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复性补偿”——你的童年,我的影子

杜嘉宁妈妈 融易教育 2021-12-23


No.1

童年报复性补偿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每年有七千万成年人会给自己买玩具,五大热销复古玩具是:小霸王游戏机、发条青蛙、滚铁圈、套圈圈水机、爬墙粘人。


专业心理人士把这一现象称为——童年报复性补偿。


我倒是没有买这些玩具,但是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忽然想:


我现在没事就逛书城、逛当当给孩子买书,虽然都是征求过孩子的意见才买的,但这里是否有自己童年渴求没得到满足,而导致现在报复性补偿在孩子身上?


想到这一点,不禁愕然:


正面的“报复性补偿”还好,如果是负面的,不就糟糕了?


可怕。


No.2

当孩子复印了我们的缺点


我之前经常听一种说法——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身上的任何缺点,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我之前对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嗤之以鼻的,觉得太夸张了,比喻也有些机械感。但是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当他身上的缺点暴露得越来越多,我惊恐地发现:这不就是年少叛逆期的我自己吗!


他发脾气时反驳我的话不就是我常用来教训他的吗?!


他抗衡我们的决定、不言不语冷暴力对待我们的姿态,不是与我当年一模一样吗!



我青春期反抗父母的样子,被宁宁活生生地重新演绎在眼前。


我如今自认为苦口婆心的样子,与当年我很反感的妈妈的说教有什么区别?


当彻悟到这个道理时,就发朋友圈说“天道好轮回,就问饶过谁!”


是感慨,更是沉痛的反思。 




No.3

反思基础上的改变,才更彻底


立即当与宁爸说起我的感慨,彼时正被孩子气到跳脚的宁爸,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的木炭——肉眼可见地沉默了。


现在,一直当甩手掌柜的他,也终于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其实并不是靠想当然的权威——那种为人父母天然的权力感,而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需要从他处汲取力量的课程。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之前抱着手机斗地主的宁爸,开始在每个周末陪孩子打篮球、下象棋、一起看一部电影然后一起讨论电影情节;


餐桌上的话题也从“儿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丰富到了NBA、旅游、历史;


叫醒孩子起床的铃声,也从动感音乐换成了早间新闻…… 



No.4

等待孩子的改变


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将童年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烙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点一滴纠正我们性格中阴暗负能量的部分,争取用积极阳光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也不在刻意去逼着孩子学习什么了。


我们期待孩子变得更好。


但我们不再焦虑、着急,只希望能像《奶蜜盐》里提到的那样——陪伴对亲子关系产生不了直接的结果,但它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非常正常的观念:



“生活就是这样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家就是这样的。”


在幸福的家庭中长大,孩子必然也会是一个幸福的人。 




No.5

爱而自由


我可以用一直以来很喜欢的一段话,来为本文做个总结——


如果前方有一条曾经让跌得面目全非的路,而你执意想要去。我希望我不是拼命拉住你说不要去、不能去,而是给你准备最耐穿的鞋子、备好雨伞,告诉你第二个路口很滑、第五条街道上有障碍物;告诉你去吧,回来时家里肯定有一盏灯等你。



我想最好的爱应该是,我爱你而你是自由的。


爱而自由   


     

奶蜜盐共读联盟公号的朋友们,本公号将陆续刊载全国“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共读活动征文比赛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是参加本次共读活动家长的心得,相信能给大家以启迪、引导和帮助。

本篇作者:杜嘉宁妈妈

乌海市第十二中学学生家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