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联:枫叶盖头山欲嫁,乞丐对下联让她脸红,欣然下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长风
在传统的古代,可没有如今这般开放的自由恋爱,都是包办婚姻盛行。
男女的婚姻大事往往是父母说了算,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连夫婿都不是自己选的,又谈何幸福。
可总有一些勇敢之人,试图打破这种传统,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某朝的江南小镇上,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镇上有一富户,家中有一女,名唤婉儿。
婉儿家境优渥,从小备受父母的宠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之她自身聪慧,有点文化天赋,故而琴棋书画那是样样不在话下,成了十里八乡的才女。
时光荏苒,一转眼婉儿就到了适婚的年纪,父母便开始给她安排婚事,可个性要强的她却义正言辞的拒绝父母安排。
父母一看婉儿对婚事极为抗拒,不免有点担心,便找到女儿沟通,才知她心中向往着能与一位才华横溢、与自己心灵相通之人共度一生。
婉儿说想为自己的幸福争取一次机会,于是她向父母提出以对联招亲的方式,还讲了这种方式的几点好处。
第一,用对联首先就筛选掉了一批浑水摸鱼之人,男方不是傻子,确保未来的伴侣有一定的学识和见识,这一点很重要。
毕竟古时候能够让自家孩子读书识字,并且培养到能轻松应对的家庭,不说家财万贯,至少是有想法有上进心的家族。
再者,通过对联的内容和切磋,可以初步了解男方的性格、价值观和情趣爱好、文化素养和思维敏捷度,判断是否与自己契合,为未来的婚姻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
婉儿坚持的认为,基于情感和才华的相互吸引,肯定会比家族联姻或者利益结合要过的幸福。
父母虽觉对联招亲此举有些离经叛道,但又拗不过女儿的坚持,最终还是答应了。
招亲之日,众多青年才俊听闻婉儿要对联招亲,纷纷慕名而来,都希望能抱得美人归。
人群中还有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众人见他蓬头垢面,纷纷嘲笑他不自量力。乞丐却是不恼也不怒。
婉儿为了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也不敢马虎,精心准备了几个上联。
仪式开始后,独坐幕后的婉儿,向大家展示出了的她第一个上联是:“春风拂柳丝垂钓”。
此联意境优美,将春风吹拂下的柳丝比作垂钓的丝线,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众多才子们纷纷应对,婉儿对一个“夏雨敲荷伞滚珠”的下联非常满意。
此下联以夏雨敲击荷叶,水珠滚落如滚珠的形象相对,与上联在意境、词性和平仄上都对仗工整,展现出了一定的才华。
丫鬟却指着乞丐提醒,此下联正是乞丐所对。婉儿先是一怔,随即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
有才不论出身,是金子总会发光,婉儿始终这么认为。
接着,婉儿又出了第二个上联:“月照荷塘鱼戏影”。
这个上联描绘了一幅月光洒在荷塘,鱼儿在水中嬉戏,月影摇曳的美妙画面。
这联这位乞丐对出的是“风吹柳岸鸟啼声”。
下联以风吹柳岸,鸟儿啼叫之声相对,在景色和氛围的营造上与上联相得益彰,表现出了不俗的文学功底。
婉儿不禁对乞丐的才华有感到满意。
最后,婉儿出了她精心准备的压轴上联:“枫叶盖头山欲嫁”。
这个上联构思巧妙,将枫叶飘落覆盖山头的景象,比喻成山头披上了红盖头,欲作出嫁之态,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隐喻。
众人绞尽脑汁想要对出一个完美而且富有情境的下联,可是全场都陷入了沉思,台下一片寂静,无人应对。
就在这时,那乞丐却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松针缝被岭思眠”。
此下联从意境上来看,下联以松针为山岭缝上“被子”,山岭有了思眠之意,上下联相互呼应,将自然景象巧妙地拟人化,且对仗十分工整。
从用词上来看,“缝”字用得极为精妙,与上联的“盖”字相对,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婉儿听到后顿时眼前一亮,她没想到这位看似落魄的乞丐,竟有如此才华,这不就是我梦想中的郎君吗?想到这里不禁脸红心跳。
经过一番交谈,婉儿更是被他的才华和抱负所吸引,全然不顾他乞丐的身份,欣然决定下嫁于他。
乞丐其实出身读书世家,一直在备考,可是家中突遭变故,才沦落至此。
婚后乞丐在婉儿的支持下,刻苦读书,参加科举,终于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夫妻二人相濡以沫,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