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个最美】“最美国门名片”候选人陈容丽:保持热爱 向阳花开


个人简介

陈容丽,女,汉族,2013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西藏边检总站亚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五队副队长、四级警长。


政工达人、思政骨干、文艺大拿……这些都是执勤五队副队长陈容丽身上的亮眼标签。近年来,她先后在总站“不忘初心跟党走  牢记使命建新功”主题教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及全警实战大练兵边检业务比武中获得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在总站原创歌曲《最美的你》中担任主唱,获评国家移民管理局原创MV一等奖;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她创作歌曲《共同的誓言》《为你而歌》,进一步鼓舞了队伍士气,深受广大民警喜爱。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数次,获评总站“优秀文化工作者”。


勤勉奋进,练就一身政工“好武艺”


2013年,陈容丽大学毕业,怀揣着对圣洁西藏的向往,通过入警考试来到原西藏公安边防总队亚东边防检查站,成为了一名边检民警,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她很快成长为执勤队的业务骨干。正当她摩拳擦掌,准备在执勤队一展才华、挥洒青春之时,却因为工作需要,调至站机关政工岗位。面对岗位调整,陈容丽也彷徨犹豫过,因为她完全是“政工小白”,但领导的鼓励以及与生俱来的责任感还是促使她迅速调整心态。


为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熟悉政工知识,陈容丽开始勤学本领、苦练内功。她从每名民警的调配任免、职务职级变动、人事档案等组织人事工作入手,全面熟悉每名民警的人事信息。这些信息从陌生到对答如流的背后,是她熬下的无数个通宵。


民警职级警衔变动工作程序繁琐,要经过资格审查、理论考试、体能测试、公示反馈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表格编辑和汇总工作,涉及基础资料表、考核材料、各种报告等,因为关系到民警的切身利益,任何一项信息都要准确无误。于是,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填报、核对、再填报、再核对。每天面对的是一份份文件、一摞摞材料、一张张表格、一篇篇稿件,经常在办公室度过紧张的假日,有时忙得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加了多少班已无法记清,常常在黑夜的陪伴下默默耕耘,在忘我工作中迎来又一个黎明。


“政工无小事,任何一项数据都关系到民警的切身利益,要做到百分之百准确。”陈容丽常说。


图为陈容丽带领亚东县小学生参观站史馆并为他们作讲解。


尤其是队伍改制转隶以来,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基层政治工作和民警思想情况,她积极与各处室和执勤队的民警深入交流、掌握实情、碰撞思想。组织开展“政治工作座谈会”10余次,收集整理基层政治工作意见建议120余条,撰写政治工作调研报告6篇,创新提出了边检站政治工作“思想教育是基础、培养发展是关键、作用发挥是重点、能力提升是目标”的整体思路,得到领导的高度肯定。


善于思考、勤于笔耕的她,这些年一共写下了近4万多字的学习笔记,撰写的380余篇政工信息、理论文章、新闻稿件,先后在公安信息网及中央级、省级媒体上发表。她迅速成长为一名“懂法律法规、懂方针政策、懂移民业务、懂政治工作”的优秀政工骨干,实现了从“政工小白”向“政工达人”的华丽转变,练就一身政工“好武艺”。


担当重任,讲好边境线上“思政课”


2018年底,公安边防部队即将改制转隶,部分民警思想存在波动。陈容丽意识到,此时此刻,必须要扎实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广大转改民警上好“思政课”,要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好、力量凝聚好、步调调整好。


她主动请缨,带领站里其他2名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前往每个处室、每个执勤队、每个执勤点,和民警们“唠家常”,从转改民警的职业规划到待遇保障,从民警家乡的风土人情到婚恋交友,陈容丽跟大家有着聊不完的话题。她为100余名民警宣讲新体制下干部任用、民警跨省调动等政策,深入了解民警诉求,耐心为民警答疑解惑,尽心解决民警困难,设身处地为民警进行思想疏导,引导民警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与站里所有民警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赢得了广大民警“点赞”“好评”。


