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才女薛涛两首诗,一首让人惊艳,一首气概不输男儿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01 |大唐才女
▽
作为中国诗歌的鼎盛时代,唐朝涌现出了大量的诗人。据统计,唐朝上至一国之君,下到三教九流,有名有姓可查的诗人,就有2536名。
当然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主要还是以男性诗人为主,女性诗人只有两百余人。
才女薛涛就是女诗人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长安人,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在当时才华最为出众,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
又因薛涛一生在蜀时间最久,所以和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
她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虽早年沦落风尘,遍尝人情冷暖,但她活得清醒,通透,看破人世无常,懂进退,知自持,脱籍后住在浣花溪畔一生未嫁。
相对于四大才女的其他三位身首异处的结局,终老也是一个极好的结局。如今的成都望江楼公园还有“薛涛墓” 。
薛涛虽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但好在并未迷失在爱情的伤痛中,而是选择恰到好处的放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恋爱期间,因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于是对当地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适合书写情书,后人多称之“薛涛笺”。
薛涛流传至今诗作大概90余首,这个数量在唐代女诗人中是最多的了。
作为女子,她的诗中有女性独有细腻的流露,同样也有不输男儿豪迈气概的表现。
就比如下面要介绍的两首。
02 |席上赋诗
▽
时局动荡的中唐,也让边陲之地西川受到波及。
自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总镇川蜀的南康郡王韦皋暴卒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川蜀之地走马观花接连换了几任主人。
政局不稳,蜀中百姓自然也不会乐业安居。
大和四年(830年),蜀中又迎来了新的主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元衡被新任剑南西川节度使。
武元衡家世显赫,是武则天的堂曾孙,极具政治能力,颇受德宗皇帝赏识,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御史中丞。
由于上任节度使高崇文离开成都时,把军用物资、库内金帛、珍玩等搜罗殆尽,几乎把成都搬空。
武元衡甫一到任,面对蜀中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压力,和怨声载道的蜀中百姓,也时常会感到战战兢兢、愁肠百转。
在一次宴会上,他便念出了一首诗发泄了自己的畏难情绪以及对到任崎岖蜀地的感慨。
来到嘉陵江畔,路才走了一半,可就累得头发都白了,要是要进入四川门户的蜀门(剑门),那不是难于上青天吗?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川蜀这个担子不好挑。
席上众人听到武元衡当众吟这首诗,一时间都不知作何回答。
西川地处西部边陲,远离中枢朝廷,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藩镇作乱多年,吏治混乱,人心涣散,百废待兴的情况大家心知肚明。
正在这时,蕙质兰心的薛涛站了出来,说使君不可妄自菲薄,我也有一首诗送给使君。
蜀门西更上青天, 强为公歌蜀国弦。
卓氏长卿称士女, 锦江玉垒献山川。
薛涛《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
这首诗以武元衡诗歌结句为开头,以承接武元衡诗意,赞同了武元衡所说的"蜀门西更上青天"的现实。
但后面话锋一转陈述蜀地的历史人文、人杰地灵、山川锦绣,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只要治理得当,西蜀的再生能力是非常强悍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
薛涛的真知灼见赢得在场众人疯狂喝彩,同时也让武元横刮目相看。
武元衡便再次向朝廷举荐薛涛为校书,可惜还是因性别原因再次被驳回,但这并没有改变薛涛"出入幕府",为他策划西川民情事务。
武元衡施政能力也很强,治蜀七年,外拒蛮夷,内安百姓,一时间川蜀上下焕然一新。
03 |登临望秋
▽
在武元衡调离后,日赶着日,月追着月,时光不停的流转,西川的节度使来来去去,薛涛也在送送迎迎中,流逝了青春。
大和六年,边疆战事又起,这个时候的薛涛已经是60多岁高龄的老人,心忧战事、一介女流的她撑着病体,登上城外的筹边楼,写下了《筹边楼》一诗。
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诗的前两句写楼景,勾勒出筹边楼的气象雄浑。后两句议论,把今昔形势的变化,朝廷用人的得失,都从这建筑物集中地表现了出来。
由于将军们的贪婪掠夺,招来了与羌族的战争,而他们又没有抗御的能力,以至登上西川首府成都左近的筹边楼,就可以看到边境战场的烽火硝烟了。
短短四句之中,有描写,有议论、有叙述、有直抒胸臆,有含蓄点染、有胜景登临、有古今慨叹,雄浑壮阔不输男儿气概。
表现出才女薛涛驾驭题材及炼句的能力不凡的同时,也显示出薛涛心系天下的匹夫意识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如此女子,也难怪有人称赞她:“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风骚总不如”。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