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宋小尼姑思春,写下一首“云雨词”,欲望只能疏导不能强压

长风文史 长风文史
2024-09-14

每天诗词故事  记得关注长风


佛教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寺庙和尼姑庵就是其文化的产物。

寺庙是男性出家修行的场所,而尼姑庵则是为女性出家修行的场所。

尼姑庵中,不排除有很多一心向佛,潜心修炼的女尼,但也有不少年幼时因种种原因被送入庵中寄活之人。

唐朝著名才女李冶小时候作了一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的诗,就被父亲送入庵观中修行。

是人就有欲望,哪个少女不怀春。

有些女尼要想做到无视俗世的繁华,忍受漫长无尽的寂寞还真是比较难。

而古代男人有两大嗜好,一是拉良家妇女下水,二是劝风尘女子从良。

这两种行为其实是为了满足个人征服欲的行为。

在这种心理作祟下,尼姑庵中的风月故事自然和欢场之事般,被历代文人和所喜。

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之一的《玉簪记》,就是演绎一位女尼姑身上所发生的风流韵事。

这位女尼叫陈妙常,她出身于官宦之家,却因自幼体弱多病,被父母送入临江青石镇女贞庵中削发为尼。

陈妙常在庵中长大后,出落得美丽照人,加之她好学不倦,因此能诗善词,兼工音律,不少风流才子为之侧目。

著名词人张孝祥有次借住女贞庵,见陈妙常风采也心生爱慕,便唐突的写下一词表明心意,只是可惜被陈妙常严辞拒绝。

张孝祥心下还以为陈妙常六根清净,不染世俗,自己未免太过唐突,才惹佳人不喜。

孰不知,不是陈妙常不思春,只是张孝祥没能撞破她的心门。

后来张孝祥好友潘必正听说此事后,调侃之余,想见识一下陈妙常的风采,便借故住进了女贞庵中。

一来二去,潘必正和陈妙常便有了交集,但仍然各自矜持,恪守规矩。

如此,潘生也认为陈妙常是潜心向学、凡心已断。他正准备知难而退,不料无意间看到了陈妙常夹在经卷中的一首艳词。

正是这首词,彻底打破了陈妙常一心向佛的形象,让潘生也知道女尼私下也会“欲火难禁”“凡心转盛”。

这首词便是陈妙常信手的私密之作《西江月》。

《西江月》

陈妙常

松舍清灯闪闪,云堂钟鼓沉沉,黄昏独自展孤衾,未睡先愁不稳。

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强将津液咽凡心,怎奈凡心转甚。

词通过庵中夜景与人的交相辉映,描绘出一面极力克制内心,一面又跃跃欲试的女子形象。

“松院青灯闪闪,芸窗钟鼓沉沉”

在松院里每天对着青灯佛经两眼光闪闪,在芸窗边听钟鼓只是双耳昏沉沉。

这是女尼姑的目前生活现状,从中可以体会到小尼姑已经对这青灯古佛般的生活有种厌恶厌倦的感觉。

毕竟她入庵为尼修行,并不是自己看破红尘,故而内心深处必有埋怨,每到黄昏,更是暗自生愁。

“黄昏独自展孤衾,未睡先愁不稳”

在黄昏时分一个身材苗条的女子,孤零零地整理自己的被子,准备睡觉。

“独自”和“孤衾”两词再次表达自身孤独的自怜。

只是这长夜漫漫,空帏孤衾,她难以入眠。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妙龄女子心不定,人生愁,故而在榻上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中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句子。那是君子追求淑女未果所给人带来忧伤忧愁,被整得在床上翻来翻去睡不着。

这里小尼姑的愁也是来源如此,接下的的几句,就是女子愁来何处的准确回答。

“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强将津唾咽凡心,怎奈凡心转盛。”

因为她此时凡心大动,脑海中想的都是自己的心上人,以至于自己心中的欲望之火非常旺盛。

欲望就是如此,你往往越去克制,内心出于本能反应却更是迫切和渴望,反而越来越繁盛。

小尼姑身为佛门中人,身处佛门净地,她知道自己有这种欲望有违纲常,她也想“强将津唾咽凡心”。

怎奈何这种欲望,就犹如用纸去包火般根本不顶啥用,反而越烧越旺。

看,这小尼姑回答得多么坦诚,她在思春,而且春心大盛,欲火焚身。

潘必正看到这首词时,仿佛眼前出现了一幅青灯照影、佳人反侧的香艳画面,心中顿时明白陈妙常的心意。

于是再次对陈妙常展开了恋爱攻势,最后成功俘获了小尼姑的芳心,两人在尼姑庵中过起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后来在张孝祥的帮助下,小尼姑还俗,和潘必成结婚了,成为一段姻缘佳话。

陈妙常空门偷情一事,后来被文人墨客渲染夸张,更由于昆曲和平剧的“玉簪记”,京剧的“思凡”而家喻户晓。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唐朝最低调的诗人,只有六首诗传世,却首首千古流传

唐朝高僧一首哲理诗,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读懂了受益匪浅

李世民最著名的一首诗,短短20字气魄非凡,千年来传唱不衰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风文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