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与生命课堂——浙师大附属学校骨干教师第三次线上培训
2020年7月21日暑假的第二天,张文质老师参加了浙师大附属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三次线上培训活动,主题为:《生命化教育和生命化课堂》。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张老师从职业角度解释教师生命历程中的价值观。
作为教师,在30岁定下职业的方向,40岁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归属感,50岁的教师有命运感,即所谓“命业”。
张老师讲述了自己在十五六岁的年纪到华东师大求学,感叹自己来自于贫困的农村,而同学大多来至于城里——上海。
他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产生自卑感,其原因来自于地域、财富、相貌、才华等,所谓的“地命”。
大学毕业分配的落差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命运感。工作了几十年后对自己的故乡有了更深的认识,原来他认为很贫穷落后的家乡却是一个古代文化之地,这种认识的改变离不开生活的积淀。
张老师刚毕业不久成为省级教研员,组织省里的讲座报告,尽管坐在台上,但对教育不了解,对生命不理解。
曾经去夜大上课,成人高中纪律不好,上课也不出色,起初不被领导认同。
教育最核心、最具艺术的东西是去了解生命,上课要有幽默感、生命感,不能僵硬和冷漠。
教师无法吸引学生的时候决不能抱怨学生不注意听讲。教育是艰难的,不能用纪律约束学生逼迫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教学是为具体的人,要关注人的理解力和情绪状态,甚至是上午第一节课与第四节课学生身体状态的差异。
生命的复杂性作为教师应该去领悟,这是教育最困难的地方。教师应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感悟。
科学家研究改变学生的智力是最难的,其次是身体能力、性格。这也冲击了中国人对性格的认知。生出来的是命运,长出来是的文化,改变命运难,改善文化易。
张老师的讲述娓娓道来,典故通俗易懂。用曾国藩和李鸿章家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家族需要播下文化的种子,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命运。
教师的工作应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应该有职业的信念感。应该按照教育的内在逻辑去完成工作,让更多生命因为你更动听更自豪,这才是教师职业的本性。
教师应该眼中有人,心中有人,引领学生成为生命的探索者,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而服务。张老师归纳了小学、中学、大学老师的区别,总结了师生关系,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师的作用。
小学阶段师生关系是“亲师”,小学老师有爱无类,对每一个孩子都亲善;
中学师生关系是“友师”,中学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
认清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能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帮助我们重建师生关系。
我们不一定能成为拔尖的教师,但能成为一个成熟缜密的教师。情感平衡,思考问题冷静,这离不开学校的文化和领导的成熟度。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是母性的温润的哺育人的艺术。中小学教师是桥梁式的传承,并不需要知识特别的深度与广博。
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老师?张教授认为第一要有美好的童年,第二要身强力壮,第三要家里有钱。
做一名好教师并不是看重教学能力,应该是对学生个体的阅读,知悉生命的艰难后的慈悲,帮助、鼓励、引导学生。
教师知识的短板反而能激发教师努力,学生最不能原谅教师对他的尊严和情感的伤害。
教师要长得像一位教师,具有生命的气息,谈吐优雅,态度和蔼,遇到难题从容不迫,把挑战看作动力,和学生一起直面挑战。
学员代表厉老师发言,听完张老师的讲座后厉老师很有感悟,她也非常认同张老师的理念,要认清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把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去对待去尊重去理解。
她也从张老师提出的教师标准中去衡量自己,反思自己的职业,希望能提高与进步。
学员代表叶老师也深受启发,她从三个方面谈个人理解,第一,教育的对象是生命,是有情感的,我们不应机械单一地灌输知识,顺应生命的特征和规律;
第二,教育的内容也是生命,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后生命,教会学生情感、品德。让学生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更成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生命。
最后朱昌元教授作总结:张老师的讲座自然、亲切,讲座内容与自己的成长和实践紧密联系,没有大话、空话、假话,让人感受到张老师的讲座中有“人”,令人受用、启发。讲座中也有一些有新意的感受和观点令人眼前一亮。
转自:美篇freedom
精彩还有...
# 热门课程 #
▲扫码可试听
# 热门路线 #
7天夏令营(惠州站)| 让童年在笑声中飞舞
21天夏令营 | 解决儿童成长四大症结,培养六大核心能力,奶蜜盐成长学院欢迎你!
研学旅行丨这个暑假,带上孩子跟随博士教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一起玩转雷州半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