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闹饥荒,为何百姓去吃草根、啃树皮,却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

长风文史 长风文史
2024-09-1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BEGINNING OF SPRING




1329年,陕西遭逢大旱,史书记录仅仅五个字:大饥,民相食;

这是中国几千年民生多艰的一个缩影。

也就是在这场旱灾中,曾多次拒绝出仕的张养浩,为了黎民百姓着想,选择出任赈灾官赶赴灾区。

灾区饿殍遍野的惨状,让他心有余悸之下,写下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名句。

这振聋发聩的八个字,犹如一道沉重的钟声,在历史的长廊中久久回荡,道尽了古代封建王朝百姓命运的多舛与艰辛。

翻开厚重的史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百姓们总是被各种天灾人祸无情地冲击。

每每灾祸之后,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饥荒,所以在历史书上,时不时就会出现杀子奉母,易子而食等触目惊心地场景。

针对如此惨烈的历史,如今却总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在网上提出问题:
古代生态环境那么好,粮食减产了发生饥荒,灾民们为什么不去抓河里的鱼来充饥,而是宁愿吃草根、啃树皮,甚至吃那毫无营养且难以消化的观音土,他们是不是傻?

看到这种言论时,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晋惠帝司马衷的那句“何不食肉糜”
可偏偏又有些人在下面一本正经的解答,说捕鱼是一项技术活,很多人没有经验,捕不到鱼;

或者说鱼肉不好吃,缺乏必要的烹饪工具和调料,使得鱼肉难以烹饪得美味可口;
又或者鱼肉没有营养价值还没有饱腹感、鱼肉寒凉不宜多食;捕鱼很危险,所以灾民宁愿吃草根、啃树皮……
还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呀!
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真的不多。当你真正面临即将饿死的时刻,你还会在乎这在乎那吗?有的吃就不错了,你还挑,鱼肉再难吃也总比饿死强吧!

灾民之所以不下河抓鱼吃,选择吃草根、啃树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鱼抓
中国古代的百姓,主要是靠天吃饭的,就拿常见的自然灾害旱灾和洪灾来说。
旱灾主要是出现在北方,类似中原、关中、西北等地方,这些地方河流湖泊少,常年以种植旱地作物为主。
当严重的旱灾来袭时,河道干涸,河水断流成为了常态。鱼虾失去了生存的水源,你想抓鱼都没地方抓。

水道纵横的地方,水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洪灾却成为了另一个可怕的威胁。
当洪水泛滥时,河水猛涨,洪水会淹没大片的农田和村庄,不仅摧毁了人们的家园,还将庄稼一扫而空,让百姓们瞬间陷入绝境。
在这种情况下,你去捕鱼几乎也不可能实现。
不过相对来说,南方饥荒情况很少,纵观古代的相关记载,饥荒大多数都出现在北方地区。

再者饥荒往往不是一年的短暂困境,而是会持续数年之久。
例如明朝末年的陕西大饥荒,就是因为连续数年的干旱,让广袤的土地如同被烈火炙烤过一般,农作物颗粒无收。

百姓们起初还能依靠家中那微薄的存粮以及野菜勉强糊口,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存粮消耗殆尽,饥饿的魔爪开始无情地撕扯着人们的生命。
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人们为了一口吃食四处奔波,却最终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的降临。

还有清朝光绪初年华北地区的“丁戊奇荒”,原本肥沃的土地瞬间变得荒芜,曾经富饶的农田变成了一片死寂,见不到一丝生机,庄稼彻底绝收。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某些地区有些河流具有一定的鱼虾资源,那也只是杯水车薪,也禁不住长期的消耗。
因为在饥荒的初期,人们一般是为了挽救农田,通常会将河道里的可用的水源用于灌溉,这期间或许还能捕到一些鱼虾充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旱情越来越严峻,水资源越来越少,鱼虾的数量也就急剧减少,最终无法满足成千上万的百姓的生存需求,他们就只能选择吃草根啃树皮了。
更令人揪心的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在饥荒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大疫的肆虐,导致人们身体虚弱,只能去做些相对简单的挖草根,扒树皮的动作了。

综上所述,让古代百姓在饥荒面前靠河里的鱼虾度日,根本就是荒唐之言。
他们选择吃草根、啃树皮是在那残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他们所能做出的无奈而又悲惨的生存抉择。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比干死后,妻子随意给孩子改的姓氏,至今仍是大姓!

皇帝为保命装瞎3年,妻子当面给他戴绿帽子,最后结局大快人心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因心软放走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为闻名世界的名将!

喜欢记得点个关注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风文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