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合集
#能源/石油/数字能源/油气/化工/燃气/海洋能源/海洋生态
196个
当前,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度演变、方兴未艾,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 大战略方向和一致宏大行动。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可再生能 源替代行动,是推进能源革命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的重大举措,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生态文明建 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应对气 候变化自主贡献承诺的主导力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 转型、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攻坚期,我国可再生 能源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制订本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 利用水平、技术装备、产业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为可再生能源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发规模持续扩大。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 机达到 9.34 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 42.5%,风电、光伏发电、水 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 2.8、2.5、3.4、0.3 亿千瓦,连续多 年稳居世界第一。 利用水平显著提升。2020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达 6.8 亿 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13.6%。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 量 2.2 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 29.1%,主要流域水电、风电、 光伏发电利用率分别达到 97%、97%、98%;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 量约 5000 万吨标准煤。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水电具备百万千瓦级水轮机组自主设计制 造能力,特高坝和大型地下洞室设计施工能力世界领先。陆上低风 速风电技术国际一流,海上大容量风电机组技术保持国际同步。光 伏技术快速迭代,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量产单晶硅、 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 22.8%和 20.8%。 产业优势持续增强。水电产业优势明显,我国已成为全球水电 建设的中坚力量。风电产业链完整,7 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位列全 球前十。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分别占全球产量的 76%、96%、83%和 76%。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成本持续下降、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可再生能源发电 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稳步 实施,市场化竞争性配置有序推进,监测预警机制逐步完善,事中 事后监管进一步加强,稳定了市场预期,调动了各类市场主体的积 极性。但也应该看到,虽然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较快,但在能源消费 增量中的比重还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和高效 消纳利用的矛盾仍然突出,新型电力系统亟待加快构建;制造成本 下降较快,但非技术成本仍相对较高;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发展相 对滞后;保障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 善。“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关键期,全球能 源将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进,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长为支撑经 济社会发展的主力能源;我国将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处于大有可 为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能源革命和应对气候 变化的主导方向和一致行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明显加快,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呈现性能快速提高、经济性持续提升、应 用规模加速扩张态势,形成了加快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世界潮流。过去五年,全球新增发电装机中可再生能源约占 70%,全球新增发 电量中可再生能源约占 60%。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提高应对气候 变化自主贡献力度,进一步催生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阶跃式发展新动能,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主导方向,预计 2050 年全球 80%左右的电力消费来自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高度活跃,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为可再生能源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 撑,储能技术、精准天气预测技术、柔性输电技术、可中断工业负 荷技术等持续进步,可再生能源与信息、交通、建筑等领域交叉融 合,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能源系统形态加速 迭代演进,分散化、扁平化、去中心化的趋势特征日益明显,传统 能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界限逐步打破,为可再生能源营造了更加开 放多元的发展环境。从国内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新任务新要求,机遇前所未有,高质量跃升发展任重道远。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逐步 实现能源独立的必然选择。按照 2035 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 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生态文 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明确 2030 年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作为碳减排的重要举措,我国可再生 能源将加快步入跃升发展新阶段,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加速替代,成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导力量。我国风电 和光伏发电技术持续进步、竞争力不断提升,正处于平价上网的历 史性拐点,迎来成本优势凸显的重大机遇,将全面进入无补贴平价 甚至低价市场化发展新时期。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既要 大规模开发、又要高水平消纳、更要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等多重 挑战,必须加大力度解决高比例消纳、关键技术创新、稳定性可靠 性等关键问题,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高质量跃升 发展新阶段,呈现新特征:
一是大规模发展,在跨越式发展基础上, 进一步加快提高发电装机占比;
二是高比例发展,由能源电力消费 增量补充转为增量主体,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快速提升;三是 市场化发展,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平价低价发展,由政策驱动发展 转为市场驱动发展;
四是高质量发展,既大规模开发、也高水平消 纳、更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一步引领能源 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方向,发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导作用,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主力支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以高质量跃升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大力发展不动摇,以区 域布局优化发展、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以 行动计划落实发展,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 纳和存储能力,巩固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新 型电力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 展,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 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体制完善,加快 培育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产 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巩固提升可再生能源产业创新力和竞争 力。坚持多元迭代。优化发展方式,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 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 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构建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因 地制宜、多元迭代发展新局面。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电源与电网、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 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消纳的关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可再 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安全可靠供应相 统一。
坚持市场主导。落实“放管服”改革,健全市场机制,破除市场 壁垒,营造公平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全社会开发利用再生能源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自我发展、自主发展能力。 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 态环境保护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到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全过 程,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生态治理效益,推动可 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坚持协同融合。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国土、环保、水利、财税、 金融等政策协同,形成促进新时代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 力,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兴技术、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基建等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领域、新场景。 展望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碳排放达峰 后稳中有降,在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25%左右和风电、 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的基础上,上述指标均 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化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取得实 质性成效,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巩固提升,基本建成清洁 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锚定碳达峰、碳中和与 2035 年远景目标,按照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20%左右任务要求,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 用,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是:——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2025 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 10 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 量中占比超过 50%。 ——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 3.3 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 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 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目标。2025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 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 3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 权重达到 18%左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目标。2025 年,地热能供暖、生物质 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 6000 万吨 标准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