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乔世璋Nature Energy:可“氮”可“氨”!新型尿素氧化催化剂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催化开天地 Author 海之角


成果简介



尿素,通常存在于废水中,但可用于燃料电池的动力,并可作为电解槽中水的替代氧化底物。然而,对尿素氧化反应机理的认识不足和缺乏有效的催化剂,阻碍了这类应用的发展。

近日,来自安徽大学的陈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刘庆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乔世璋等研究者,研究表明,泡沫镍负载的亚铁氰化镍(Ni2Fe(CN)6)催化剂传统的镍基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更好的稳定性。相关论文以题为“Nickel ferrocyanide as a high-performance urea oxidation electrocatalyst”于2021年09月20日发表在Nature Energy上。

本文要点



1. 实验和计算数据表明,尿素氧化反应途径不同于大多数其他的镍基催化剂,其包括了NiOOH衍生物作为催化活性化合物。Ni2Fe(CN)6能够直接促进两阶段反应路径,包括中间氨的产生(在Ni位点)和它的分解成N2(在Fe位点)。

2. 由于不同的决速步和更有利的热/动力学能量,Ni2Fe(CN)61.35 V(等于0.98 V的过电位)的电位下,达到100 mA cm−2的阳极电流密度

背景介绍



电化学尿素氧化反应(UOR),在一系列与能源相关的应用和器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碱性介质中的UOR是一个6电子质子(或羟基)耦合转移步骤,CO(NH2)2 + 6OH-→N2 + CO2 + 5H2O + 6e-,平衡电位(E)为0.37 V(相对于可逆氢电极(RHE))。目前,由于6e转移过程复杂,UOR的过电位仍然很高。然而,在节能型电解槽中,UOR作为传统析氧反应(OER)制氢的理想替代阳极半反应,仍有巨大的潜力。它也可用作直接尿素燃料电池的阳极反应。虽然UOR的过电位大于OER的过电位,但其固有的较低的热力学平衡电位(0.37 vs 1.23 V)使UOR的总操作电位小于OER。此外,尿素存在于全球范围内人类的尿液、富含尿素的废水以及工业活动的副产品中。同时,与新出现的海水氧化反应相比,UOR的反应电位低于脱氯反应(E°= 1.36 V),可以避免氯气的生成。

与OER相比,UOR的动力学更为迟缓,因为在过程中有更多的电子被转移,这需要高性能的催化剂来降低过电位,以实现高效的器件。最初,一些贵金属催化剂,如Ti-Pt, Ti-Pt - ir和Ru常被用来提高活性,但由于它们的稀缺性,价格昂贵。然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氢氧镍、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等为基础的非贵金属UOR催化剂,由于过电位高、电流密度低、稳定性不强等原因,其催化性能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此外,所报道的UOR催化剂的稳定性也存在问题;在连续反应50小时内,只有少数催化剂的相对电流密度高于初始值的90%。
这种不良的性能可能是由于固有的反应机制。具体来说,对于研究最多的镍基材料,在UOR发生之前(例如,1.40 V),催化剂不可避免地进行自氧化过程,在表面形成Ni3+态NiOOH衍生物(通常发生在~1.36 V),然后作为UOR的直接活性位点。NiOOH表面上广泛研究的UOR途径是*CO(NH2)2→*CO(NH2)→*CO(NH·NH2)→*CO(NH·NH)→*CO(NH·N)→*CO(N2)→*CO(OH) + N2→*CO(OH·OH)→*COO,其中*CON、*CO-NH和*COO是关键中间体。在此方案下,整个反应的决速步(RDS)是最后一个*COO中间体从活性位点解吸形成CO32−电解质。然而,由于Ni3+活性位点与*COO中间体的强烈结合,该反应机制的能量学(~1,242.2 kJ mol−1)不佳,导致催化剂活性较低。尽管已经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催化剂,其组成和结构不同,但大多数都涉及到NiOOH物种,因而限制了活性。
在此,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更有利的UOR途径,由亚铁氰化镍(Ni2Fe(CN)6)电催化剂触发,普鲁士蓝类似物之一。与现有催化剂相比,Ni2Fe(CN)6具有最佳的UOR活性。

