,我们都希望一个有使命感责任感、无私坚定、平易近人的……;比如说,我们都期待弥合撕裂、拥抱普通世家价格值班。比如,无论吹捧川普或拜登的文章,间或让人嗅到的一点左日右月上尹下口期待。比如,因为子女优秀而推崇一位政治家。那么,我们潜意识里是如何看待XX与人民关系的?认真梳理和反思一下,也不枉大家付出那么多精力和口舌。为什么有人说,如果把拜登换成小猫小狗,川普可能早就败了?
至少在我见到的讨论中,很少有人涉及于此,有些概念甚至是模糊、片面和想当然的。我们总不能依然停留在,道光年间的福建巡抚徐继畲,对乾隆年间的美国建国先贤,发出的赞叹中:“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尖方碑上的碑文
而只顾选边站队,然后视对方如朽木、烂泥、寇仇。
今天早上,我看到朋友的一条微博,记录的是与10岁女儿的日常聊天:
庚子年末,借助围观,让我们将所有的脑补人设、虚幻向往,还秦皇汉武,
还唐宗宋祖,
还一代天骄,
还诸神佛,
还诸耶稣。
注:
1、关于川普的红料与黑料,摘自各微信群,本文不对准确性负责,因为不重要。
2、没看懂可以多看几遍,但禁止在本文下留言挺川或反川。
3、文章开头借用了《罗辑思维》节目的一期内容,题目就叫《成名的代价》。
4、NICO是我家宠物猫,女,5岁。蠢得很,不要选它。
5、徐继畲的按语勒石刻碑,由宁波府于咸丰三年(1853年)赠送给美国。至今,这块石碑镶嵌在尖方碑塔内西壁200多英尺的高度,表现了东方人的见识(汗)。
6、尖方碑就是华盛顿纪念塔,对,《变形金刚》、《阿甘正传》等影片里都有。
7、文末《沁园春》的作者最近应该很兴奋。
8、结尾借鉴台湾作家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
【作者简介】老稻:70后,北京人。王阳明门下走狗,汪曾祺门下走狗,齐白石门下走狗,罗大佑门下走狗。相关阅读:
【公众号简介】兴之所至、杂草丛生的后花园。文章良莠不齐,五花八门,时评、家长里短、诗词歌赋与流浪猫。相信良知的力量,推崇温和、理性、宽容、妥协。
扫码关注“告别的年代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