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有一种酷刑,受刑后就是一辈子的耻辱,现代年轻人却很喜欢

长风文史 长风文史
2024-09-1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长风

时间是抽象之物,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在悄悄的改变这世上的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思想观念也和古时候有着天差地别。
就好比封建社会时期有种绵延数千年、令人闻之色变的刑罚,到如今却能成为了年轻人非常热衷追求的潮流,彰显其个性的表达方式。
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那这具体是何种刑罚,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从上到下有着森严的等级划分,也就是人会严谨的划分为三六九等。
为了维护各阶层的统治利益,以及更好的社会管理,历朝历代都制定了非常苛刻的刑罚。
如果有人触犯了相应的刑罚,就会遭受到残酷的对待,因为古时候的犯人是没有人格尊严可言的。
在众多的刑罚中,有些是对犯人肉体上的惩罚,比如刖刑(砍断双脚)、炮烙(将人活活烙死)、凌迟(千刀万剐)等;
也有些是对犯人精神、心灵上打击,例如髡刑(剃光头发)、游街(社死)等。
我们今天要讲的“墨刑”也是一种心灵的惩罚。
墨刑(黔刑),就是在受刑者的面部被刻上耻辱的文字,然后用墨水填充,使之永久显现。
这是一种残酷而独特的刑罚,虽然受刑人的肉体上相对不是特别痛苦,也不会失去生命,但却能让人在精神上蒙受着巨大的羞辱。

一方面在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是这种一旦受墨刑,那标记将会永久存在,走到哪都能让人们知道自己以前是个犯人,受到指指点点。
只要受了这种墨刑,那将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永久剥夺,到哪都处于人人喊打的存在。
墨刑,可以说是终身无法洗刷的耻辱标志。
墨刑是上古的五刑之一,最早是起源于夏商周,施行方法是用刀刻人的皮肤,然后在刻痕上涂墨。
历史上很多名人都受过这种刑罚,汉朝开国元勋淮南王的英布,就曾犯罪被官府黥面,因此当时的人也会叫英布为黥布。
唐朝著名的上官婉儿也曾遭受过残酷的“墨刑”,她的脸上被刺上了屈辱的印记,后来她发达了为了掩盖这一耻辱,于是费尽心思化上了梅花妆,用精致的妆容覆盖刺青。
上官婉儿宁愿自己再次受一次折磨,也要想办法遮住脸上的这个刺青,可想而知这是一块多么羞耻的痕迹。
宋朝时,“墨刑”作为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惩罚手段,更是大面积的施行。当时被捕的盗贼和罪犯,都会在额头上刺上“强盗”等字样,而且将它和流刑合并在了一起,就有了“刺配充军”这一刑罚。

《水浒传》中的好汉林冲、武松、杨志、宋江等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头上只要有这么一块刺青,不管你到什么地方,就会知道你是一个犯过罪之人,一直受人嘲讽,抬不起头。
所以你看以宋朝为背景的影视剧,就经常会听到“贼配军”的台词。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贺弘文的表妹就受过墨刑,从此活着抬不起头,还说就算是去当烧火丫头都不配,更别提嫁人获得幸福。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清末时“墨刑”这一残酷的刑罚终被废除,但它却没有消失。
只是曾经代表着耻辱的刺青标记,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发生了悄然转变,犹如凤凰涅槃般重生,如今成为了时尚符号:纹身。
纹身在当代文化中早已不再是刑罚的象征,而是年轻一代彰显独特个性,表达自我艺术信仰的体现了。
纹身有着独特魅力与深意,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流行趋势,受到了当代社会年轻人的疯狂追捧。
由一种残酷的刑罚,变化成一种时尚符号,这背后是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认知,随着时代发展而转变的鲜明体现。
当然,我们也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在感叹各式各样的美丽纹身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纹身的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渊源。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

END


关注长风文史


☆ 图片源于网络 ,仅作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风文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