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本期目录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六论”韩振峰,王宣珂
五年规划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范式考察孙绍勇,刘艳
乡村振兴研究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与发展进路曾祥明,胡元
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困境审视及实现路径龚晓莺,王丹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国际中文教育学术文摘》的建设动因与实现路径袁礼,李德鹏
社会学研究
差异化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适应性供给龙斧,李玉霞
致富不忘带头: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路径研究——基于75个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谢治菊,李永发
法学研究
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专利保护的理据与进路许中缘,郑煌杰
文学研究
论文摘要等
◆习近平文化思想“六论”
作者:韩振峰,王宣珂(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依据新时代文化发展新要求,阐释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中华文化主体性,阐明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总结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论、价值论、使命论、建设论、方法论、保障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六论”,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具有内在联系性、统一性和整体性,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基金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创新研究”(20LLZZA006)的阶段性成果。
◆五年规划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范式考察
作者:孙绍勇,刘艳(西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五年规划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编制实施的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以贯之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十四个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实践内容。以五年规划视角来解码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魂脉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优势以及科学系统的思维优势。与此同时,以五年规划推进文化建设在增进人民政治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五年规划;文化建设;独特优势;范式考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23ZDA08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化及其基本经验研究”(20CKS047)、陕西省社科基金专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研究”(2023LS02)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陈柳钦(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摘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两个“轮子”,也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引擎”,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两大重要支柱,而城乡融合发展正是这两大战略支柱的结合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从其内涵和互动关系可以看出,这两大战略都是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国民福利、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协调和高水平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协同发展,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追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发展,既需要两大战略各自实现较高水平的发展,也需要两大战略在发展过程中的耦合协同实现和谐。因此,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需要依托式、吸收式、反哺式以及互惠式的发展路径。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研究”(23ZDA012)、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新时代乡村基层统战工作问题研究”(ZK20230213)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与发展进路
作者:曾祥明,胡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指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通过数字技术与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有机结合,打造宜居兴业的数字乡村,推动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结合安徽合肥 M村和N村的调研发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建设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依托。当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存在着政策机制、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人才供给等方面的问题。为此,要完善数字乡村顶层设计,实现机制赋能;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保障赋能;扩大乡村数字技术创新供给,实现技术赋能;优化乡村数字建设人才队伍,实现人力赋能。关键词:数字技术;乡村振兴;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研究”(23ZDA012)、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新时代乡村基层统战工作问题研究”(ZK20230213)的阶段性成果。
◆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困境审视及实现路径
作者:龚晓莺,王丹(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数字时代,平台经济逐渐融入“三农”领域。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互动,呈现了为农民创造自主、多样的发展机遇,指出了通向共同富裕目标的一种策略。通过分析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历史演进和现实路径,指出在这推进过程中面临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对平台文化容纳度不够、乡村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农民数字化生态建设意识薄弱、农民自治借助平台动力不足等问题,认为在精准理解平台经济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基础上,以主体性振兴为视角,在乡村产业升级、乡村文化传承、乡村人才培育、乡村生态保护、乡村组织治理等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农民在平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关键词:平台经济;乡村振兴;主体性振兴;数字化;乡村治理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的布局优化与实践创新研究”(21BKS063)、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学理化阐释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研究”(2023ZSS026)的阶段性成果。◆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成长的逻辑与路径
作者:李宝贵(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刘家宁(辽宁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李慧(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
摘要:回答“何为学科成长、学科如何成长”是深入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提。首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成长实践归纳为四个时期九个阶段,并指出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其次,探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成长逻辑:内在动力表现为由学科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学科自身的发展动力;外在推力则依赖于适应社会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学科发展机制,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提出未来学科成长的探索路径:把握国际中文教育双重本质内涵、明确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基点边界、关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生态建设、构建国际中文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高层次的中文教育专业人才、实现全球中文教学的数智化发展,为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成长;阶段划分;成长逻辑;路径探索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配合支持更多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现路径研究”(22BYY154)、国家语委重点项目“中华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对策研究”(ZDI145-37)和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重大项目“国际中文教育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研究”(23YH01A)的阶段性成果。◆《国际中文教育学术文摘》的建设动因与实现路径
