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 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项目走进洛阳
1951年开始,在周恩来和陈云的主持下,中国开始制订从1953年到1957年的国民经济“一五”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学习苏联的发展模式,尽快地使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康庄大道。其中,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单位是“一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又称“156项工程”。
△
1958年12月焦裕禄(前排左四)与洛矿厂领导、车间工人、技术人员和苏联专家在我国第一台Φ2×4米多绳卷扬机前合影留念
“156工程”在国内的多个地区如哈尔滨、沈阳、西安、太原等地均有分布。洛阳156项目的特殊之处在于,不同于哈尔滨等地本来就有较为厚实的工业基础积累,部分项目属于军工且处于高度保密的状态,洛阳的大多为民用项目,因此在一开始就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
一拖的冲压三八组
1954年,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将新中国的第一个拖拉机厂——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以下简称一拖)定在河南洛阳。
1955年10月1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主厂房正式动工。
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诞生。
△
1958年7月20日,中国第一台履带拖拉机在一拖诞生
△
团队成员参访一拖生产车间
△
团队成员参访洛矿生产车间,在世界最大的18500吨油压机前合影
同一时期,洛阳涧西区还有其他5家156项目,由一拖牵头,联合选厂、联合勘探、规划、设计、施工。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一个直接取材于苏联工业区模式的、整齐、严谨、和谐、雄伟的社会主义大工业区,从无到有,迅速展开在黄土高原的荒野之上,为新中国提供了未来工业化的一幅直观蓝图。
△
与亲历者合影
今天,一拖和洛矿(中信重工)仍然是中国举足轻重的工业巨子,但除此之外,它们的过去早已融入共和国的历史,成为新中国红色工业遗产的一部分。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既体现于有形的机器、档案和传记史料,更应包括不同年代建设者的历史记忆,那些逐渐远去的声音,理应被及时倾听、记录,通过研究者的访问得以留存。
因此,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以新中国工业建设为历史纵轴,以参与洛阳一拖与洛矿建设的亲历者为口述研究对象,于2019年1月初启动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洛阳)”项目。团队由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周晓虹教授带领,来自南京大学、江苏省委党校、南京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共二十余位社会学、新闻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学者与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
△
团队成员在一拖毛泽东像前合影
团队于2019年1月3日从南京出发,到达洛阳后对一拖与洛矿的亲历者进行口述史访谈,既关注亲历者个人生命史的进程,也关注亲历者个体与时代的互构;既进行相关文献、实物、照片等各类相关资料的搜集,也注重资料背后的人物情感与时代气质的勾勒;既重视访谈现场亲历者与访谈者两代人之间的记忆与情感共鸣,也不忘访谈后文字整理与影像记录对后世的精神传承。10余天时间内,团队累计完成124组访谈个案,访谈亲历者人数达150余人,访谈时长累计300余小时,收集实物与照片3500余件。截止目前,团队成员经过为期九个月的努力,完成了近500万字的口述史文稿,再现了共和国工业建设初期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
△
团队成员在洛矿焦裕禄像前合影
在洛阳访谈期间,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收到了亲历者王兴贵先生捐赠的自1952年起在洛矿工作生活的日记、笔记、书信等文献资料。这是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筹备建立“新中国生活资料馆”后收到的第一批捐赠资料。为此,当代中国研究院特举行“王兴贵先生文献捐献仪式”,由周晓虹教授主持,王兴贵先生动容地讲述了他与共和国工业建设的生命故事,全体团队成员深受感触并向王兴贵先生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
王兴贵先生捐献仪式合影
校对:章抒文 王以宁 王安迪
编辑:于皓 续璞
主编:贺光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