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
东汉末年的朝野上下都知道,太仆卿杜密是个清正刚直的好官。
即便是杜密的对立面,贪賘枉法、无恶不作的宦官们,心底也清楚:杜密被称为当时的“八俊”之一,乃实至名归。
不过汉桓帝刘志并不这么认为,他只信任身边的宦官——从小陪他玩耍的阉人们。所以,谁反对宦官,就是反对他,就是大汉的敌人。
所以,当他看到以杜密为首的大臣们集体上书,抨击宦官乱 正文 的奏章时,暴怒下诏,搜捕这些“结党营私”的乱臣贼子。
“三公”之一,太尉陈蕃拒绝在诏书上签字,被免职,桓帝干脆绕过有司法,直接让宦官处理。后者趁机反扑,大兴牢狱,将激烈的反对派一网打尽。
杜密被罢黜,从位列九卿的正部级一撸到底,赶回老家颍川。
颍川太守王昱没有落井下石,相反,他非常敬重这位仗义直言的杜大人——庶民杜密成了太守府的座上客,还经常帮太守举贤荐能,臧否人物,倒也其乐融融。
不久,朝廷上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有个从不过问朝政的边陲武将皇甫规,看到这次“党锢之祸”的获罪名单,激愤之下给桓帝上书:
桓帝没搭理他,宦官们大为恐慌——杜密陈蕃等虽然倒了台,但名声竟如此之好!连远在边关的武将都同情仰慕他们。
此风不可长!看来还是清洗得不够。
波澜再起,这次宦官们下了不少功夫:只要曾只言片语批评过他们的,一律拿下,或捕或杀。到后来,哪怕像蜀郡太守刘胜那样一贯保持沉默的,也统统罢官,以绝后患。
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朝野一片死寂。
黑云压城,山雨欲来,搞得太守王昱心情一直很压抑。渐渐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看杜密越来越不顺眼。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你老杜被害得那么惨,已经是个草民了,还天天跑来议论天下大事,抨击朝政,负能量满满,图什么呢?
04 人形知了
05 他们都死了
这就是成语“噤若寒蝉”的由来,出自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杜密传》。 “三君”、“八俊”:指东汉桓灵二帝期间,几位品德高尚的外戚、士大夫、贵族等。同时还有“八顾”、“八及”、“八厨”,时人以为君子。 党锢之祸:东汉末年外戚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发生党争,前后两次均以后者取胜告终。一般认为,东汉亡于党锢之祸和黄巾起义。 皇甫规乃当时名将,后开馆授徒,有著述传世。他并非不问朝政,文中是演绎。 “噤若寒蝉”的对话之后,王昱对杜密愈加尊敬;王昱、刘胜的结局不可考,文中是演绎。
想拥有这样的私人定制的印章吗?戳此 ↑
或加V:hanshuo0690
【公众号简介】兴之所至、不预设立场的时评与杂谈。相信良知的力量,推崇温和、理性、宽容、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