图文解读



物化性质

图1. Ni2Fe(CN)6催化剂在三电极电池中UOR性能的评价
研究者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在泡沫镍上制备了典型的Ni2Fe(CN)6催化剂,将清洗后的泡沫镍浸泡在聚乙烯吡咯烷酮、C6H5Na3O7·2H2O、NiCl2·6H2O和K3[Fe(CN)]6的混合溶液中,不同的老化时间和盐浓度。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模式获得Ni2Fe(CN)6粉(图1),允许确定一个立方相的铁原子坐标与碳原子在CN物种和镍原子有两个配位形式:一个与CN-中的N原子配位,另一个单独位于中心。
UOR性能评价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显示,优化后的Ni2Fe(CN)6催化剂上的UOR比OER表现出更负的起始电位(图1b)。如图1b所示,Ni2Fe(CN)6上的尿素氧化在自氧化之前进行,以得到高价态的Ni3+物种(例如NiOOH)。这与大多数报道的镍基催化剂非常不同,在UOR之前形成NiOOH相并作为活性表面。如图1c-d等所示,在测试过程中,Ni和Fe的吸收边位置保持不变,接近初始2+价金属的位置。
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另外两种类似氰化物,即亚铁氰化物(Fe4[Fe(CN)6]3)和氰化钴镍(Ni3[Co(CN)6]2)的活性比Ni2Fe(CN)6差(图1e)。动力学研究表明,Ni2Fe(CN)6上的UOR过程与尿素浓度无关(图1f),这与报道的镍基电催化剂一致。由图1g可以看出,UOR对KOH的用量有很强的依赖性,对OH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10,与其他镍基电催化剂的反应级数约为2.00不同。
与NiC2O4催化剂的比较

图2. Ni2Fe(CN)6与传统NiC2O4催化剂的比较
作为对照,研究者制备了一种常规的草酸镍(NiC2O4)催化剂,并将其与Ni2Fe(CN)6进行了对比,通过一系列的原位光谱测量来阐明UOR机理。在Ni2Fe(CN)6的拉曼光谱中,在2,100和2,140 cm-1处的两个强峰具有氰化物拉伸的特征,而250和348 cm-1处的峰值属于Ni-N伸缩振动,510 cm-1处的峰值属于Fe-C伸缩振动(图2a)。与之对应,UOR过程中,在高电位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473和560 cm−1的NiOOH双峰(图2b等),表明其部分重构为NiOOH,与现有文献一致。
正如预期的那样,与NiC2O4催化剂相比,没有NiOOH物种的Ni2Fe(CN)6表现出明显的UOR活性增强(图2c)。如预期的那样,NiC2O4与电解质中OH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75(图2d),进一步说明了NiOOH的常规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图3. Ni2Fe(CN)6(011)表面UOR反应机理图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者提出了UOR的机理,包括两个阶段,即从尿素到NH3 (CO(NH2)2 + H2O→CO2 + 2NH3)的化学过程和从NH3到N2 (2NH3 + 6OH→N2 + 6H2O + 6e)的电化学过程。第一阶段包括:尿素吸附、脱氨、脱碳和NH3脱附四个步骤(图3a)。第三个基本反应([M·OCONH2]ads→[M·NH2]ads + CO2)是热力学限制步骤。在反应动力学方面,Ni和Fe位点的反应活化能ΔG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图3c),即1.38 eV (Ni位点)和1.46 eV (Fe位点)。具体来说,TSNi1或TSFe1的几何形状中存在一个四元环(TS,过渡态),虚线表示M-O和C-N键的断裂和M-N键的形成。
第二阶段(图3b)的关键步骤是IMFe7(或IMNi7) (IM,中间产物)的形成,脱氢反应[H2N·M·NH2]ads + OH− →[HN·M·NH2]ads + H2O + e-即为热力学限制步骤,其RDS如图3b,d所示。活化能表明,Fe位点更容易克服能量障碍,即1.29 eV的ΔG‡(Fe位点)比1.33 eV (Ni位点)更容易克服。
所提出的总体反应机制假设,Ni负责尿素转化为氨和二氧化碳,Fe负责氨转化为氮(图3)。DFT计算揭示了Ni和Fe位点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这与实验观察相吻合,Ni2Fe(CN)6表现出明显高于其他类似结构的催化剂(Ni3[Co(CN)6]2和Fe4[Fe(CN)6]3)的活性(图1e)。
氨检测
为了进一步说明Ni2Fe(CN)6上化学生成NH3和电化学氧化NH3的两阶段UOR机理,研究者还测量了不同氨含量溶液中Ni2Fe(CN)6上NH3氧化的LSV曲线。通过对比LSV曲线,发现氨氧化和尿素氧化在Ni2Fe(CN)6上的起始电位非常接近。这意味着第一阶段原位生成的氨(尿素制氨)可以电催化氧化为最终产物N2,这与DFT预测的UOR过程为两阶段过程一致,如上所示。因此,研究者提出NH3是Ni2Fe(CN)6表面UOR过程的关键反应中间体,这与目前报道的机制有很大不同,其中*NCO、* HN-CO或*COO为中间体。
中间体的鉴别

