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悬而未决的因果证明

思庐哲学 2024-03-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哲学地平线 Author 九九

(哲学前沿系列读书会10期:如何理解stimmung的内涵?)

作者 九九


外国哲学研究生,一枚永远思考永远热爱的萌新。

本文来自「思庐哲学×百大up主计划」创作者投稿。
「思庐哲学×百大up主计划」已正式启动。思庐为各位创作者提供支持,一起做有趣的、出圈的哲学
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我们将携手共进,让哲学真正地属于所有人。
“一个古老的谬见:以为只有经过证明的东西才是完全真的,而每一真理都需要一个证明。”——叔本华

逻辑和数学凭借自身独特的优点成为大众视野里真正的科学,它们确实为知识体系增加了更多的精确性和完整性,但是并没有增加确实性,逻辑和数学的出发点追溯到底都具备一种先验气质,逻辑的源头是理性对其自身的直接认识,而数学的源头是直观,由这些未经证明的前提而衍生或支持一系列其他的证明,由此而生出一种由上而下的、由普遍到特殊的系统形式,这是一个下行体系,只要它们的源头还是停留在悬而未决的直观、无法通过因果律解释的直观或理性,就不能说逻辑和数学具有确实性。并且我们可以看出,真正可取的是源头的那个直接确立的真理,它决定着下行系统的可靠程度。


然而随着逻辑和数学日益深入到科学以及生活的各处,它们也同样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思维深处,从而很容易导致这样一种巨大而流行的错误——认为只有经过证明的知识才是可取的真理。这也正是逻辑和数学本身的系统方式所造成的。我们眼前的世界并非全部遵循因果律的限定,可以这样说,我们只是在因果律所作用的这个下行系统中拥有着一些完整性、精确性,至于事物的源头,事物的内在本质还是悬而未决的谜题。不必说遥远的宇宙,只是就眼前的某一小小物品,我们都无法说它们在我们的认识里已经具有确实性。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运用到人类身上,人类本身就是很难用某种证明可以解释清楚的物种,“因为……所以……”在解释人类行为上并不总是起作用。如果说环境和基因影响个体的性格和行为,它们所影响的也只是生命过程的外在形相,而非其内在意义和本质。人类又很容易受到欲望和激情的支配,从而令我们更关注事物的一部分,而非整体。更别说通过认识主体去达到完全确实的真理。

然而因果证明除了在经验世界中信心满满,它还被大胆地运用到了超验世界。伏尔泰说:“我们连为什么我们可以随意活动我们的胳膊都不知道,就去界定什么是上帝、心灵。”康德也发出相似的呼声,他认为概念无法应用于本体世界,宗教不能用理论理性证明。不可否认历史上各大先哲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或大胆或别具一格,这是人类思想史上值得肯定的闪光点,是值得肯定的勇于尝试、用于探索的精神,但是距离对超验世界的确实性把握还如隔星河。


由此可见,我们的经验是有限的,因果律的作用范围也是有限的。在我们的经验中,其实有大量相信的成分,因为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世界是我们未曾亲身见到的、体验到的,但我们却相信他们的存在。同样的道理对于因果律也适用,我们正是如此根深蒂固地相信万事万物总是需要证明才可以达到它们的确定性,才会把这一认知推演到经验世界的各处甚至于推演到超验世界。

对认知范围设限和心存敬畏之心是应有的原则,否定因果证明的完全适用性并非是让我们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那样的方式是怀疑主义、极端唯心主义的自我旨趣,我们可以不必如此极端,因果证明的方式依然可以凭借它的优势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不过最好时刻谨记在它的边界内活动,不要妄自菲薄地越过雷池。至于这个边界到底在哪里,还需不断地探究摸索,这条路的终点也许还远远不在我们的视野范围内,但路途上的风景已足够我们回味留恋。

来源:“哲学地平线”
采编:槐序
排版:初尧
审核:云谲
美工/VI:小周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哲学前沿philontier”!

读了好文,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悬而未决的因果证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