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埃及约旦以色列游记(一)

高善罡 善罡手记 2023-10-11
       11月19日凌晨30分,我们乘坐埃航SM956航班,于当地时间上午5点50分抵达开罗,飞行时间10个多小时,飞行里程8270公里。
        由于地接社已经提早办理好落地签的手续,我们一行10人很快出关,前往机场附近的Le Passage酒店早餐。之后,我们乘坐中巴前往位于吉萨区的金字塔群和金字塔的守护神——狮身人面像。陪同我们的国旅领队是位昵称蘖蘖的干练美女,还有当地导游、中文名叫做“理想”的阳光男孩。理想中文讲得很好,而且对中国游客十分热情,非常有礼貌地向大家问好,还教我们早上用阿语问好可以说 “撒把嘿尔”。

       他自我介绍说,今年26岁,未婚,开罗大学历史系毕业,曾经在中国工作过两年,个人志向是开办一个专门服务中国游客的旅游公司。他还说,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女朋友,在埃及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但是他还是觉得娶一个比较好。我们纷纷祝贺他心想事成,并且开玩笑说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变心。开罗的街道很窄,车辆很多,司机又不遵守交通规则,因此处处堵得一塌糊涂。但是说笑之中,还是感觉很快就到达了吉萨金字塔群。
        行前自己做了一些功课,加上理想的介绍,我大体了解了古埃及历史梗概。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于约7450年前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区(约公元前5450年),古埃及王国于约5150年前(约公元前3150年)建立,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其间,古埃及王国可分为早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等十个时期,历经三十多个王朝。吉萨金字塔修建时间约为公元前2631至前2498年,由古王国第四王朝的三位法老胡夫、哈夫拉和孟卡拉建造,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第一次见到金字塔是在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一幕,持有万贯家财的里奇维和她朋友杰奎琳的恋人西蒙结婚了后,兴致勃勃地爬上金字塔,这一场景被洞察万物的赫尔克里·波洛收在眼底。影片中的金字塔荒凉空旷,人迹罕见,以至于波特在金字塔下闲坐在藤椅上就对眼前恋人的所为一目了然。令人遗憾的是,今日的金字塔下车流滚滚、人声鼎沸,再无当年那份清净,多少让人有些失望。
        塔高146.59米的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埃菲尔铁塔还未建成时,胡夫金字塔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哈夫拉金字塔目前是136.5米,由于建在吉萨的最高处,看上去比胡夫金字塔要高。孟卡拉金字塔高度只有 65.5米,是三座金字塔中最小的一座。面对几乎实心的巨石体金字塔,我们爬十几米都觉得挺费劲,真不知当年里奇维和西蒙是凭着怎样的激情几下子就爬到金字塔顶上的,更好奇当年成群结队的人在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情形下,如何精确无误地将这些大石块逐层堆砌成壮美的金字塔的。

        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吉萨的金字塔墓区,高二十米,长五十七米,算上两个前爪,全长七十二米。它头戴皇冠,两耳侧有扇状的头巾下垂,前额上刻着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脖子上围着项圈,鹰的羽毛图案打扮着狮身。遥望壮观,近看精细。
无论如何,亲临金字塔毕竟实现了多年的一个夙愿。因此,几乎在第一时间发了此行的第一张“朋友圈”:“金字塔之约”,得到众多亲朋好友的关注和祝福。

       午饭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埃及博物馆。在埃及博物馆的显要位置,矗立着被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玛利埃特雕像。有关介绍资料中说,玛利埃特是法国的考古学家,而蘖蘖坚持说是埃及人。也许第一印象太重要了,在掌握进一步资料之前,暂且搁置争议是明智之举。

        首座埃及博物馆是玛利埃特1958年在开罗北部的卜拉设计建造的。博物馆后又曾两次搬迁,眼前的埃及博物馆是1897至1901年设计建造,1902年搬迁进来的,收藏文物 30 多万件,陈列展出 6.3 万件,堪称世界著名博物馆。一层可以看到从埃及古王国时期到罗马统治时期,包括古代莎草纸、硬币、雕像、桌子、石棺、石柱和浮雕墙等珍贵文物。

