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后人考上状元,乾隆刁难问他的祖宗是谁,他说七字成千古名言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长风
秦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说起他就恨的牙痒痒。
秦桧这个人贪生怕死,被敌人俘虏后认贼作父,回到朝廷后为了自己的利益一直和敌国暗通款曲,出卖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而且为了讨好敌人还一手炮制“莫须有”的罪名,将爱国英雄岳飞陷害至死,最终让北伐大业付诸东流。
好在世人眼睛还是明亮的,也能明辨大是大非。
精忠报国的岳爷爷虽然被陷害去世,但后世的百姓一直在悼念他,岳王庙的香火也千年不断;
奸臣秦桧百姓也没有忘记他,世世代代的人都在骂他,并且还将他的形象制作成雕像跪在岳王墓前代以赎罪,永世遭到百姓的唾弃。
中国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而遗臭万年的秦桧的后代们,自然也受到秦桧这“上梁”的影响,受到了百姓有色眼镜的看待:大奸臣的后代也好不到哪去,非奸即盗。
事实也确实如此,摊到秦桧这样的祖宗,他的后代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直到几百年之后仍然会受到一定的困扰与歧视。
在乾隆年间,就有一个关于秦桧后人的精彩故事。
当时这位秦桧的后代叫秦大士,他经过多年苦读,在科举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功进入殿试环节。
可就在秦大士殿试上与乾隆皇帝侃侃而谈时,乾隆皇帝突然问他的祖上是否和秦桧有关。
好在秦大士比较机智,面对皇帝的刁难,他淡定的说了七个字就巧妙化解了尴尬,让乾隆十分满意,最终被钦点为状元。
而他说的这七个字也成为了千古名言流传至今。
这其中的故事具体如何,让我们继续一起往下看。
秦大士,字鲁一,号涧泉,是江苏江宁人。秦大士其实并非秦桧的直系,而是秦桧的哥哥秦梓的后代。
当时秦桧成了大奸臣之后,他的一些家人对他也感到非常耻辱从而双方划清界线。
秦桧的哥哥秦梓为人刚直不阿,也选择不和秦桧同流合污,举家离开过上隐士生活,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秦大士在江宁出生了。
秦大士自幼聪颖,喜爱学问,十来岁便展现出卓越的文学天赋,能够作诗写文章,小小年纪靠润笔费就能养活家人,成为了当地的神童。
秦大士23岁时参加科举,成功考中了举人,38岁时去到京城参加会试也成功蟾宫折桂,成绩名列前茅。
当时科举的惯例,会试之后还要殿试,也就是皇帝亲自考察学子才学。
也就是在殿试中,乾隆皇帝在旁人的提示下,看到了秦大士的籍贯和秦桧是同一地,心里产生疑惑。
如果眼前之人是奸臣之后,那自己任用是否会引起舆论,所以这件事还是提前说明白为好,所以才向秦大士发出了“你与秦桧可有关系”的问题。
正在聆听圣训的秦大士突然听到这个问题,顿时吓的一激灵,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实在是一道难题。
若是如实答保不齐会影响皇帝对他的印象,前途可就不保;若是不答又犯了欺君之罪。
机智的秦大士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后不卑不亢地向乾隆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七个字。
意思是说我虽是秦桧后人,但秦桧是赵构的臣子,有了赵构那样的昏君,才会有秦桧这样的奸臣,而我是要在贤君的治下为官,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既大方承认了是秦桧的后人,也在回答中奉承了乾隆一番,这个回答简直是无懈可击。
乾隆听后圣心大悦,钦点其为新科状元,并封为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秦大士之后在仕途上一直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为大清朝培养和举荐了不少人才,也通过自身的品德和才华,重新树立了家族的声望。
秦大士家族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都有不少秦家子弟都在朝廷当官。
而针对自己远祖秦桧的态度,秦大士曾在岳飞墓前感慨说“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句子,表明他对秦桧的所作所为也是非常不齿以及痛恨的立场。
END
☆ 图片源于网络 ,仅作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