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为啥一定要除去吴广?司马迁《史记》说出缘由,年轻人要牢记
每天文史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才使六王毕,四海一,书同文,车同轨。
然而秦国统一后,为弱天下之民,短短十几年内对外南征北伐,修建长城;对内收天下之兵,用严酷的律法来统治百姓。
虽然这种种措施是利在千秋之事,但在当时却让治下百姓过得苦不堪言,他们在严重徭役赋税之中,苛刻的法律法规之下,整日提心吊胆的活着。
因为始皇帝雄才大略,有着强大的个人魅力,所以天下虽然处处危机四伏,但大多数人还是敢怒不敢言,秦帝国还是有条不紊地往前走着。
前210年,始皇帝在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在赵高和相国李斯的秘密操作之下,胡亥承袭帝位,史称秦二世。
秦二世崽卖爷田心不疼,登基后彻底放飞自我,因为没什么能力,朝政大权尽数托付给赵高。
赵高是个阉人,心理肯定不正常,一时之间朝堂被杀的人头滚滚,连合作伙伴李斯都死于他之手。
而对于天下百姓,律法比始皇时期更加严苛,徭役制度也更加严重。当时全国上下2000万人中,最多时有十分之一的人在服徭役修建长城、陵墓、阿房宫等。
秦二世折腾的时间越长,天下百姓心中的愤怒不满就积攒越多。
整个帝国,就好比一个火药桶,只要一点火星,就会发生激烈的爆炸,很快,这个火星就出现在当时被派出渔阳服兵役的两个人。
公元前209年秋,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一行900余人在两位秦军的带领下,向渔阳出发。
这一支队伍中有两个个头大,办事能力强的人,分别是陈胜、吴广。
陈胜是阳城人,吴广是阳夏人,二人都是普普通通农民,在这支队伍中任屯长。
但是天公不作美,这支队伍在行进途中突遇大雨,导致一连几天无法进军,这样一来肯定耽误了规定的日期,当时秦国“失期,法皆斩”。
就在众人忧心忡忡时,陈胜吴广两人商量着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绝不能就这么窝囊的死。
本来以为始皇帝嗝屁了,是仁厚有德的扶苏公子继位,老百姓可以过好日子,没想到是胡亥这个暴君继位,这日子根本没有盼头,往前也是死,往后也是死,还不如反了他,求一条活路。
陈胜吴广两人一拍即合,随即私底下联合其他人,并且还用鱼腹传书的手段宣扬“大楚兴,陈胜王”的思想。
见时机成熟后,便透露点消息给押送他们的秦兵,秦兵听闻后果然怒火中烧,拿起鞭子就要打人。
陈胜吴广抓住机会,反杀了两个秦兵,并且向还在发愣的900戍卒大声的喊到:天降大雨,耽误行程,非我们的罪过,但官府可不理解,违期就要杀我们头,你们想要这样的结果嘛?”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不死便罢,就算死,也要名扬后世。
随后陈胜任命自己做将军,吴广为督尉,率疲惫之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首先进攻大泽乡。
陈胜吴广的轰轰烈烈的举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
星星之火,彻底燎原,大泽乡起义后,彻底激发了天下反秦的序幕,一时之间,各地风起云涌,而陈胜吴广的队伍和势力,也日益见大。
然而这场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就连陈胜吴广两人也产生了矛盾,之后陈胜还坚决要杀掉与他一同发起起义的伙伴吴广?
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看看司马迁的《史记》,他就以独特的视角告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吴广知人善任,颇得大家信赖。与此同时却说陈胜为人跋扈张扬。
由此可见,在起义军军中陈胜的威信反倒不如吴广,这就是两人反目的种子。
陈胜吴广的军队原先是借着皇长子扶苏的名号行事,两人经过深思熟虑和商议后觉得不妥,便决定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将国号定为“张楚”,陈胜自称陈王,吴广自称假王,意思是等同王上。
有了政权的加持,“张楚”的力量迅速壮大,拥兵数十万,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至函谷关外,只要攻破此关,秦朝都城咸阳旦夕可得。
然而昏庸的胡亥,对于眼前的局势毫无准备,因为他只会享乐,对于国家大事抓不住任何头绪。
在这危急关头,秦朝大将章邯建议将骊山数十万囚徒俘虏编成军队,来反击陈胜吴广的进攻。
这些囚徒大多是当时六国军队的俘虏,战斗力可比陈胜吴广麾下的强多了,最终这场战斗“张楚”的军队落败。
然而,函谷关军事斗争的失败并不足以导致“张楚”政权的覆灭,真正让陈胜吴广走向灭亡的是他们二人之间产生的矛盾。
由于起义军遭受失败,既失去民心,也让整支军队的士气产生动摇,但陈胜没有去总结原因,慰劳军心,反而站在之前的成绩中变得自负起来。
陈胜为人果决、机智、权力欲望较强,而吴广比较稳健谨慎,善于谋事,比较追求稳定。两人的领导思想和目标存在不同,导致了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步加深。
加之吴广是一个爱兵爱民之人,在军中深受士兵们的喜爱,很多士兵都愿意听吴广发号施令,这让陈胜很没面子。
司马迁《史记》对于这段历史是这么写的“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
意思是陈胜认为吴广已经心怀不轨,会威胁到自己,所以只能杀之而后快,以此来稳固自身的统治,
除掉吴广后,陈胜自己又缺乏吴广的智慧和谋略,所以义军在他的指挥下的战斗中屡次受挫,渐渐溃散不堪。
陈胜再也无法凝聚力量,分崩离析的起义军最终被秦军各个击破,而陈胜则在兵败后被车夫庄贾杀害,轰轰烈烈的大泽乡起义随着他的死亡正式落下帷幕。
这段历史警世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有些人创业是兄弟,散伙可就是仇人了,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及时看清事实,保持谦逊的姿态,时刻警醒自己,谨防掉入欲望的漩涡。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陷害苏轼,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却凭一首《虞美人》惊艳千年
32岁的杨贵妃荒唐悖人伦,公然为48岁的安禄山“洗三”,真会玩
元朝70岁老人,宠幸18岁侍女,次日侍女苦苦要求老人写诗保命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