       二楼是专题陈列室,陈列的文物来自埃及的最后两个王朝,其中,图坦卡蒙陈列室中的黄金面具、人形金棺、黄金御座等堪称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二楼还有一个木乃伊陈列室,里面安放有20余具埃及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但是,目睹陈列室外的两具木乃伊,虽然历经数千年仍然能看出人的大体轮廓,但是毕竟已是干尸,再也看不到当年英雄的风采和美女的妩媚,因此对于进入木乃伊陈列室的欲望大打折扣——唯恐心中的丰碑倒塌。
        埃及正在投巨资兴建一座大埃及博物馆,我们在参观金字塔群时从新馆工地路过,预计于明年就可开馆。闻听这个消息,好羡慕明年来的游客有眼福。
        从北京坐了一夜飞机到开罗,19日晚上本应躺在舒适的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觉,但是为了20日一早赶行程,我们不得不带着疲劳,从开罗乘坐整整一夜的火车赶到埃及南端的阿斯旺。 
         埃及的火车站和火车都十分简陋,尽管蘖蘖行前给大家打了“预防针”,提醒大家要有充分思想准备,但是眼前情景还是让人大跌眼镜。火车站连像样的候车区都没有,理想只能把我们安排在站台上一间嘈杂的咖啡馆里。列车不要说与我们的高铁比,就是和我们已经淘汰的绿皮车相比,也有天壤之别。旅行社给我们安排的软卧车厢算是条件好的,但是这个好也太勉强了:包厢中空间逼仄打开行李箱都困难;卧具陈旧且不整洁;车厢两端的厕所很肮脏;包厢和走廊的灯光都十分昏暗,进入车厢就像进入地狱一样。许多同行人唠唠叨叨地抱怨着,连衣服都没有脱就早早睡下了。
         我们的旅行同伴也太通情达理了,20日一早到了阿斯旺就忘记了昨夜火车上的痛苦之旅,兴奋地投入新的一天的旅行。阿斯旺头一天的旅行安排十分丰富:阿斯旺水坝、菲莱神殿、未完成的方尖碑,还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努比亚村寨。

        阿斯旺水坝由主坝、溢洪道和发电站三部分组成。站在111米的阿斯旺水坝上,北望是水波粼粼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南眺是宽阔的纳赛尔湖。这座世界七大水坝之一的阿斯旺水坝修建后,实实在在地造福于埃及人民,成功抵御了1964年以来的几次特大洪水和干旱,在几乎全非洲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正因为如此,埃及人民对于当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的苏联政府和专家感恩戴德,还专门修建了纪念塔。理想在纪念塔前让司机停车,招呼大家去拍照,可是大家并不像他那么兴趣浓厚——也许是我们已经有了足以称雄世界的三峡大坝,也许是大家急迫地想尽快到下一个景点。

        开车20分钟,又搭乘20分钟的渡船,我们一行来到位于阿斯旺城南尼罗河中的小岛的菲莱神庙。该神庙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供奉着爱神伊西丝,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话故事充满神秘色彩,是保存古埃及宗教最久的地方。
        理想把我们召集到神庙门口,把用笔勾划的简图铺在自己的胸前,充满激情地向我们介绍伊西斯和这座神庙。他说,伊西斯是古埃及神话中的女神,被视为完美女性的典范,不仅在古埃及是最重要的一位女神,而且也影响到古希腊、古罗马。天主教中的圣母之子的形象,与伊西斯怀抱年幼的荷鲁斯形象也有点雷同。为了祭司女神伊西丝,托勒密二世在古法老神庙的废墟上修建了这座神庙。

       60年代在菲莱岛南面筑起阿斯旺高坝后,神庙几乎全部被淹没。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从1972年开始,埃及政府在神庙四周筑起围堰,将堰中河水抽干,然后将这组庙宇拆成45000多块石块和100多根石雕柱,于1979年8月在离菲莱岛约1千米处的阿吉勒基亚岛上,按照原样重建。
        菲莱神殿的入口是两座梯形的塔门,塔门和砖墙上布满浮雕和古埃及象形文字,理想讲得头头是道,我们仍然是似懂非懂,只是感到神庙图案各不相同、独具匠心,其中有些浮雕明显的人工破坏痕迹,据说是罗马士兵占领时期刻意毁坏的,闻者无不叹息。

        为了尽可能多看一点,拖延了午饭时间赶到未完成的方尖碑遗址。方尖碑是古埃及的杰作之一,据说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也是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之一,花岗岩方尖碑采石场就在阿斯旺。进入采石场大门,沿石阶上行大约四、五十米,可以看出大批石料从这里开采运走后留下的成片空场。“未完成的方尖碑” 已经成形,头部似箭头一般。四周凿有1米宽的壕沟,已经与山体分离,如果将这座方尖碑竖立起来,它将是埃及最高、最大的方尖碑。方尖碑只完成了石材切割,碑身尚未打磨、雕刻,有几处已形成裂缝。方尖碑为何没有完工?无人能够说清。
        午饭后,我们坐上小渡轮横渡尼罗河去努比亚村。渡轮行驶沿途,可以近距离观赏岸边纸莎草,可以远观在水渚沉思的白鹭,在河面戏水的鱼鹰以及正在懒洋洋晒太阳的水老鸭。它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河面上游来游去的渡轮,并没有被好奇的来客所打搅;我们难得在大自然见到如此众多鸟类,都想用相机留下鸟悠闲的倩影,用相机拍不到的便呆呆地看着,这么秀美的鸟,把它的每一个细节留在心里也好。