图4. 不同条件下催化剂的原位SR-FTIR谱图
研究者进行了原位同步辐射傅里叶变换红外(SR-FTIR)分析,以识别DFT计算中提出的临界反应中间体(图4)。对于Ni2Fe(CN)6,在UOR工作电位(例如1.35-1.65 V)下,与OCP光谱相比,在2,925 cm-1和1,203 cm-1处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吸收带,这两个吸收带分别属于*N=NH2+的N-H伸缩振动和*OCONH2物种的C-O伸缩振动(图4a)。此外,随着电势的增大,这两个特征峰变得更强(图4c,d)。谐波振动频率的模拟结果(图4e)也表明,两个峰可以归因于*N=NH2+和*OCONH2物种。这清楚地表明:这两个中间产物是在UOR过程中产生的,IMFe9和IMNi2中间产物的DFT计算也支持了这一点。
UOR驱动节能系统
为了建立一个受益于Ni2Fe(CN)6催化剂上的UOR的节能系统,研究者组装了一个UOR//HER电解器,使用Ni2Fe(CN)6作为阳极,在含有1 M KOH和0.33 M尿素的电解质中。
为了获得电流密度为10和100 mA cm-2,尿素电解需要电池电压分别为1.38和1.50 V,而水电解需要电池电压分别为1.56和1.85 V(图5a)。这充分说明了Ni2Fe(CN)6电催化剂UOR工艺的节能优势。此外,该UOR//HER电池的H2产量稳定,法拉第效率超过90%(图5b)。

图5. 在氢气和H2O2的节能系统中,OER被UOR取代
正如预期的那样,尿素电解需要比水电解更小的能量输入来消除尿素和生成H2O2(图5c)。具体来说,在电池电压仅为0.63 V时,H2O2产生率为225.3 gm-2 h-1(法拉第效率为82.3%),尿素消除率为140.1 gm-2 h-1(法拉第效率为94.9%)(图5d)。

总结展望



综上所述,研究者采用一种简单且易于扩展的方法制备了具有高超活性的Ni2Fe(CN)6。其稳定性优于其他镍基UOR电催化剂,但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镍衍生物需要较长时间(超过6小时)。

Ni2Fe(CN)6的高效UOR与传统的OER相比,具有能耗低、降低废水尿素含量的优点。本研究,为开发具有较高活性和稳定性的UORs电催化剂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Geng, SK., Zheng, Y., Li, SQ. et al. Nickel ferrocyanide as a high-performance urea oxidation electrocatalyst. Nat Energy 6, 904–912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1-00899-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1-00899-2#MOESM1


本公众号现全面开放投稿,希望文章作者讲出自己的科研故事,分享论文的精华与亮点。投稿请联系小编(微信号:biomass12345)


为了增加生物质领域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编辑部目前组建了生物质前沿微信交流群,欢迎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入群讨论,共同进步。

进群方式:添加小编为好友(微信号:biomass12345),邀请入群。

请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


另外,本公众号还友情为国内外有需求的实验室免费发布招聘信息,也可为学术机构发布相关学术会议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