“陈容丽一直从事干部工作,跟我们讲了很多政策性的东西,而且她这个人比较随和、很接地气,大家都愿意跟她聊天,现在,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是踏实了。”执勤五队民警李锦辉这样说道。


亚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地处中、印、不三国交界的偏远地区,如何在人迹罕至的边境线为民警讲好“思政课”,陈容丽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边境一线,做进民警心里,陈容丽开始自学心理学,用三个月时间“啃下”了《心理学导论》《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五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并成功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而且给自己定下了每月的“四个一”的任务,即给民警上一堂课、到基层走一趟、与民警谈一次心、接听民警电话4小时。


图为陈容丽为单位民警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陈容丽总是想方设法为民警谋福利,在她的牵头策划下,今年8月,边检站将和亚东县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边守边爱,情定国门”青年联谊活动,有了组织的大力关心关怀,青年民警的婚恋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我们要把每个民警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为他们做好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要躲着问题跑,不要遇到困难就‘溜墙根’,这样才能把‘思政课’上好、上巧。”陈容丽总结道。


保持热爱,唱响移民管理“最强音”


“音乐是跳动着的音符,是心灵最深处的呐喊,音乐看似虚无缥缈,却有着无穷的力量,脚步到不了的地方,那就让歌声去代替吧。”这是陈容丽一直坚信的。陈容丽从小就在音乐上表现出自己的聪颖和天赋以及无限热爱。在四川音乐学院读书期间,陈容丽曾经是学校音乐协会的会长,还是校园乐队的成员,擅长吉他、贝斯、钢琴等乐器。


大学毕业后,陈容丽被分配到亚东边防检查站工作,成为一名检查员。热爱音乐的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会在音乐的海洋里徜徉,谱写多彩戍边生活乐章。


“你从满山荆棘中走来,步伐铿锵而豪迈,你用满腔滚烫的热血,染红旗帜色彩……”这首《为你而歌》是2021年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陈容丽个人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歌曲以党的艰辛历程与移民管理队伍的身份变化为主线,讲述了新时代移民管理队伍从“橄榄绿”到“藏青蓝”的变化,展现出纵然“颜色”不同,但本色初心依旧不改的良好形象,真挚表达了移民管理队伍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决心。


图为陈容丽(右一)参加国家移民管理局“我站立的地方是国门”主题活动。


类似这样的歌曲,还有《最美的你》《共同的誓言》等等,她深知边境线上的歌声意义非凡,她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移民管理事业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融进歌声中,在边境线上引亢高歌、悠扬回荡。


近五年来,陈容丽积极参加国家移民管理局大型文艺晚会1场次,总站大型文艺晚会8场次,参加“文艺轻骑队”前往日喀则、阿里方向巡演12场次,总行程超6万公里,多次担任总站合唱比赛编排负责人,在全区建党100周年合唱比赛和“喜迎党的二十大 聚力奋进新时代”全区七一歌咏比赛中荣获三等奖、二等奖,全面展现了西藏移民管理警察的新面貌、新作为、新担当。


图为陈容丽参加总站2022年“4.23”世界读书日读书分享会活动。


“她的歌声甜美清冽,轻柔舒缓,每次听到她的歌声,都能直击灵魂最深处。”这是日喀则、阿里基层民警对陈容丽的印象。她用情真意切、积极向上的歌声在雪域之巅唱响移民管理警察“最强音”,激励着广大戍边民警扎根高原、戍边卫国,是广大民警公认的“文艺大拿”。


入警以来,她始终对工作生活保持热爱,向阳花开,在平凡中践初心,于细微处绽芳华,在雪域高原书写无悔青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着移民管理警察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擦亮了边境线上的“国门名片”。


供稿:亚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作者:许鹏飞

编辑:郭远敬、许鹏飞


往期回顾

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