作者:袁礼(教育部 中外语言交流与合作中心),李德鹏(苏州科技大学 文学院)
摘要:国际中文教育的学术文摘刊物建设是提升国际中文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国际中文教育相关学术期刊有推广和引导作用。此类文摘刊物有助于弥补当前国际中文教育论文转载数量的不足,引领国际中文教育论文的研究方向,提升“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学术组织计划(期刊)”的办刊成效。《国际中文教育学术文摘》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栏目设计应突出学科性、摘编方式应体现实用性、选文标准应具备技术性、刊期安排应兼顾容量和时效、建设主体应保持权责一致性。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学术文摘;建设动因;实现路径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2021年度委托项目“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研究”(WT145-2)、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2023年度委托项目“《国际中文教育学术文摘》可行性及创刊工作研究”(23YH03E)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韧性社区建设路径研究
作者:郝宇青(华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李玉轩(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面对不确定性风险的扰动与冲击,传统的理论框架难以回应社会现实样态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耦合效应,韧性理念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共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推进,要求反思和探索基层社区治理在应对风险社会、供给公共服务、培育社会资本、提升治理效能等维度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机制。研究发现,现阶段推进韧性社区建设,还面临着组织能力滞后、资源整合松散、情感维系游离等现实梗阻。因此,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以及推进韧性社区的持续性发展,需要把握韧性社区的功用和治理逻辑,在结构要素、功能效应、社会价值等维度建构富有韧性的治理体系,以回应不确定性情境下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韧性社区;社区治理;不确定性风险;治理能力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建百年经验研究”(21JZD00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治理智能化的伦理挑战及其应对研究”(22BKS086)的阶段性成果。
◆差异化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适应性供给
作者:龙斧(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武汉大学战略决策研究中心,昆山杜克大学),李玉霞(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现象严重,城市养老服务的供给压力随之越来越大。基于适应性供给研究视角发现,在城市化水平、社区治理能力、社区区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社区资源禀赋及其形塑的社区支持体系差异化程度不断扩大 ,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分类式、针对性供给。研究通过对武汉城市社区的调研,以适应性供给为视角,发现新开发商品房社区适宜以市场化为导向走“企业+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后单位制社区适宜依托内生力量发展社会性互助养老;棚改、村转居社区应注重政府行政力量的介入,优先解决老年人基础性公共福利及养老公共服务,满足老年人群体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社区资源;适应性供给;资源禀赋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县域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研究”(20BSH153)、国家自科基金项目“中国内需市场结构合理性与扩大内需政策效应性的机理研究—决策优化模式探求”(71071118)的阶段性成果。◆致富不忘带头: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路径研究——基于75个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作者:谢治菊(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李永发(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摘要:作为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活跃群体,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如何激发致富带头人的内生动力,打造人才培育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依据精英治理理论,借助Nvivo软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对75个访谈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政府、个体、社会支持、自然环境因素对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影响,发现有精英带动型、农户探索型、多源协同型、政策导向型四种培育路径,并对四种培育路径的典型案例、适用条件与政策启示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致富带头人;QCA分析;精英治理理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监测机制与帮扶路径研究”(22&ZD192)。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地方实施激励机制研究
作者:孙晋,蔡倩梦(武汉大学 法学院)摘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地方实施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地方政策制定机关的积极性,促进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地方实施中,应当引入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激励的双重促进作用。将激励机制引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地方实施中具有正当性,平衡论和外部性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既有法律制度和实施需求提供适用基础。当前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地方实施激励机制不完善,表现为制度设计中的激励机制形同虚设,制度实践中的低效现象也较为普遍化。这主要是由自我审查模式的局限性、对惩罚机制的路径依赖、央地协调中存在的治理逻辑差异、地方发展中固有的“唯GDP”观念共同作用所致。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地方实施激励机制,应当遵循央地共建的思路,重点将制度实施成效纳入地方官员的考评体系。同时,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重视能力激励、增强激励工作的规范性,切实维护激励措施的落地实施。关键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地方实施;激励机制;央地共建;绩效考评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适应新时代市场监管需要的权力配置研究”(20&ZD194)的阶段性成果。
◆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专利保护的理据与进路
作者:许中缘,郑煌杰(中南大学 法学院)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是ChatGPT类应用的核心,基于其技术特征,现有著作权保护容易忽视其与传统算法的异同,只保护其具有差异性的代码内容。采用商业秘密保护,不仅会加剧算法的“不可解释性”,还会导致私人利益与公众权益的失衡。适用行业自律保护,则易诱发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不符合市场追求效益与效率的宗旨。而以“公开换保护”的专利保护既能给予其充足的保护空间,也能规制其引发的社会风险。在专利保护体系下,应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与相关客体的差异以确定其专利客体属性,从“正向界定”与“反向排除”入手以划定专利授权范围,立足于其技术特征以修正“专利三性”审查标准,明确其可专利性规则,回应ChatGPT类应用保护的现实需求,赋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ChatGPT;技术特征;可专利性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法自主性知识体系的构建研究”(22VRC175)的阶段性成果。◆语言哲学视域中的新写实小说“修辞转向”
作者:赵黎明(暨南大学 语言诗学研究所)摘要:新写实小说的崛起,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辩证发展,亦是小说叙事艺术的一种“修辞转向”。其从主观“讲述”到客观“呈现”的变化,折射了异常丰富的文学与哲学内涵。站在“名/实”关系视域看待新写实小说,发现它重视“实”更甚于“名”,具有轻主观而重客观的特质;而体现在叙述结构上,不论是情感态度、价值倾向,还是介入强度,都体现出“中性”或“零度”的艺术风格。此外,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不同,新写实善于转喻叙事——直陈其事,消除隐喻,又使其打上了现象学的某些烙印。当然,谓其“客观”“中立”、中性叙事,并不意味着它的倾向性消失,也不是说它放弃了介入生活的文学使命,只是为了说明其小说诗学与既往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说明其对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特殊贡献。关键词:新写实小说;名实之辨;修辞转向;中性叙述;转喻叙事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语言诗学与近四十年中国先锋文学运动关系研究”(18BZW12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