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制剂回输之前,需要做哪些检测?
编辑|摩西
在细胞治疗产品应用于人体治疗疾病之前,确保其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专业负责的实验室会随着细胞制剂的出库,附上一份详尽的检测报告。多数人很好奇,一份细胞质量检测报告上,需要呈现哪些内容,小编整理了一些,仅供参考。
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现在的卫建委)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同颁布的《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文件中,要求已备案的临床研究机构,应用的干细胞制剂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操作程序执行,以确保干细胞相关制剂的质量可控,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过程中对干细胞(来源)供者、干细胞提取、分离等阶段严控质量、培养基、干细胞制剂的制备工艺等具体也有明确要求。
在《原则》中涉及的检测项目及相关要求包括了细菌、真菌、支原体、内、外源病毒、异常免疫学反应、细胞鉴别、细胞活性、细胞分化能力、成瘤及残留物检测,具体如下:
上表内的各项检测是每一批次的细胞制剂出库放行前必要做的检测,缺一不可,无严格执行检测的细胞制剂用于人体,将带来不小的健康隐患。
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研究中应用较多的也较为常见,可通过免疫表型可以鉴定出培养的细胞是不是间充质干细胞。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鉴定标准是:细胞表面表达CD105、CD73和CD90(≥95%,流式仪检测),不表达CD34、CD45、CD11b或CD14、CD79a或CD19、HLA-DR。
这些指标可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获取,其中CD49d、CD90、CD73、CD105阳性;
CD34、CD45、CD14、CD19、CD11b及HLA-DR为阴性。
有了这些鉴定指标的呈现,基本上能确定用于移植的是间充质干细胞(MSC),其次,如果担心报告有造假嫌疑,一些实验室提供了显微镜鉴别细胞真伪的操作。
图左是原代培养的细胞,图右是已经分裂到一定规模的细胞
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培养脐带间充质细胞贴壁生长(图A),围绕组织块逐渐爬出的细胞(图B)。传代后大量的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图C),(图D)呈现出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特征。
以上是小编个人总结的,关于细胞制剂应用临床前的鉴定和检测标准,不足之处,欢迎专业人士补充。
努力把好质量关的小编
交流咨询请扫描二维码添加主编
请注明来意,闲聊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