        努比亚是埃及史前文化就已经存在的古老的民族,很多人相信他们是地球上第一个人种,除古埃及末期王朝的100年左右时间外,一直是埃及统治下的附属国。努比亚人自古就居住在尼罗河上游沿岸,他们没有文字,不知他们如何交流,有着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感。船还没有靠岸,就可以见到涂满各种颜色的努比亚人房屋、成片的椰枣树、沿山势耕种的农田以及在尼罗河边骑着骆驼外出的男人。

       走上岸后,到处是努比亚人的商铺和琳琅满目的商品,我敢肯定浙江义乌的批发商王国已经渗透到这里。长着黑色卷发的努比亚人簇拥在客人周围,无言地推销他们的各种土特产品。努比亚大娘则坐在沿街的民居门口,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人。

       我们走进一家努比亚人住的居室,屋顶上只有一层薄薄的泥巴,屋内陈设十分简单,只有两张床和一张桌子。院子的玻璃缸里趴着两条鳄鱼,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岁左右皮肤黝黑男孩,见到客人随手从缸里抄起一条小鳄鱼在手里玩弄,还友好地把一只巨大的蜥蜴送给客人玩耍,我看同行的无人敢接。 
        我们沿着院子的砖梯爬上一座平台,坐在靠墙铺设的棉垫子之上,小心地沾着蜜汁品尝努比亚人制作的点心,喝着口味怪怪的饮料,仔细体验努比亚人的生活方式。

        我们走进努比亚人小学,干净的教室、整洁的操场让人感受到努比亚人正在穿越千年时光隧道走向现代文明。认真的努比亚老师,用阿文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阿文数字,并且反复教我们朗读。但是绕嘴的阿文对于已过耳顺之年的我们来说如同天书一般,读了七遍、八遍还是记不住,可怜的努比亚老师气得几次举起教鞭。如果是努比亚学生,教鞭是不是就不会停在半空了呢? 

        告别努比亚村回到渡轮上已是日落黄昏,晚霞映照在尼罗河上格外绚丽,轮渡、楼房和山谷只留下给人以无限遐想的轮廓。船上的人们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拿出相机和手机撷取富有魅力的瞬间。
        从渡轮上下来直接入住游轮,看不够的游客还可以登上顶层甲板继续欣赏尼罗河夜景。但是,毕竟奔波一天太累了,几乎所有同行人吃完晚饭进入卧室房间就进入梦乡了。

       我独自走出游轮,沿着尼罗河边散步观看阿斯旺市区夜景。河边,马车载着游客在街上飞驰,船上酒吧霓虹灯明灭闪烁,三三两两的小伙聚在一起眉飞色舞地神吹海聊,也有可怜的妇女带着孩子伸手向游客乞讨。有人高兴有人愁,看来天下莫不如此。
        21日凌晨四点半,就被闹钟从睡梦中惊醒。我们来不及吃早饭匆匆乘车奔向200多公里之外的阿布辛贝神庙。本来觉得我们是起床最早的,出城时车辆堵得水泄不通才知道还有比我们起得更早的。

        出城以后,车在平坦的沙漠公路上奔驰不多时,大家就又纷纷开始补觉。忽然,不知是那个精神头大的同团游客惊叫了一声:“太美了!”大家几乎同一时刻抬头向车窗外望去。只见东面一望无际的撒哈拉沙漠尽头,露出一抹红色,金黄色的沙漠上披上了一块橘色纱巾,让大家初识了太阳神的神奇魅力。理想太善解人意了,他马上让司机把车停在路边,让大家到沙漠上去尽情拍照,直到警察赶来才招呼大家上车。.

        赶到坐落于纳赛尔湖西岸的阿布辛贝神庙时约八点半。阿布辛贝神庙是公元前13世纪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距今已有3300多年。神庙据说是埃及力量的象征,意在慑服当地的努比亚人。
神庙由牌楼门、巨型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前后柱厅及神堂等组成,共有两座由岩石雕刻而成的巨型神庙,分别为:献给普塔赫神、阿蒙拉神、拉一哈拉赫梯神和神化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大神庙及附近的献给女神哈托尔和拉美西斯二世最宠爱的夫人奈菲尔塔瑞王后的小神庙。

        在大神庙里,壁画不仅刻画了在所有神庙中都能发现的宗教仪式,而且刻写了描述国王军队作战的纪念场面和铭文。

        最为神奇的是,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2日)和他统一上下埃及之日(10月22日),阳光穿过60米深的庙宇,依次披撒在神庙尽头右边三座雕像的全身上下,直接照射到神庙尽头的长达20分钟之久,让神殿熠熠生辉,而最左边的冥界之神却永远躲在黑暗里。

        因为阿斯旺水坝的兴建,阿布辛贝神庙在原址被切割并上移200公尺,以避免神庙遭水淹没。不过因为无法如古埃及人般确切掌握天文,现在阳光照进的时间比原来提前了一天。所有到过这里的游客了解这一神奇之后,无不为古  代埃及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从阿布辛贝神庙回到停靠在阿斯旺的游船上,已经是下午两点多。我们刚刚进入饭厅,游船就悄然启航奔赴康翁波了。(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