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陈汉平教授团队Chem. Eng. J. | 一锅法合成Cu-BTC修饰生物炭用于中高温VOCs吸附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汉平教授团队题为 “Facile synthesis of Cu-BTC@biochar with controlled morphology for effective toluene adsorption at medium-high temperature”的文章被《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顺利接收,其中,博士生张俊杰为第一作者,邵敬爱副教授、张雄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背景介绍
吸附法是燃煤电厂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的重要有效手段,然而由于烟气温度明显高于常规吸附温度(< 50 °C),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适合中高温吸附的VOCs吸附剂。以生物质为原料热解得到的生物炭因其绿色可再生、成本低、表面含氧基团丰富、孔隙率高等特点,在吸附领域具有应用潜力,而原生生物炭往往需要功能化改性以提高其吸附性能。本研究采用简便的一锅法合成了一种尺寸可控的花椰菜状Cu-BTC微球负载于生物炭的复合材料(Cu-BTC@biochar)。与原生生物炭(10.0 m2/g)相比,Cu-BTC@biochar 表现出分级孔结构特征以及显著提高的BET比表面积(728.5 m2/g)。固定床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u-BTC@biochar在60 ℃和150 ℃的中高温下对甲苯(VOCs的典型成分)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吸附量分别可达501.8和88.8 mg/g。通过分子模拟揭示甲苯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范德华相互作用在甲苯吸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u-BTC@biochar的静电相互作用比例明显高于Cu-BTC (31 % vs 7 %),而且当温度升高时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较低成本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复合材料在中高温下作为 VOCs 的吸附剂具有巨大的潜力。
图文解读
图1 Cu-BTC、原生生物炭以及不同比例下Cu-BTC@biochar的SEM图
与Cu-BTC传统的八面体结构不同,当生长在生物炭上时,Cu-BTC呈现出更规则的花椰菜状。随着生物炭量的增加,Cu-BTC@biochar中花椰菜状球体的直径减小,花椰菜状Cu-BTC的直径减小到约 2微米,花瓣更清晰(图1f)。当生物炭量继续增加后,CuBC3中花椰菜状的Cu-BTC的直径减小到约0.5微米(图1h)。它们的花瓣堆叠得更加杂乱,轮廓也逐渐不再是规则的球形。
图2 Cu-BTC@biochar的x射线衍射图(a)及傅里叶红外光谱(b)
Cu-BTC@biochar保留了Cu-BTC的晶体结构以及表面丰富的官能团。
图3 Cu-BTC和Cu-BTC@biochar的N2吸脱附曲线(a)和孔径分布图(b)
由于生物炭孔隙结构欠发达,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Cu-BTC@biochar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小。但有趣的是Cu-BTC@biochar的微孔比例仍然比较大。这说明Cu-BTC@biochar作为一种复合材料,仍然可以很大程度上保留Cu-BTC的微孔结构,非常有利于气体吸附。这一结果在孔径分布分析中也表现得更加清晰。Cu-BTC具有固有的微孔特征(孔径小于2 nm),孔径范围为0.4 ~ 1 nm。而生物炭主要具有小于10 nm的介孔,这也使得Cu-BTC@biochar具有复合微-介孔结构。
图4不同样品在不同温度下对甲苯的吸附穿透曲线:(a) Cu-BTC;(b) CuBC1;(c) CuBC2和(d) CuBC3;(e) 吸附容量与温度的关系;(f)线性拟合参数;(g)中高温下吸附容量的保留率。
在不同温度(60、90、120 和 150 °C)下对 Cu-BTC@biochar 进行了固定床吸附实验研究。可以观察到甲苯吸附量与温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6),而且这种线性关系在 Cu-BTC@biochar 中具有更高拟合度。值得注意的是,Cu-BTC@biochar 拟合表达式中的斜率 (k) 远高于 Cu-BTC,这意味着 Cu-BTC@biochar 随着温度升高吸附下降较慢,展现出中高温下较好的甲苯吸附性能。
图5不同样品在不同压力下(60℃)的吸附能分解值(a)及对应比例(b);在不同温度下(0.1kPa 时)的吸附能分解值(c)及对应比例(d)。
与BC和Cu-BTC相比,Cu-BTC@BC对甲苯的静电吸附有显著提高。这种静电相互作用可归因于含氧官能团和Cu金属位点之间的协同作用。当温度升高时,静电作用仍然更加明显,这证实了Cu-BTC@BC在温度升高时仍具有更好甲苯吸附性能的原因。
作者介绍
张俊杰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基多孔炭材料、MOFs材料的结构设计、合成及其吸附应用。博士在读期间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7篇SCI论文(均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其中一区文章5篇,二区文章2篇,累积影响因子近80。
邵敬爱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煤与生物质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垃圾的焚烧与热解,热化学转化(燃烧、热解、气化)机理、炭基功能材料、CO2转化与利用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等10余项。在Applied Ener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等发表学术期刊论文4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参与出版教材和译著3本。担任Fuel、 Cellulose等特刊的客座编辑,任国际燃烧学会、美国化学学会(ACS)、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等会员,任Carbon Cap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编委。
张雄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煤、生物质等含碳固体原料及流化床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主要包括:功能型碳基材料制备改性,燃煤过程中污染物(CO2、SOx、NOx、VOC/SVOC、颗粒物等)控制,固体废物热化学处理(焚烧、热解、气化等),重金属污染水体土壤修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相关研究成果已发学术期刊论文3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SCI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resource Technology、Energy、Fuel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孔碳基材料制备改性相关研究内容以封面文章形式在Top类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相关技术研发已形成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SCI期刊的审稿人。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9003
往期推荐
【综述】天大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组:限域结构催化剂在VOCs催化氧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合成、表征和应用
【文献解读】ACS AMI: 用于海水淡化和VOCs去除的自支撑光热微反应器——废弃金针菇根段的碳化利用
本公众号现全面开放投稿,希望文章作者讲出自己的科研故事,分享论文的精华与亮点。投稿请联系小编(微信号:biomass12345)
为了增加生物质领域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编辑部目前组建了生物质前沿微信交流群,欢迎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入群讨论,共同进步。
进群方式:添加小编为好友(微信号:biomass12345),邀请入群。
请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
另外,本公众号还友情为国内外有需求的实验室免费发布招聘信息,也可为学术机构发布相关学术会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